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12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7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2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人们自己支配的时间和收入的增加,休闲将成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休闲经济作为日益火爆的经济现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分析和研究与此有关的种种问题,特别是与人的本质及生存条件的种种联系是本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2.
卢婕 《广西经济》2014,(6):31-31
正广西要在2020年之前完成近30万户、120万人口的搬迁安置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借市场之手,以创新思维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地从哪里要、保障从哪里给这四大事关生态移民扶贫工作成败的关键问题,真正让扶贫生态移民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能发展。2013年广西有贫困人口634万人,其中超过200万贫困人口,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的大石山区、高寒山区、石漠化区、地质灾害高发区,仍有50  相似文献   
3.
正1月2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赴陕西省商洛、安康看望慰问困难群众的火车上,专门召开会议,听取扶贫情况,商议脱贫良策,部署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李克强指出,目前的一些扶贫措施的确有待改进。比如很多地方明明经济已经改善了,却不愿意摘掉贫困县的帽子,有些地方资金本应该补贴农村,最后却大部分流向了县城,盖了大楼。过去我们强调扶贫工作要精准到户没错,但针对一些自然条件太差的贫困地区,如果区域开发跟不上,即便资金精准到户,也不一定能"扶"得起来。一些沙漠化、  相似文献   
4.
王绍光 《上海国资》2012,(2):101-103
在任何情况下,政府应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用英文来讲是needs,包括对基本生存条件、安全、公平、尊严的需求,而不是特殊利益集团的要求(wants)反思GDP崇拜并不是新事物前段时间我读到一句话:"不久以前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好东西,同时也是经济理论与研究的一个共同话题,也是一个被形形色色的政客挂在嘴边的口号,但是这种局面已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如果我问,这句话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写的?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句话是某个学者最近写的。不过,这句话实际上并不是一句老话,它是1973年  相似文献   
5.
李旺泽  李平生 《发展》2011,(11):36-39
震后三年,武都在重建中崛起,在奋进中跨越。三年来,我们坚持把灾后重建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项目、最大的民生工程狠抓落实,大规模推进灾后重建和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不仅使全区基础设施和生产生存条件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而且产生了强大的投资消费拉动效应,  相似文献   
6.
查钢 《企业文化》2009,(4):28-28
企业发展有三层需求,赢利、保本和生存。最深的一层就是企业的生存条件。如果不能生存,一切都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7.
自由和竞争     
韩永飞 《中关村》2010,(7):101-101
希腊危机了,古希腊的思想在当代也危机了吗?无论如何,爱琴海的波涛依旧。 古希腊的思想家提出的自由和民主的论述是西方现代制度的基石。古中国的思想家提出的仁义理念培植了东亚意识的根基。这些思想受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具有相当的朴素性。在全球一体化的竞争中。自由、民主和仁义必需同竞争力相伴。民主和自由不能取代面包和黄油.仁义无法取代蜗居的小窝。生存能力和生存条件是人类的必要条件,精神追求是人类的充分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8.
<正>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而且能够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比较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投资环境,从而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据统计,小城镇建设可带动的相关行业大约在50个以上,并且一个小城镇只有当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时,才能够发挥经济中心的作用,带动周边乡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存大挑战     
有一家公司组织生存大挑战,最后选择了三名高手。这三名高手将在太平洋中一个没有人烟的小岛度过一年,他们惟一可以要求的条件是:每人只能选择一样东西。于是,甲选择了大量的饼干。他认  相似文献   
10.
在古代,藏族与蒙古族分别居住在相距甚远的西藏和蒙古草原的两个地方。其间,山隔水阻,交通不便,很难想象在当时这两个民族的文化联系是那样的密切。其实,只要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就会明白他们都是以狩猎和畜牧业为主的民族,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基本相同,生存条件和生活方式又有许多相近似的东西,诸如,都以牛羊的皮毛、肉、奶及其制品为其主要的生活资料来源,都要面对几乎一样的自然灾害的袭击等。“存在决定意识”,在几乎同样的“存在”条件下,必然会产生相同的或者相近似的观念形态,具体表现在信仰方面的一致性。加之,随着社会的变迁,战争的频繁发生等原因,不论是藏族人口,还是蒙古族人口都出现过迁徙变化的事实,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乃至云贵高原出现了藏、蒙等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这就为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往来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这种密切的交往中,文化上的互相学习和吸收就成为必然的事情。尤其是蒙古族皈依藏传佛教以后,在其文化中也渗入了藏传佛教的内容和思想,即使是蒙古族原创的文化成果,在流传的历史过程中,后人会自觉不自觉地将佛教的某些观念和内容引入自己的民族文化之中。例如,形成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的蒙古族《格斯尔传》,有的学者认为是藏族《格萨尔王传》的模仿,正好说明了藏族与蒙古族在文化方面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