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17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32篇
财政金融   14466篇
工业经济   553篇
计划管理   4204篇
经济学   2772篇
综合类   2474篇
运输经济   156篇
旅游经济   23篇
贸易经济   3888篇
农业经济   1369篇
经济概况   2912篇
信息产业经济   29篇
邮电经济   96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33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397篇
  2019年   404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527篇
  2016年   739篇
  2015年   933篇
  2014年   2044篇
  2013年   1750篇
  2012年   1996篇
  2011年   2318篇
  2010年   2065篇
  2009年   2321篇
  2008年   2625篇
  2007年   1964篇
  2006年   1941篇
  2005年   1816篇
  2004年   1689篇
  2003年   1479篇
  2002年   985篇
  2001年   863篇
  2000年   797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226篇
  1997年   275篇
  1996年   264篇
  1995年   227篇
  1994年   188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46篇
  1991年   249篇
  1990年   196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王小洁  聂文洁  刘鹏程 《财经研究》2021,47(10):110-124
探究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助力人口转变升级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文章置身中国具体情境,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GSS2017),从信息成本视角和家庭代际视角两个维度考察互联网使用对个体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使用频率越高的个体,其生育意愿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已育史对于互联网使用频率影响个体再育意愿存在负向调节效应,对于已育个体而言,上网频率越高对再育意愿的抑制作用越加显著;代际"数字鸿沟"对于互联网使用频率影响个体生育意愿也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当子代和父辈存在较大的代际"数字鸿沟"时,对于互联网使用频繁的个体,父辈沿袭下来的传统育儿经验和子代通过网络获取的育儿知识相冲突可能会引致更多的家庭矛盾,进而抑制个体生育意愿.反之,当代际"数字鸿沟"较小时,互联网使用频率对个体生育意愿的抑制效应亦有所减弱.文章的发现对于提升个体生育意愿以及生育率的研究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保险作为互联网技术与保险产业的深度融合产物,其本质是创新保险生产方式,通过保险经营与服务的改善,以达到提升保险生产和服务效率的目标.互联网保险凭借保险行业理念创新、营销和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和个性化服务创新以及渠道建设拓展创新重塑了保险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中国传统保险产业发展的滞后已经远落后于社会大众需求,因此在传统保险互联网化转型过程中将面临法律存在非完备性所导致的法律风险、技术安全风险、金融风险以及系统性风险等问题.对此需要加强对互联网保险监管机制、侧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建立混合型人才储备推动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8年3月15日至3月21日,根据保监会的统一部署,在上海保监局的领导下,在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和市保险学会的精心组织下,沪上各保险机构踊跃参与一年一度的3·15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周活动,践行“品质时代,诚信保险”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6.
7.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努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出台政策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出台的政策会有些缺点,在某些方面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营改增"不仅加剧了交通运输比如高铁空运等行业和服务,如酒店餐厅美容等第三行业的竞争,从而促进它们的发展,而且使企业的纳税途径变得更加容易获得。因而改善了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也加强了对市场形势的监管与地位。  相似文献   
8.
9.
10.
本文将概念史与经济史研究相结合,探究了现代“银行”一词的源流。现代“银行”一词最初从文献译介渠道诞生,但其流传不广。1862年,在中国的外商信用机构由“银号洋行”简称“银行”,它是现代“银行”一词的直接起源。其后“银行”从中国东传日本,19世纪末,“中央银行”等词又从日本传到中国。本文揭示了研究概念起源既要考察同形词的含义是否相同,还要进一步探寻含义相同词的起源是否相同等方法;回答了为何长期误传“银行”源于日本等疑问;看到了有无“银行”名称是中国早期银行史两个阶段的标志等更多历史面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