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1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34篇
财政金融   918篇
工业经济   263篇
计划管理   1112篇
经济学   1107篇
综合类   477篇
运输经济   33篇
旅游经济   13篇
贸易经济   1275篇
农业经济   253篇
经济概况   666篇
信息产业经济   7篇
邮电经济   7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391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364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383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文章基于2004—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建立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中欧班列开通对沿线城市低碳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显著抑制了沿线城市碳排放,促进了沿线城市低碳发展;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中欧班列开通能够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抑制沿线城市碳排放;异质性分析发现,中欧班列开通抑制沿线城市碳排放的政策效果在地理位置、经济规模、人口规模方面存在异质性。研究结论对推动中欧班列建设及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具有积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3.
梁虎  张珩 《当代财经》2021,(2):63-74
国务院"43号文"的实施,为研究地方债务的治理效果提供了一个准自然实验场景.研究发现:地方债务治理对银行金融资产没有产生影响,但会显著增加银行总贷款、个人贷款和企业贷款,有助于银行信贷资金的"脱虚向实";地方债务治理能显著增加银行实体行业贷款,但不能显著增加银行非实体行业贷款和建筑业贷款.机制检验发现,地方债务治理可以通过降低借款人和借款企业的融资成本,间接性地影响银行信贷资金配置.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务院"43号文"实施后,资产质量高的银行倾向于增加企业贷款和实体行业贷款,资产质量低的银行倾向于增加个人贷款;银行规模可以强化地方债务治理对银行贷款增长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促进银行信贷资金的"脱虚向实",应提高地方债务治理水平,强化对银行业务的监管与引导,加强风险管理,保障银行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4.
传统粒子滤波(PF)直接采用状态转移先验分布作为重要性密度函数来近似后验概率密度函数,使得后验概率密度函数未包含量测信息。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高阶容积粒子滤波(CPF)的系统状态估计算法。算法采用七阶正交容积卡尔曼滤波(7th-CQKF)对PF的粒子进行传递,使得先验分布更新阶段融入最新量测信息;通过7th-CQKF设计重要性密度函数,提高对状态后验概率密度的逼近程度;通过反比例函数计算粒子权重,突出大噪声粒子与小噪声粒子权重差别,提高粒子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改进高阶容积粒子滤波的估计精度高于容积粒子滤波(CPF)。  相似文献   
5.
全面依法治国是党和国家因应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总结国内外发展的历史经验,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劳动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关系,是各种关系的基础和核心,也是依法治国进程中最为复杂、最能影响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法律关系。加强劳动关系法律研究,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坚固的法治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双重劳动关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劳动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承认双重劳动关系有并对其进行进一步规范有利于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保护,还可以在短期可以缓解企业招工难,创新驱动疲软的现状,在长期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合理配置,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与新常态下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7.
本文的研究目的为利用全国254个地级市2009-2016年面板数据,考察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影响,并分区域、分类型对不同城市政策影响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完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体系提供参考。通过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s-in-Differences Method)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得出研究结果为:(1)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能明显提升城市土地效益,其能提升相应城市的地均GDP约4.36个百分点;(2)政策实施存在明显的阶段性效应,土地利用效益的提升作用在政策开展第3年最为显著;(3)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效应存在异质性,东部城市土地效益提升最为明显,中部次之,西部则不显著,平原城市土地效益提升尤为显著,山地城市则不显著,此外,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对重工业城市的土地效益提升作用也比较明显。得出的研究结论为政策制定应考虑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城市基础情况,政策实施应注重阶段性效应,并对政策实施进行不断反馈与调整。  相似文献   
8.
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而如何准确客观评价智能制造的实施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技术创新投入视角,将智能制造试点政策实施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采用2011-2019年制造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通过PSM-DID方法研究智能制造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制造显著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即通过提升客户集成度、供应商集成度进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且促进作用仅发生在民营企业和非高新技术行业中.该发现扩展了现有研究外延,同时,为解决当前国际困局和促进智能制造的持续推广提供了重要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税费改革是近年资源税扩围的重点内容,由于水资源税当前尚处于试点阶段,对该项政策效应进行研究有助于水资源税的进一步开征与完善。 文章将水资源“费改税”政策作为拟自然实验,基于全国市级面板数据,采用 DID 方法构造“反事实”状态,借此进一步估测分析水资源“费改税”政策实施的节水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改革降低了人均居民用水量,提高了用水效率,起到了节约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加速折旧政策作为激励实体经济合法税收规避的自然实验场景,基于避税代理观与权衡观考察税收规避对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加速折旧政策颁布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得到显著抑制.上述影响主要发生在高避税成本(实际税率高、财务杠杆大)的企业,支持了避税权衡观;其次,加速折旧政策还提升了外部审计的监督质量,但对财务报告的监督效果在两权分离度高的企业被削弱,反映出避税代理观部分成立;最后,加速折旧政策刺激了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导致权益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