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6篇
财政金融   37篇
工业经济   27篇
计划管理   134篇
经济学   78篇
综合类   150篇
运输经济   14篇
旅游经济   88篇
贸易经济   218篇
农业经济   13篇
经济概况   8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laborate the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experiential quality dimensions, experiential trust, emotional attachment, experiential image, switching experience, experiential satisfaction, and experiential loyalty from the green perspective. The study findings are based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analysis of a convenience sample of 560 customers at one green restaurant in Taipei City, Taiwan. The findings show that investing resources in an increase in the experiential quality dimensions and a decrease in green switching experience is useful to enhance green experiential trust, green emotional attachment, green experiential image, green experiential satisfaction, and green experiential loyalty.  相似文献   
2.
Environmental issues are massively emerging in the current agendas of governments, businesses and consumers all over the globe. Consumers increasingly adopt a more energetic role in the environmental discussion and employ product consumption to manifest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debate. Equally, a growing number of businesses try to affect positive social change, whereas others strategically approach green opportunities; at the same time, they persistently intensify their branding offerings to sustain loyalty. This article brings into discussion green consumption values as the authors aim to shed light into the way the latter moderate the effect of brand related factors, namely, brand experiences and brand personality, on brand loyalty. Based on data received from 413 participants and using the wearable technologies industry as the focal context, the study undersc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green consumption values. Findings are discussed, and implications for managers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3.
女作家毕淑敏在创作中始终关注着女性及其生存状况,《红处方》亦是如此,它被一些批评家看作是毕淑敏的女权主义开山之作,事实并非如此。在《红处方》中,强大的女性话语场背后透露出的是女性自我意识的缺失,但与之对应的是作者向读者进行着更为深切的生命体验展示及发自灵魂深处的人性拷问,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开了一纸灵魂的处方,具有深广的社会意义,对这一事实的认识是理解《红处方》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决策者人格特征对承诺升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决策者人格特征是否导致承诺升级现象及其产生的因素,研究者以中国文化背景的管理者为被试,运用T检验及回归分析法,证实了决策者自尊、冒险倾向、挫折容忍力、控制点等人格变量与承诺升级行为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的假设,验证并扩充了西方承诺升级研究理论,为企业甄选管理决策人员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人格测验在人事测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强调了人格测验在人事测评中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四种经典人格测验和三种管理情境中的人格测验,分析了人格测验在预测个体未来工作表现、工作风格以及实现人岗匹配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包含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三大设计趋势,必须与合理的产品结构及功能相协调,一个好的设计应当在用户需求和理性设计中找到平衡点。  相似文献   
7.
委托代理风险是现代企业治理中的共性问题,由于传统研究侧重于契约关系的完善而缺乏对风险性质本身的深入解析,所以研究的结果可以改善代理关系, 但未必能有效防止风险.本文在对现代企业理论相关研究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将研究的焦点从契约关系研究转向风险性质研究,从经济维、政治维、文化维、时间维四个角度对代理风险进行了深层次剖析,并针对代理风险的特性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求各类组织必须充分重视组织个体间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做好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开发。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索荣格个性类型在中国企业人群的因素结构,建构中国人职业个性测量工具(CVPS)。研究涉及的被试对象约2500人。结果表明:CVPS的效度和信度均较为理想,可将CVPS应用于员工心理档案创建等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9.
范雨濛 《价值工程》2006,25(3):96-97
有限责任制度是公司制度的基础,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有限责任制度的一种完善和发展;文章阐述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内涵、价值以及公司人格否认的适用条件;提出了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应从观念、立法和司法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个性和动机模式的两性领导风格差异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两性领导风格的差异问题一直是学术争论和理论研究的主题。本文以政府部门为例,借鉴心理学的概念和工具,从领导者个性和动机角度,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解释了两性领导风格的差异性,也进一步支持了两性领导风格存在差异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