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83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66篇
财政金融   5084篇
工业经济   2418篇
计划管理   5849篇
经济学   4522篇
综合类   1674篇
运输经济   324篇
旅游经济   27篇
贸易经济   5181篇
农业经济   1992篇
经济概况   5655篇
信息产业经济   40篇
邮电经济   108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414篇
  2015年   730篇
  2014年   1797篇
  2013年   1792篇
  2012年   2466篇
  2011年   2803篇
  2010年   2677篇
  2009年   2576篇
  2008年   2380篇
  2007年   2040篇
  2006年   1707篇
  2005年   1894篇
  2004年   1037篇
  2003年   1223篇
  2002年   1116篇
  2001年   1152篇
  2000年   1226篇
  1999年   401篇
  1998年   351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71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97篇
  1990年   229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国外货币政策操作并没有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的先例,所以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应关注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议题。研究发现:在理论层面,货币政策只能在短期内产生"结构性"的非对称性效应,当跨越资本投资影子价值"均衡点"后,货币政策的产业结构调整预期目标并不会产生;在实证层面,非参数格兰杰检验结果显示,当滞后1—9个月后,货币政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指标和"结果"的格兰杰因果原因,但随着滞后期增长,货币政策并不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格兰杰原因。此外,无论是在"过程"层面还是在"结果"层面,产业结构调整都不是货币政策的格兰杰因果原因,二者间不存在互动效应。研究综合表明:作为经济总量调节的货币政策关注产业结构调整,只能视为短期性、暂时性经济行为,不应将其视为常态化工具。  相似文献   
2.
依据曙3区开发特征,优选适合的开发方式和注采井网,数值模拟优化注采参数。分区规划,单元重组,油藏工程优化设计。提出开发调整建议,以直井为主重建注采井网,采用精细注水、深部调驱、化学驱等多元开发方式,改善区块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结构性失业进行剖析,提出实现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结构性失业治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5.
江苏徐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彤:以人才创新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到“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作为组工干部,我感受很深。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我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更加依靠人才。徐州将认真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做优人才创新创业的综合生态,努力以科技创新攻坚“卡脖子”难题,以人才创新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乐安油田草27区块开发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三点:原油粘度高;地层能量下降快;周期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为更好的解决草27区块开发过程中的问题,文章主要通过对注汽前预处理、氮气泡沫调剖、注采一体化管柱工艺、合理调整注汽量四种措施工艺的使用状况评价,分析其效果,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8.
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人才是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效的首要因素。高质量培养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所亟需的高素质人才,需依托物联网协同创新平台,强化人才培养在学术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校企指导力量、科教资源共享和质量评价体系方面"五位一体"的全面协同,构建寓教于研、学科交融、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高校人才协同培养开放体系。  相似文献   
9.
对员工来讲,薪酬是企业对其在企业工作而付出的劳动报酬,同时,薪酬也是企业的人力部门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的重要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它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员工的满足感。企业发放给员工的薪酬也属于成本,其数额也影响着利润的构成。为此,对企业而言,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也是为了更好地保障职工的利益,企业应当积极地实施战略性薪酬制度。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