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中。其中的"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性、总体性范畴,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部分重要内容。"交往"伴随着人类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因此,"交往"既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又是个体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中。其中的“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性、总体性范畴,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部分重要内容。“交往”伴随着人类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因此,“交往”既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又是个体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多向度性,从形态学角度研究马克思交往理论可能性。通过对交往理论的剖析,提出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认识论形态、历史观形态和生存论形态,并从这三个角度分别对马克思交往理论予以全面分析,以展示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全貌和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历史哲学里,交往问题,虽然已有一些思想家涉及,但是缺乏完整的论述。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交往范畴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就集中表述在他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交往是生产的前提,是人的存在方式,指出物质生产以及由此决定的交往形式决定了人们的意识活动和意识形式,现实的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交往形式和交往关系之中的。  相似文献   

5.
精神交往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重要内涵。目前国外多个流派的学者对马克思精神交往思想作了解读,其理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国学者多从传播学、哲学角度研究马克思的精神交往思想,但专门对马克思精神交往思想进行论述的文献较少。  相似文献   

6.
东梦丹  张艺博 《商》2013,(12):317-317
面向21世纪的全方位改革开放,这是中国跨世纪的发展战略,其理论根基就是马克思的交往实践理论。交往实践是历史辩证法的根源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交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空间的拓展和社会的规模化发展,只有立足于交往实践观,才能摆脱现代西方哲学自我中心论的困境,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当下的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下的网络交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交往形式——网络交往,在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借鉴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从而有助于科学地理解和认识网络交往。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对前人研究成果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尤其是对黑格尔理论的批判继承中创造性的发展了市民社会理论。马克思摒弃了黑格尔的那种从绝对精神与伦理精神角度出发阐述市民社会缘起的方法,并对黑格尔所认为的政治国家高于市民社会的论断进行了批判。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认为市民社会既是一个社会阶段,同时也是以私人交往关系为主的一个与政治国家相对的私人领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市民社会也将与国家一道消亡。  相似文献   

9.
吕靖 《现代商贸工业》2022,(21):167-169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但是多方面的不和谐因素导致各国发展受到阻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满足中国和沿线国家之间发展需求的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是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对外开放的新举措。这一倡议的提出,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有助于改变世界交往模式,有助于促进社会文明发展。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则应加强政治互信建设,完善政策沟通渠道;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文化包容,促进文化互信。  相似文献   

10.
姜媛源 《致富时代》2011,(12):166-167
马克思是从现实的人从事的最基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阐释和说明交往活动的。马克思的实践现实质上就是交往实践观。交往实践不仅把物质生产活动看作是实践活动同时也把人们之间的物质交往、精神交往看作是实践活动。交往实践理论正确的把握了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脉搏,是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相适应的,为当今多元主体共存和共赢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对于当前中国的发展也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交往是人的生存方式,有了人类就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往打破了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相互隔绝的状态,使人的社会关系从贫乏走向丰富,促进了人的主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同时,市场经济中交往与人的发展问题也日益凸显,市场经济过分强调功利,个人利益被推向极端,人成为了畸形、片面、单向度的人。这迫切需要我们在马克思交往理论指导下,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中的交往,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交往中的正向效应,克服市场经济交往中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市民社会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重要概念和范畴,马克思批判继承了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的基本理论,纠正了被黑格尔颠倒的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形成了市民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马克思对市民社会从“生产关系总和”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两个进行了二重界定。市民社会二重性也具有其内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林景  倪宪章 《北方经贸》2011,(12):122+130-122,130
交往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哲学范畴,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之一。交往是在人与人之间以及由人所构成的社会共同体之间发生的,以变革客观物质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为目的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交往作为一种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同时交往是一个不断生成与发展的过程,对世界历史的形成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交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同时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我国德育面临着"人的失落和不在场"的诸多困境,将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引入道德教育领域是解构"对象性道德教育",建构交往性道德教育的必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周莹  边海晶  边然 《品牌》2014,(11):295-295
在西方的现代哲学中,交往问题是人们普遍关注和热衷讨论的话题之一。而交往理论则是被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哈贝马斯研究并提出的一种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以语言为媒介来更近一步探索交往的行为和方式。本文将对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理论进行浅要的介绍,并将这一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的现代哲学中,交往问题是人们普遍关注和热衷讨论的话题之一。而交往理论则是被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哈贝马斯研究并提出的一种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以语言为媒介来更近一步探索交往的行为和方式。本文将对哈贝马斯提出的的交往理论进行浅要的介绍,并将这一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7.
魏来 《商》2013,(17):394-394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是一个适用于当代社会背景下的综合性交往理论,从理论上研究交往更有助于审视人际关系、端正人们的价值观,以真诚的“对话”束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用“对话”方式加强人与人间的“沟通”,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迭成共识,而人们在交往的共同体中,遵循真实性、正确性、真诚性、有效性的要求,就社会、主客观世界中的问题和事物进行沟通和协商,达到相互理解或行动上的一致性,实现自我,从而实现生活世界的合理化。同时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对当代社会交往国际化意义重大,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相对于个人交往更加复杂,但同样要有尊重他国、互利互信、主权平等的基本点作为沟通准则。  相似文献   

18.
木子 《华商》2013,(7):84-87
人与人的交往是一门艺术,商务礼仪在现代的商务人际交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商务礼仪是指在人们商务交往中适用的礼仪规范,是在商务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示尊重对方的过程和手段。在商务交往中涉及很多交往的礼仪,但从根本上来讲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相似文献   

19.
木子 《华商》2013,(8):84-86
人与人的交往是一门艺术,商务礼仪在现代的商务人际交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商务礼仪是指在人们商务交往中适用的礼仪规范,是在商务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示尊重对方的过程和手段。在商务交往中涉及很多交往的礼仪,但从根本上来讲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相似文献   

20.
浅议网络交往中的伦理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御 《商场现代化》2005,(26):137-138
网络交往在潜移默化地消解着现有的社会结构和秩序,颠覆着人们的原有观念,更新着日常生活的面貌,网络文化以其瞬时性和虚拟社区文化的特点对传统社会文化模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本文从网络交往与传统交往的特殊性入手,分析了网络交往所面临的伦理道德挑战,就加强网络交往中的伦理道德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