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企业在从海外资本市场获取巨额资本满载而归的同时,也为各大海外资本市场创造了神话,书写了辉煌。在这个美丽的光环笼罩下,不少中国企业以为赴海外上市简单得如同提款机上取钱,殊不知,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上市,更不是所有企业都应该上市。海外上市的美丽诱惑近在眼前,你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新途径──加拿大证券市场首钢研究与开发公司吴祖尧以往我国企业海外上市主要是在香港股市上市,这不利于拓宽资金来源,有必要积极发展在世界其它资本市场的上市。加拿大证券市场作为世界著名市场之一,证券流动性很高,世界各地的企业都有可能前往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热潮愈演愈烈。然而,海外上市过程充满着风险与挑战,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将有利于深入了解其意义和现状,帮助中国企业在海外成功上市,并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提供重用依据。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海外上市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资本市场》2011,(5):103-105
<正>今天的中国并购市场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前所未见的画面:一边是国内资本大举并购海外资产,而另一边,境外资本在国内的并购业务却步履维艰。数据再次提醒了我们,通过协议、联合和并购等一系列方式,中国正在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海外上市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2000年,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中国特大型国有企业海外上市可谓是饱蘸浓彩的一笔。首先是2000年4月,被誉为“国企旗舰”的中国石油艰难出海,在纽约、香港两地上市;6月21、22日,中国联通股份有限公司在纽约及香港成功上市,共融资64.31亿美元,创下中国公司海外融资数额的纪录;2000年10月19日,中国石化在香港、伦敦、纽约成功上市,融募资金34.6亿美元;2000年10月底,中国移动在继去年收购三省移动资产后更为大手笔地收购,将国内包括京、津、沪在内7省市的移动业务尽数收其麾下,总收购价值328.4亿美元,筹集资金75.5亿美元,如此筹资规模,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也罕有其匹。中石油、联通、中石化、中移动的连番上市,共筹集资金200  相似文献   

6.
作为全球高效而具有吸引力的资本市场之一,新加坡证券交易所(SGX)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天堂。新加坡股票市场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为国际化的资本市场,大约35%的上市企业来自海外。截止到2005年底,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158家新加坡上市公司占231家海外上市公司的68%,可见中国是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海外公司的主要来源地。  相似文献   

7.
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主要方式之一.中国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开始将资本投入海外市场.可是,近年来失败的跨国并购案例层出不穷,这使得中国的投资者们开始意识到“走出去”的道路并不顺利.因此,如何让中国企业成功地进行海外并购,成为了中国投资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法律的角度,简要地分析了影响中国企业顺利地进行海外收购的原因,说明了给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法律保障的重要性,并且从中国政府以及企业两个方面提出了关于提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资本市场》2011,(4):71-74
<正>狭义的红筹回归是指以"263通信"的成功案例为代表,即拟上市企业在历史沿革中有为海外上市而搭建红筹架构的过程,以及放弃海外上市而拆除红筹架构的过程,搭建与剥离过程均完整、典型、合规。广义的红筹回归是指以"誉衡药业"的成功案例为代表,即拟上市企业在历史沿革中有海外架构的设立过程,而此海外架构  相似文献   

9.
自中国资本市场试点以来,证券供给经历了从额度管理下的审批制到核准制,从内地偏好向内地与海外并重再到鼓励海外蓝筹回归的政策转变。着眼未来,以"扩大规模与优化结构"为核心的证券供给政策不仅是中国资本市场功能提升的基本前提与内在要求,而且对于防范金融风险、推进国际化以及国家发展模式战略转型具有重大意义。海外蓝筹股回归、培育公司债市场、上市公司母公司整体上市以及创业板建设是实施这一政策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0.
刘晓峰 《经济论坛》2006,(14):80-81
当中国由市场经济进入到资本经济时期以后,企业的融资手段将更多地取决于在资本市场上的直接融资。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资本市场格局,加上国内股市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的低迷状况,使得企业(特别是中小民企)在境内通过上市来进行融资变得非常困难,而海外市场相对成熟。民营企业是否到海外上市,取决于以下条件:企业是否急需资金及取得上市地位;企业是否需要外汇资金;企业是否有意拓展外汇市场;是否有意吸引国外专业人才加盟;公司是否增长快速需要不断从二级市场配股集资;是否希望尽快实施股权计划以吸引人才;是否有意引进…  相似文献   

11.
甘芳 《当代经济》2005,(9):42-4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各国金融管制逐渐放松,国际资本流动日趋自由化,同时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交易所在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联盟,企业跨境上市日趋频繁。在这种大的国际经济背景下,伴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走向海外资本市场。从八十年代中期中资企业在香港的窗口公司在香港卖壳上市掀起的红筹热潮,到九十年代开始的国有企业海外上市,中国企业在香港股市已形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国企海外上市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在投资银行领域已经工作了近20年,这段时间,中国带给世界的机遇及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是史无前例的。在世界经济中中国是真正反周期而行的,日本在过去5年经济逐渐衰退,欧盟现在进入衰退期,美国也不例外。中国给人印象深刻,她在实施有效的经济运作。中国过去20多年的发展,为加入WTO做好了准备,希望中国入世后,我们能看到更富有竞争性的全球产业和企业。在今后10年中,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至少是7%,中国需要有巨大的融资来源,需要6万亿美元。我们从什么地方能得到这些资金呢?传统的商业银行融资渠道将不断减少,这是正常的健康现象。在我们看来,资本市场将发挥重要作用。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邓欢英 《时代经贸》2006,4(7):29-31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各国企业逐渐融入到国际竞争的行列中。在这种趋势下,伴随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市场上进行并购,相对于发达国家企业来说,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实践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入手,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对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伴随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选择在海外上市,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本文结合中美创业板市场制度,研究股权结构(包括风险投资因素)对创业企业海外上市决策及IPO绩效的影响,并且运用Probit等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外资风险与私募股权投资的支持、较强的外部融资需求和分散的股权结构与海外上市存在正相关关系;(2)相比于中国创业板市场,在美国NASDAQ上市会削弱企业股权制衡度与IPO表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3)中美创业板上市企业股权集中度与后IPO企业经营绩效ROA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世界金融危机后,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日趋活跃,并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与此同时,政治壁垒、法律体系欠缺完善和企业自身的风险都使海外并购行为充满了挑战和风险,为使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进军海外市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应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方位出击,提高海外并购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及其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润 《经济师》2006,(3):113-114
近年来,我国企业赴海外上市者越来越多,其筹资规模已经超过国内资本市场的筹资规模。文章旨在对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意义、模式等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 今年3月6日,适逢“两会”召开期间,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证监会对海外上市公司回到国内发行A股一直是支持的。他认为,一方面,海外上市公司中大部分是国内比较好的企业,资本市场希望有好的产品在市场交易;另一方面,国内一些投资者过去提意见,认为好的产品他们买不着,只有外国人可以买到,这样很不公平。当然,过去国内资本市场规模比较小,来了特别大的品种可能消化不了,所以过去一些企业赴海外上市是对的,同时这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正如它们走出去有道理一样,现在它们要求回来也是有道理的。证监会对这些企业不作政策上的限制,实际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由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的国际地位提升的背景下,中国产品逐渐进军海外市场。如何在充满竞争力的国际市场上推介中国产品,塑造良好的中国产品海外形象是当今国际市场形势下的首要问题。本文从分析中国产品海外形象现状出发,针对中国产品海外形象面临的形象凸显不够、高端产品缺乏、品质信誉欠缺的三大问题,提出文化融合驱动、概念创新引领、服务特色彰显和产品结构优化以全面提升中国产品海外形象的四大策略,这将为增强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袁梅 《时代经贸》2004,(1):108-109
全球资本市场已经掀起了“中国热”高潮,中国大型国企改制和海外上市项目成为各大投资银行追逐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当前海外资本市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探讨了如何让更多的中国资本投资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获得良好回报。本文分析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倾向海外上市原因之后,提出三项建议:成立政府高科技投资基金、给更多国内民间风险投资基金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对不同类别的高新技术企业采取不同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