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40篇
计划管理   12篇
经济学   30篇
综合类   4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3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国货币作为国际贸易发票货币取决于货币汇率的波动性、该国在占据的出口市场份额以及该国出口产品的差异性程度。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灵活和弹性化及在国际贸易中采用本币计价以回避汇率风险,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发票货币有期可待。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基于月度数据使用滤波分析方法分析省际CPI的同步性.指出:大部分省CPI与全国基本平行运行,而且随着全国市场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同步性会进一步增强,产生差异的将是CPI的波动幅度和个别省运行上的领先或者滞后.因此,我国宏观调控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有效调控总量.同时,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在科学的范围内谨慎探索"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产出缺口-通胀形式的菲利普斯曲线(AS曲线),构建了产出缺口和通 胀率的SVAR模型,并将识别结果同B-Q约束条件下的识别结果进行比较,以此来探究我国近 三十多年来宏观经济系统中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对产出和通胀动态的效应。主要得出以下结 论:第一,供求冲击之间高度相关;第二,需求冲击是我国通胀波动的决定性因素,并且存在 持久稳定的效应。第三,供给冲击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导力量。第四,我国存在相对陡峭 的菲利普斯曲线(AS曲线)。第五,产出缺口与同比CPI对我国经济状况的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通货膨胀率周期波动与非线性动态调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MRSTAR模型研究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周期阶段划分、通胀率周期波动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动态特征,通胀率不同阶段相互转移的路径及其内在机理。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率波动可以划分为通货紧缩、通缩恢复、温和通胀以及严重通胀四个阶段,通胀率波动不同阶段的划分不仅依赖于通胀率的水平,也依赖于通胀率的增加量;在一个波动周期内,通胀率不同阶段的典型转移路径为:通货紧缩→温和通胀→严重通胀→温和通胀→通货紧缩;我国通货紧缩与温和通胀持续时间较长,而严重通胀持续时间很短;冲击对通胀率系统不具有持久性影响,正向冲击与负向冲击的影响具有非对称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1998—2008年的样本数据,通过实证方法研究宏观经济波动对工业所有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速度、货币存量、出口增长率以及通货膨胀与国有工业比重下降速度均呈负相关关系,这说明国进民退是宏观经济景气度影响的结果。因此,我们认为宏观调控政策应从优化国有与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环境、对微观结构影响的程度等方面去改善国有与非国有工业企业的经营环境。  相似文献   
6.
沈妍 《财经科学》2011,(3):67-75
本文从经验研究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我国省际间的离散面板数据,研究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消费变动、开放程度、收入变化、人力资本变动、通胀因素等协同作用经济长期增长的强度与方向。研究发现,短期经济的频繁波动并不利于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消费的稳定增加对经济长期增长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人均收入水平、人力资本因素、适度的通货膨胀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人口因素则会给长期增长带来减损作用。因此,建议提高弱势群体居民收入、加大教育投入、使用差异化的财政政策以保障经济长期增长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双品类存货组合的质押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朝苑  韦燕 《财经科学》2011,(10):117-124
本文假设静态质押模式下组合质押存货的价格变动相互独立并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在此基础上,构建质押率决策模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使银行期望利润最大化的最优质押率;质押率与银行贷款利率呈同向递增趋势,随着贷款周期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IS-LM-EE模型构建了汇率冲击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利用SVAR方法对1996~2010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从国际贸易规模、人民币价值稳定、金融业发展三个方面研究了汇率和外汇储备冲击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动态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短期内人民币渐进和小幅升值虽然给国际贸易带来负面冲击,然而长期内这不仅有利于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的转变和国际收支的再平衡,而且也有助于实现低通货膨胀率和人民币的内外价值稳定。此外,外汇储备累积通过货币供给、利率、银行利差等渠道对人民币价值稳定及其国际化形成不可忽略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9.
从2005年7月21日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远大于汇改之前,由此给企业形成的汇兑损益将会更加不稳定。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研究上市公司重点行业近几年汇兑损益的变化,并就汇兑损益对企业财务费用和利润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汇兑损益和企业利润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控制外汇风险、减少汇兑损失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0.
侯晓辉  张国平 《南方经济》2007,74(12):32-41
本文建立了一个有效需求水平不确定情况下的两阶段混合寡占博弈模型.前瞻性地讨论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表现出调整刚性的情况下,外资银行经营规模的选择、其实际想要吸收的均衡存款量与选定经营规模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将会带来怎样的宏观经济与社会福利后果等问题。研究发现:(1)当实际中的有效需求水平越低时,外资银行经营规模的“产能”过剩;(2)当实际中的有效需求水平越高时,外资银行经营规模的“产能”不足。这一发现具有实施促进经济增长、有效控制居民收入差距政策方面的理论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