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27篇
  免费   473篇
  国内免费   155篇
财政金融   440篇
工业经济   427篇
计划管理   2928篇
经济学   1975篇
综合类   1437篇
运输经济   70篇
旅游经济   163篇
贸易经济   1177篇
农业经济   2204篇
经济概况   113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660篇
  2013年   832篇
  2012年   895篇
  2011年   1110篇
  2010年   823篇
  2009年   674篇
  2008年   891篇
  2007年   855篇
  2006年   764篇
  2005年   613篇
  2004年   435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粮食安全的根本是在耕地,关键在于耕地质量。目前新增耕地主要源于土地开发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复垦项目等,这些新增耕地需要对其开展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工作,了解新增耕地的质量状况,分析其空间特征,这对落实国家耕地保护制度、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等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文章以南方典型丘陵区域——江西省宜春市作为研究区域,在新增耕地质量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地统计学、景观生态学、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宜春市新增耕地质量的空间特征,掌握耕地质量等别的分布规律,了解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政策提供依据。[结果](1)Moran′s I值结果表明宜春市2014年新增耕地利用质量在空间分布上的空间自相关性最强,而耕地自然质量空间自相关性最弱。(2)景观破碎度指数结果表明优、高等别的新增耕地质量破碎度大于中、低等别的; 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新增耕地质量多样性指数比较大; 优势度指数结果表明新增耕地质量等别优势度指数比较小,与多样性指数结果相呼应; 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新增耕地质量等别均匀度指数相差不大,新增耕地质量等别比较均匀。(3)质心结果表明2013—2014年间宜春市新增耕地质量的格局整体上是向西南方向变化。[结论]宜春市新增耕地质量不高; 新增耕地的利用水平差异性较小,自然本底状况差异较大; 新增耕地质量等别类型多,各质量等别类型耕地均有增加,耕地质量参差不齐,较高等地的新增耕地相对低等地而言更破碎化; 新增耕地的开发格局向着西南方向移动; 该研究为南方丘陵区的新增耕地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依托已有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家政服务人力资源供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TOPSIS模型对京津冀家政服务人力资源供给质量进行了评价和排名,并使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了员工制、准员工制、培训学校、中介制四种类型家政机构人力资源供给质量的关键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不同类型家政机构人力资源供给质量改善的针对性建议,为家政服务人力资源供给质量的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产业链与供应链的深入与完善,以品牌认同为引领的价值创造再一次引起关注,基于"生产商-经销商-终端商"三位一体的价值共创思维是重塑品牌形象强化品牌认同的关键.研究认为:经销商层面中人口基数、人均可支配收入、配送能力等是实现价值增值的因素,生产商层面中市场费用支持、分销政策支持、品牌战略提升是促进价值提升的关键,终端商层面中客情维护、货龄管理、品牌维护是保障价值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新疆坎儿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效用,以期更好地指导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达到促进区域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方法]文章以新疆坎儿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为例,分析其资源特征、资源保护及开发现状;采用AHP分析法分析坎儿井农业遗产资源旅游效用,基于上述分析并结合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需求,提出优化其农业遗产资源保护及开发的规划、模式及策略。[结果]坎儿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中主体旅游资源坎儿井工程(B_1)、辅助旅游资源农业文化资源(B_2)、客源与市场特征(B_3)和外部因素特征(B_4)的权重分别是0.43、0.22、0.10和0.06。[结论]在比较其生态价值、环保价值、旅游价值的基础上,发现在稳固生态价值与环保价值的同时,挖掘新疆坎儿井的旅游价值是实现农业文化遗产有效保护的最佳途径;主体旅游资源坎儿井工程和辅助旅游资源农业文化资源为坎儿井农业遗产资源旅游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而客源与市场特征和外部因素特征权重最低,说明这两个因素是导致旅游效益权重低的主要原因;农业遗产资源旅游的保护和开发两者互惠共赢,但必须建立在重视农业遗产资源的保护及其宣传保护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测算各地区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分析其比较优势并找出不足以便弥补差距,促进各区域农业科技配置能力的提高,为各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省级农业科学院作为各省市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农业科研机构,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分析其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2009—2016年相关数据,遴选了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计算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运用NRCA模型定量分析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益的比较优势。[结果]山东农业科学院科技资源配置能力位居全国第一,甘肃、江苏、青海农业科学院分别在农业科技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结论]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区域差异十分明显,但区域格局变化不大,且大致与各地区经济实力相吻合;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较高的农业科学院大多在农业科技物力资源配置效益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配置效益方面不具备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立足新时代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背景,分析自然资源管理改革目标定位和面临挑战,明确未来自然资源管理改革价值导向与战略选择。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自然资源管理改革的目标定位是实现"五统一",即统一调查评价、统一确权登记、统一"多规合一"和用途管制、统一资产管理和统一督查监管。针对当前自然资源管理理论储备不足、开发利用伦理缺乏科学引导、开发和保护矛盾冲突长期存在、新管理体制效能有待实践检验等挑战,自然资源管理改革亟需注重"公平效率"、强调"永续利用"、融合"三资一体"、构建"有效市场",切实重塑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研究结论: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改革应该以权籍为基础,完善自然资源市场体系;以规划为龙头,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三线"为底线,推进全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以整治为抓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综合治理;以法制为保障,构建自然资源管理法律体系,从而塑造"三体系一管制一治理"的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9.
杨天雨  周玉新 《物流科技》2021,(2):44-45,55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手机愈发成为一部掌上电脑,通过手机进行外卖订餐已经成为现代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状态,外卖的物流配送大大改变了学生的生活饮食方式。但是高校周围的外卖物流配送也容易导致很多问题,影响大学生的生活。针对高校外卖的特殊性,文章以互联网下逐渐形成的O2O模式来研究高校外卖物流配送的现状与发展,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In the context of personal income tax (PIT) reform in China in 2018, this paper examines some of the major issues of concern regarding the reform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Using the China Personal Income Tax Micro‐simulation model, the paper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2011 and 2018 PIT systems, and finds that residents relying on different income sources may face a large degree of real tax rate change. Once the tax system is altered to PIT 2018, the coverage of PIT for wage earners will decrease from 46.9 to 23.4 percent, the income redistributive effect will drop from 1.95 to 1.22 percent and the PIT's role in fiscal revenue will also be negatively affected. Nevertheless, if individual income continues to grow, the share of PIT in fiscal revenue is expected to return to the 2018 level in 2022, but its income redistribution function is difficult to recover in the short term. The paper finds that the effect of PIT on income distribution depends on the tax structure. Gradual transition to an “entirely comprehensive” tax system when conditions are appropriate will achieve better income redistribution results at a lower average tax r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