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05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66篇
财政金融   2081篇
工业经济   1753篇
计划管理   10141篇
经济学   2696篇
综合类   1289篇
运输经济   198篇
旅游经济   30篇
贸易经济   10655篇
农业经济   3765篇
经济概况   2911篇
信息产业经济   27篇
邮电经济   9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472篇
  2020年   669篇
  2019年   619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509篇
  2016年   827篇
  2015年   874篇
  2014年   2291篇
  2013年   2006篇
  2012年   2836篇
  2011年   3258篇
  2010年   2435篇
  2009年   2492篇
  2008年   2942篇
  2007年   2405篇
  2006年   1774篇
  2005年   1667篇
  2004年   1352篇
  2003年   1421篇
  2002年   942篇
  2001年   818篇
  2000年   699篇
  1999年   315篇
  1998年   256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7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家致富顾问》2021,(5):36-36
食品防腐剂可以杀灭微生物,为防止食品腐败,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使用越多越好:错,虽然部分食品防腐剂有破坏微生物细胞膜或蛋白质或其他结构的功能,可致使部分微生物死亡,但大部分食品防腐剂主要是通过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来起作用的,即机理上是破坏其生长繁殖的条件,致使其不能快速生长繁殖,以达到微生物数量在控制范围之内。大部分防腐剂对人体而言都非有益物质,同时为节省成本,能少用就少用,而且防腐剂用多了还可能影响产品口感等性能。  相似文献   
2.
国外货币政策操作并没有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的先例,所以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应关注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议题。研究发现:在理论层面,货币政策只能在短期内产生"结构性"的非对称性效应,当跨越资本投资影子价值"均衡点"后,货币政策的产业结构调整预期目标并不会产生;在实证层面,非参数格兰杰检验结果显示,当滞后1—9个月后,货币政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指标和"结果"的格兰杰因果原因,但随着滞后期增长,货币政策并不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格兰杰原因。此外,无论是在"过程"层面还是在"结果"层面,产业结构调整都不是货币政策的格兰杰因果原因,二者间不存在互动效应。研究综合表明:作为经济总量调节的货币政策关注产业结构调整,只能视为短期性、暂时性经济行为,不应将其视为常态化工具。  相似文献   
3.
起重机的拱度作为桥门式起重机金属结构的主要参数,决定着起重机械的性能好坏。根据起重机械的结构形式不同,所采取测量主梁上拱度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本文结合了日常的检验经验,首先通过介绍主梁上拱度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几种能够测量起重机主梁上拱度的检测方法,并对几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出了其优缺点。得出了使起重机保持在稳定运行状态的检验方法,杜绝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希望能够为同行业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在现今社会是社会性的问题,在食品稽查打假过程中,需借助相关食品检验技术,来检验食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文章首先分析了食品稽查打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了食品检验技术在食品稽查打假中的重要性,对常见的几种食品检验技术进行介绍,最后对食品价差打假中食品检验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旨在为我国食品稽查打假工作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稻鳅共生种养模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稻鳅共生是典型的稻田综合利用模式,符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通过对稻鳅共生生态系统的生理生态学机制开展试验研究,为进一步推广稻鳅共生种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水稻单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泥鳅养殖密度下的稻鳅共生对水稻农艺性状、土壤理化性质、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并对稻鳅共生种养模式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与对照处理相比,水稻长势在株高、有效分蘖率、根长等方面有一定提高。养殖田水稻株高增高了3%,有效分蘖率提高了8%~11%,根长提高了8.8%~31.3%。在土壤理化性质方面,与对照相比,土壤容重降低了7.1%~21.2%,孔隙度增加了4.1%~14.7%。实验前后养殖田内土壤有机质增加了3.5%~26.5%,对照田降低了2.5%~5.8%。土壤肥力(氮、磷、钾)减少,但减少幅度小于对照处理。稻鳅共生种养模式下水稻产量提高了5%~25%,同时稻田增收泥鳅1 725~3 375kg/hm2,净收入为1.836 0万~2.307 0万元/hm2,经济效益提高了3.65~4.84倍。稻鳅共生种养模式中泥鳅的养殖密度为30万尾/hm2时稻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佳。[结论]稻鳅共生有效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了水稻的生长,提高了稻田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