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中国粮食持续进口增长是否会显著影响国际粮食价格,选取小麦、玉米、稻米和大豆持续净进口年份的进口数量月度数据和国际价格月度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检验结果显示,从长期和短期来看,中国小麦、玉米、稻谷和大豆的进口贸易均不存在"大国效应"。针对中国粮食进口来源的高集中度,特别是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开展多边粮食贸易、监测国内外粮食价格、生产情况和消费情况等动态信息监测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粮食价差的客观存在对我国粮食贸易、进而对粮食供求平衡与否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从国内外粮食价差出发,充分考虑粮食进口贸易双向传导链条,透过价差逐利产生的"价差性进口过剩"对粮食供需平衡目的的偏差现象及其本质的揭示,深入探讨国内外粮食价差对我国粮食供需差额的影响机制及其内在逻辑这一新的理论课题,并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粮食价差对我国粮食供需差额的影响机制和效应。根据实证的分析及其结论,我国粮食除了大豆以外都较大程度地受到进口贸易传导机制的影响。鉴于此,为了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本文提出了几个方面的因应之策。  相似文献   

3.
粮食进口贸易中“大国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利用近年来小麦和稻米贸易的统计数据对粮食进口贸易中的“大国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大国效应”在一定条件下才会显现。中国目前粮食产品的外贸依存度较低 ,即使考虑到“大国效应” ,中国粮食进口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高度关注粮食安全保障并不排除中国利用国际市场获取更多的比较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说 ,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恰可进一步增强市场的稳定性和抗击市场波动的能力 ,无疑会更有利于中国粮食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4.
王新华  李颖  王锐  杜江 《农业经济》2018,(1):118-120
从2012年起,大米进口量急剧增加。本文分析了我国大米进口的现状及原因,发现大米进口贸易存在进口激增、低端大米成为进口对象等特点,并提出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在于国内外价差较大,形成对国内粮食的挤兑效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大米产量及大米消费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豆是中美两国贸易的重要纽带,但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中国大豆进口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文章根据2011—2020年中国大豆进口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现状,再运用CMS模型实证剖析了中国大豆进口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豆进口贸易波动的主要因素是增长效应,其次进口引力效应。为了稳定中国大豆进口的局面,文章从拓宽进口来源,逐步实现进口多元化,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粮食安全底线必须国内确保,在底线之上的奢侈性消费的满足则需要考虑两个因素;进口贸易“大国效应”的显现和粮食安全成本。特别是通过大量统计数据的处理分析表明;我国目前粮食进口尚有一定的上升空间,而国内粮食生产的成本已经很高,因此,进一步利用国际市场进行粮食交易,会更有利于粮食安全保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粮食贸易被视为中美贸易的"均衡器",成为影响中美经贸不容忽视的范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中国采取对包括大豆在内的农产品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从对我国粮食市场影响看,贸易摩擦的重要角力点在大豆,将会引发我国大豆供给结构发生变化;小麦、玉米和稻米市场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则不大。此次中美贸易摩擦虽不足以对我国的粮食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但也从侧面警示我们:为了规避粮食外部供给的不确定性对粮食市场的影响,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把握好适度进口的时间与空间提高国际市场粮源掌控能力,实现由粮食生产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粮食贸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而我国粮食进口量不断增加,且进口过于集中,进口结构过于单一,将严重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生产出口潜力巨大,未来可以成为我国粮食进口的潜在地区,但存在着政治、经济、文化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妨碍着我国粮食进口,因此我国应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推动粮食进口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00年1月~2018年4月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大豆市场政策干预对大豆国际价格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并对不同政策对大豆国际价格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大豆进口存在"大国效应",大豆市场政策干预会通过影响进口量而对大豆国际价格产生影响。自2008年11月中国实行政策干预以来,中国大豆进口量每增加1%,大豆国际价格上升0.116%。同时,对大豆市场干预程度越强的政策,对大豆国际价格的影响就越大,临时收储政策对大豆国际价格的影响显著高于补贴政策的影响。对于一个贸易大国,农产品市场中的政策干预会通过影响贸易量而增大国际市场的波动,中国大豆市场政策干预在稳定国内大豆价格方面的作用很可能被增大的国际价格波动所抵消。因此,应重视国内市场政策干预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减少政策干预力度,同时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0.
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粮食安全关乎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研究表明,受人口增长、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对粮食的需求较强,保障粮食安全十分必要。分析了我国粮食进口贸易的结构和现状,研究了我国粮食供求和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粮食进口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粮食进口贸易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粮食对外贸易在保障我国粮食供应,特别是广东粮食供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美经贸摩擦波及两国粮食贸易。广东是全国最大的粮食主销区,省内消费对进口粮食的依存度高,所受影响相对较大。广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分析研判中美经贸摩擦发生后的粮食贸易格局,全面梳理广东省粮食安全面临的风险,从深化产销合作、促进进口贸易发展、推进储备制度改革、促进产业升级、加强市场预期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应对防范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取联立方程模型,引入粮食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对"国际粮价波动——粮食贸易成本——粮食贸易利得——国内粮食缺口(粮食供需缺口为粮食生产、粮食储备和粮食净进口之和与粮食需求量的差额。本文仅考察粮食产量与需求量的差额)"的影响机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992—2011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际小麦、稻米价格波动增加1%,导致我国小麦缺口增加0.25%,稻米缺口下降0.007%;国际大豆价格波动增加1%,通过影响大豆出口和进口利得,分别使国内大豆缺口扩大0.13%和缩小0.11%;国际玉米价格波动对国内玉米缺口的贸易传导途径和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中美贸易战和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以及2022年的俄乌冲突,我国粮食贸易格局面临着的国际环境愈发复杂,国际粮食供求呈现紧平衡状态,部分粮食贸易大国推出限制粮食出口的贸易政策,这都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结合国际新形势,从我国粮食进出口来源、品种及发展潜力分析我国粮食贸易格局变化趋势,从进口供求风险、价格波动风险、垄断风险、来源国贸易政策风险等方面对我国粮食进口风险进行评价,最后从粮食进口策略及国内自给策略提出防范粮食进口风险、保障粮食安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把制度距离和贸易成本引入贸易无效率项,对2009-2017年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粮食进口效率综合评估,解释了中国从沿线国家粮食进口效率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粮食进口效率,充分挖掘与沿线国家贸易潜力提供客观依据。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进口存在效率损失,其中制度距离、粮食贸易成本对贸易效率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变动趋势来看,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进口效率处于较低水平,且不同国家具有较大的差异,效率水平呈现正的时变效应。  相似文献   

15.
大豆是中国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食品都由大豆加工而成。中国作为人口大国,近些年对大豆的需求总量不断增加。由于国产大豆无法满足国内需求,中国向其他国家进口了大量大豆,但同时国产大豆种植业与豆农均明显受到大豆进口贸易行为的影响。针对国内大豆进口贸易行为、政策干预、豆农种豆决策三者间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贸易政策调整与中国大豆进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1990年来中国大豆进口量变化及大豆进口量占我国主要粮食品种进口总量的比重、中国大豆进口在世界大豆贸易中的地位、进口大豆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进口来源国和进口品种结构进行了全面回顾。同时,对中国大豆进口政策、资源竞争性粮食品种进口政策、大豆制成品进口政策、转基因和质检政策、替代产品进口政策的调整及其对中国大豆进口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粮食进口快速增长背景下粮食贸易格局转变视角,利用中国和国际大豆、玉米、小麦和大米的月度价格数据,采用VAR-BEKK-GARCH模型剖析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和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国内外大豆价格间存在协整关系,而国内外玉米、小麦和大米价格间不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国内外粮食价格传递效应上存在差异,国内外大豆价格间存在双向的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国内外玉米价格间存在单向的均值效应和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国际小麦和大米价格波动传递效应较弱,而中国大米和小麦市场对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贸易格局转变形势下,国内外粮价波动溢出效应有所强化,但是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政策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由于放大效应、大国效应、传导时滞、市场势力、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价格传导可能不是对称的。以大豆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的传导为例,发现农产品价格国际传导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建议在农产品市场价格干预上应注意其价格波动的非对称传导特征,把握价格调节的节奏与力度,进一步完善反映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监测制度,建立更加灵敏、准确的价格监测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加强饲料粮食领域的供给能力,我国近年来通过进口DDGS满足畜牧产业的饲养需求。自2007年起,我国进口DDGS的主要来源国为美国,进口数量约占99%。在此种贸易背景下,有必要探究中美经贸摩擦对我国DDGS进口贸易产生的影响。从贸易数据深入解读当下我国DDGS的进口格局,详细分析了DDGS替代品的进口局势,为DDGS贸易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以来。国内大豆市场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这是自2001年以来我国大豆经营业遭遇的又一次严重风波。截至目前,我国港口仍有进口大豆积压.一些涉足大豆的进口商家仍旧没有摆脱因此而产生的困境。在国内新大豆即将上市的时候.在这次危机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地评判国内新大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