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0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08篇
财政金融   367篇
工业经济   188篇
计划管理   830篇
经济学   844篇
综合类   804篇
运输经济   35篇
旅游经济   38篇
贸易经济   635篇
农业经济   119篇
经济概况   5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392篇
  2007年   363篇
  2006年   357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企业、企业家等微观主体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可通过对企业家信心的影响,进而对公司投资效率产生作用。基于中国2007—2016年40个季度A股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家信心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家信心增强或者货币政策宽松时会加剧过度投资,减轻投资不足;企业家信心减弱或者货币政策紧缩时可以有效抑制过度投资,但会加剧投资不足。其中,国有企业对企业家信心和货币政策松紧的敏感性更强。进一步,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也会通过货币政策和企业家信心的交互作用而发挥作用。这种作用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王勉  黄颖  杨颖 《科技和产业》2019,19(4):92-98
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企业创新行为具有鲜明的特色。纵向研究了三家企业的创新过程,发现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有三个特点: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准则,价值创造由企业转向客户;企业打破边界,加强合作伙伴之间的协同和柔性,大幅提高创新效率;企业提高管理不确定的能力,领导者、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帮助企业应对不确定性。同时,提出当前创新模式存在核心技术缺乏、生产端缺乏创新的潜在风险,并提出创新发展的建议:加强生产端互联网的建设,提高创新质量;深化完善商业生态系统建设,提高商业系统整体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的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运用其全球经营优势,利用各国之间存在的税收差异,在公司内部实行转移价格,进行国际避税,以求得最大的整体利益。研究跨国公司的避税方法,制定、完善我国的反避税法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公司制企业治理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建立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多方合作的企业治理结构的目标模式,通过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6.
唐磊 《价值工程》2006,25(6):117-119
随着跨国公司不断发展,其内部化贸易作用日显重要。本文从内部化贸易的理论依据开始,着重分析了内部化贸易在跨国公司资本运作中的作用以及其相应的负面影响,为我国在处理有关跨国公司内部化问题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浙江上市公司从数量上看,占了相当优势,排在全国的第4位,而且至今还未曾有退市的公司;从质量上看,也有较突出的特征,该板块的平均净资产值较高,按上市公司数量排的全国前10位中,排在第1位,达3.23元;从市盈率来看也说明了浙江板块的业绩较好,平均市盈率已达17.66倍。但也存在不足的一面,从对社会贡献的总量来看,还不是很突出,缺乏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8.
This paper presents a model of group formation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individuals prefer to associate with people similar to them. It is shown that, in general, if the number of groups that can be formed is bounded, then a stable partition of the society into groups may not exist. (A partition is defined as stable if none of the individuals would prefer be in a different group than the one he is in.) However, if individuals' characteristics are one-dimensional, then a stable partition always exists. We give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stable partitions to be segregating (in the sense that, for example, low-characteristic individuals are in one group and high-characteristic ones are in another) and Pareto efficient. In addition, we propose a dynamic model of individual myopic behavior describing the evolution of group formation to an eventual stable, segregating, and Pareto efficient parti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Numbers: C72, H41.  相似文献   
9.
This paper presents and analys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co-models implemented worldwide (such as whether and how carbon taxes being "recycled"), or in their efficiency parameters (inconsistent parameter values that account for different results). This is the assumption that a real tradeoff exists between the production of environmental goods. The present article empirically proves that something must be given up in order to gain something else, and once equations are specified to trace out the path of the economy over time, the natural economic formulation of such equations will embody the notion of economic and bio-tradeoffs.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在巨额利益驱动下,上市公司、中介机构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择手段进行会计造假,严重侵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会计造假现象的原因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从而找到相应的对策,对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