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4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22篇
贸易经济   10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读书八要     
《湖南宣传》2003,(2):32-33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4,(10)
朱陆之争,是在理学的大框架下所进行的内部争论,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把"理"放在天上,一个把"理"放在心中,作为理学思想的两大巅峰,其思想的碰撞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财富,无极而太极的辩论更是其中经典篇目。  相似文献   
3.
刘智《天方性理》诸多处都将伊斯兰教思想与宋明理学思想相融合,本文试图从心性论的角度,将朱熹与《天方性理》中的思想进行对比,展现《天方性理》与朱熹思想的融合,揭示其诸多相似之处与些许差异.  相似文献   
4.
李书丽 《魅力中国》2014,(25):93-93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象征着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今,则代表当时的社会现实,为己,即自我完善或自我实现,为人,则是迎合他人以求得赞赏。孔子的为己之学,从哲学意义来讲,是以自己的内在性情为归依,从道德意义上讲,作为道德主题的“己”成为认知主体的前提,蕴涵了深刻的道德追求,被赋予了极高的道德期望,也在日常道德行为中得以体现。完善自我,成就理想的人格,一直是儒家之学追求的人生目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成为众多思想家在生活实践中奉行的价值原则,儒家的为己之学也就被凸显了出来。  相似文献   
5.
朱熹思想的研究中,过度渲染的德性论遮蔽了朱熹经济伦理思想真实面目的呈现.朱熹以"天理"为核心构建了德性思想体系,其实也是以"天理"制约"利欲"为经济活动的形上总特征,进而把"仁、义、礼、智、信"作为经济活动的具体准则而展示了其经济伦理思想与德性的媾和.朱熹这一思想对纠治当代社会德性在经济活动中的缺失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国文 《深交所》2010,(3):59-63
这位集伪君子、假道学、正经面孔、花花肠子于一身的朱晦庵,在思想领域中所起到的长期的消极作用,是为害甚广、流毒甚远的、清初思想家颜元对他的批判有过一针见血的说法:“千余年来,率天下入故纸中,耗尽身心气力,作弱人、病人、无用人者,皆晦庵为之也。”(《朱子语类评》)  相似文献   
7.
朱熹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勤于讲学,特别注重读书,主张读书不仅仅只是获取知识,更是"穷理之要"、"实践之志"、"存养之功",对读何书及读书的顺次、态度、方法等"读书法"有详尽精辟的阐述,并最终落在一个"敬"字上。他的论点至今仍有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古代仁人志士的著述中蕴含着丰富的救荒思想,《礼记》、《管子》、《救荒活民书》、《荒政辑要》、《康济录》等著述以及朱熹、王安石、林希元、包世臣、林则徐、左宗棠、陈炽、经元善及沈葆桢的著书中均蕴含着丰富的救荒思想,其均在当时荒政实践的基础上,对当时的荒政制度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完善其救荒思想。总之,中国救荒思想起源于"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根源于儒释道及仁政思想,救荒思想的根本是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朱熹"四书"学又受到了学术界广泛关注,学术界对朱熹"四书"学的研究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研究成果可谓硕果累累。文章重点论述了许家星、翟广顺等人对朱熹"四书"学研究结论,同时还阐释了许家星、乐爱国等人对"四书"中具体思想内容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我又开始疑心这些地方政府动辄豪撒数亿背后的动机,据说是为了开发当地的旅游业和提高知名度。原来,并非是服膺大师的思想,而是为了借大师之名博出位,那种急功近利拉高GDP的意图昭然若揭。反正不是花自己的钱,花纳税人的钱办自己的政绩,如此举重若轻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