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要素配置扭曲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要素市场扭曲会导致农户个体对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配置扭曲,最终降低农业的总量全要素生产率(TFP)。本文运用2003-2007年全国农村固定跟踪观察农户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农户家庭生产的要素配置扭曲程度及其与总量TFP的关系,发现不同地区农户要素配置的扭曲存在显著的差异:从扭曲水平和发散程度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扭曲较为严重,中部、东北地区的配置效率较高。即使不考虑技术因素,如果有效消除资本和劳动配置的扭曲,农户的农业TFP有望再增长20%以上,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改进空间超过30%。要素配置的扭曲程度主要取决于农村非农就业机会、金融市场和土地规模。促进社会转型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要素市场分割对制造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湛 《经济与管理》2005,19(7):90-92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30个省份的制造业部门经济绩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如果消除生产要素在省际之间配置结构扭曲,可以使该年度制造业产出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增长大约4.5%。  相似文献   

3.
汪浩瀚  徐建军  吕博 《经济地理》2019,39(9):129-137
以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首先测算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和研发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程度,进而构建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不同要素价格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并比较其地区差异。结果发现:①资源错配导致的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客观存在,东部资本要素和研发人员要素价格扭曲程度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程度高于东部。②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TFP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各类要素市场扭曲对该行业TFP增长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最大的是劳动力要素市场的扭曲。③不同地区要素市场扭曲对该行业TFP增长的影响差异明显。其中,资本要素扭曲对三大区域TFP增长均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劳动力要素仅对东部地区TFP的抑制作用具有统计显著性,研发劳动力要素扭曲能提升东部和中部该行业的TFP,而抑制西部地区该行业的TFP。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海洋经济发展综合指数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指标体系,利用综合响应度模型和核密度估计方法,对2001—2013年我国海洋经济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响应强度的时空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001—2013年综合响应强度整体处于中、高响应水平,响应强度高值地区提升减缓,低值地区提升较快,差距逐渐减小,表明我国海洋经济与沿海经济发展关系日趋紧密,海陆统筹协调发展水平逐步提升。(2)2001—2007年我国沿海11个省份50%的地区属于低响应状态,2008年以来仅海南处于低响应状态,研究期内天津、广东的综合响应水平位次无明显变化,山东、江苏、河北、广西、海南位次均有所提升,而上海、浙江、辽宁、福建位次有所下降。相比之下,位次提升地区更加注重技术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海洋经济发展综合效益提升迅速。  相似文献   

5.
树立大食物观,统筹陆海食物资源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中国沿海地区食物产能水平。文章利用食物营养转化模型分析了1990—2019年中国沿海地区的陆海食物营养(热量、蛋白质和脂肪)产能时空格局,利用耦合协调性模型剖析了陆海两大食物系统产能的耦合协调性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及沿海地区的食物产能均在提升,营养产量增速为脂肪>蛋白质>热量,但沿海地区食物产能贡献度呈下降趋势,且存在被长期低估的情况。(2)陆域和海域食物营养产能空间差异明显,陆域产能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和河北3省,而海域产能主要集中在山东、福建、浙江和广东4省,江苏、河北、浙江和福建4省的陆海产能空间错位较大;时间维度上,陆域食物营养产量变化以增长型为主,海域以两阶段增长型为主,且海域食物营养产量占陆域比重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3)陆海两大食物系统产能的耦合协调值不断升高,而在食物产能类型演变上,1990—2000年,沿海多数省份属于陆海同增型;2000—2010年,陆海同增型省份减少,其他3种类型省份增多,2010—2019年,食物热量和蛋白质陆海同增型省份增多,脂肪陆海同减型和海增陆减型省份增多。  相似文献   

6.
现有文献在计算中国制造业劳动力配置扭曲所导致的TFP损失时,均没有剔除外部因素的扰动,从而高估了该损失.文章在Hsieh和Klenow(2009)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重新定义劳动力配置扭曲导致的TFP损失,在剔除外部因素扰动后,估算出劳动力配置扭曲导致的TFP损失从1998年的9.00%逐渐减少到2007年的7.39%.而现有文献也缺少在企业异质性模型下对TFP损失进行分解,文章将企业按特征进行分组,建立了分组之后TFP损失分解的理论.TFP损失的分解有利于分析TFP损失的构成,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该理论不仅适用于制造业还适用于农业和服务业等,具有很强的适用性.文章最后以所有权分组为例分析了我国制造业1998-2007年劳动力配置扭曲TFP损失的构成.研究表明:(1)每个行业的劳动力配置扭曲导致的TFP损失是该行业的劳动力份额、产品替代弹性和劳动力成本产出比对数方差的增函数;(2)行业内各组之间不存在劳动力配置扭曲的条件为行业内各组企业的劳动力配置扭曲程度均值相等;(3)企业按所有权分组后,我国1998-2007年由劳动力配置扭曲导致的制造业TFP损失主要来自于组内,并且该损失在此时间段已经由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为主体变成了以其他企业为主体.  相似文献   

7.
从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和海洋旅游资源四个方面构建海洋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相对隶属度模型对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进行综合测度。在此基础上,引入VAR模型探究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其关系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2001—2014年,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指数呈整体明显上升趋势。广东、山东两省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指数水平最高;浙江、福建、辽宁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指数较高;天津、海南、江苏、河北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指数较低;上海、广西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指数水平低。(2)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相关性,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资源开发的响应趋势存在明显差异,天津、辽宁、浙江、山东、广西和海南属于波动型响应,河北、上海、江苏、福建、广东属于平滑型响应。(3)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增长关系的总体空间分布,以山东、广东响应低值中心为两极,响应程度向南北方向递增,两者关系与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致性,表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4)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增长关系的不同类型在空间上呈部分连片集中,各类型交替不连续分布的特征,广东、山东、福建和天津脉冲响应程度介于0.001~0.041之间,属于弱响应;河北、辽宁、浙江脉冲响应程度介于0.042~0.075之间,属于较弱响应;上海、江苏脉冲响应程度介于0.076~0.150之间,属于较强响应;广西、海南脉冲响应程度介于0.151~0.340之间,属于强响应。  相似文献   

8.
侯明利 《经济纵横》2020,(2):121-128
实现要素集约利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资本的持续深化对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产生较大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农业资本深化程度进行测度,然后沿着"农业资本深化—要素结构调整—农业要素配置效率"的脉络分阶段对农业资本深化效率与要素配置效率关系的内在机理进行剖析。结果发现,农业资本深化效率与要素配置效率密切相关,且在不同阶段呈现一致性。在农业资本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应从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加强投资主体协作、促进农业信贷市场发育等方面实现农业要素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
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在TFP分析框架下,通过测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效率与TFP,分析1996—2010年间其产业发展的时空演变与效率变化特征,并对改善产业投入产出要素进行了定量调整。研究表明:1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时序变化上,总体效率偏低,未能挖掘已有生产要素投入的潜力,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应加大技术要素的投入;空间格局演变上,各省区技术效率值小于0.5的省份达到12个,占到全国的38.7%,产业高效发展的潜力挖掘空间较大;且技术效率无效省份普遍存在要素投入冗余、效益产出不足情况,各省区可根据自身情况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投入、产出要素做出定量调整。2高新技术产业Malmquist效率指数:平均技术进步变化和纯技术效率变化大于1,年均增长达9.6%和2.7%,表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注重先进技术要素的投入;但规模效率年均增长率为-0.3%,影响了TFP的提高;各省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除桂、渝外均得到改进,且TFP上升得益于进步率的提升,规模效率变化的影响有限。地区间技术效率差异显著,技术效率变化和TFP变化的差异却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类型识别及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海洋强国背景下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沿海地区的时代任务。本文通过构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框架,采用空间相关性分析、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样本障碍度分析等方法,识别2006—2016年间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类型,并甄别具体动力机制和作用程度。结果表明:(1)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性显著,高质量政策的发布由松散型趋向密集型。(2)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由阵痛期逐渐进入稳定期。阶段性类型识别显示:高级类型区为广东、上海、山东、浙江、天津;中级类型区为福建、江苏、海南、辽宁;初级类型区为河北、广西。(3)区域间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空间集聚效应。动力机制的作用程度排序为:政策环境>涉海就业>海洋资本>海洋环境>海洋资源>海洋基建>对外开放;甄别不同类型区受制要素显示:政策环境、海洋资本、海洋资源、市场腹地成为制约多数沿海地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限制性路径。  相似文献   

11.
使用1978~2008年省域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曼奎斯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测算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指数,并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全国、三大地区及绝大多数省份农业TFP的增长主要属于技术进步型的增长;全国及三大地区农业TFP增长呈现出明显的波动特征;农业TFP增长呈现出显著的区域间和区域内省际间的不平衡;农业技术效率的下滑制约全国及三大地区农业TFP的增长,而农业技术效率下滑是纯技术效率损失和规模效率下降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索洛余值法”测算湖北TFP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市场体制下,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逐渐由资本、劳动等物质要素转向以技术为代表的综合要素生产率(TFP)因素,资本与劳动之外的综合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成为判定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主要指标之一,特别是中国已经迎来刘易斯拐点(Lewis Turning-Point)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情况下,综合要素生产率取代投入成为经济增长新的驱动力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湖北省近年来相关经济数据,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计算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终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湖北省的综合要素生产率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BCC模型测算了2000—2008年中国28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并使用DEA-Malmqui st生产率指数测算了28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研究表明:中国大部分省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不高,且省际间技术效率差异较大,主要由规模效率的差异所导致;东、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呈现上升趋势;中国高技术产业的TFP有所上升,但是各地区TFP增长的源泉不同:东部地区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中部地区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的增长,而技术退步是西部地区TFP负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2012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根本目标是要加快我国海洋经济的调整优化,坚持陆海统筹,实现可持续发展。浙江省,作为东南沿海省份之一,陆地资源匮乏的同时拥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素市场化配置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利用2003—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方法,实证研究要素市场扭曲、绿色创新效率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会阻碍绿色创新效率提升,高技术产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绿色创新效率提升,并削弱要素市场扭曲对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抑制作用。门槛效应表明,在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情况下,要素市场扭曲对绿色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会被扭转。以上结果均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16.
高技术产业作为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重要阵地,对加快科技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战略作用。结合DEA-Malmquist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以中国内地29个省份高技术产业为样本,探讨科技资源配置规模、配置方式和配置环境对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的组态效应。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TFP增长与科技资源要素投入存在复杂并发因果关系,单个科技资源要素不构成高技术产业高TFP的必要条件;存在两类提升高技术产业TFP的组态路径,即以计划配置、产品开发为核心条件的政府主导型条件组态和以市场配置、R&D人员投入为核心条件的市场主导型条件组态,市场主导型条件组态又包括“市场+研发改造型”“市场+开放合作型”“市场+产学研型”3种类型;中国高技术产业在效率增长和TFP路径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但市场资源配置和R&D人员投入在提升高技术产业TFP路径中发挥普遍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展 《当代财经》2021,(6):3-13
基于涵括全部行业的中国经济行业生产率数据库,Jorgenson增长核算模型被运用于测算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率,资本和劳动投入的重新配置效应被纳入核算框架以考察其对TFP的影响.随后,资本和劳动重新配置效应被分解为要素投入增长率与服务价格两项以探索其行业来源及其成因.测度结果显示,1978-2018年,中国TFP年均增长率为0.90%,其中0.32%来自资本和劳动重新配置的净效应,后者贡献了 36%的中国TFP增长率.将资本和劳动重新配置效应分解至行业层面,结果显示,中国资本市场存在错配现象主要是因为大量资本流入回报率较低的服务业部门,劳动配置效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劳动从回报率较低的农业部门流入回报率较高的工业和服务业部门.  相似文献   

18.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要素配置扭曲成为影响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主要因素。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剖析要素配置扭曲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作用机制,基于2001—2020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测算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力,实证检验资本和劳动力配置扭曲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结果发现:考察期内中国企业资本配置扭曲程度呈上升趋势,劳动力配置扭曲程度呈下降趋势;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大多数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资本和劳动力配置扭曲均显著抑制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且劳动力配置扭曲的抑制作用更大;要素配置扭曲的抑制作用因企业地理位置、企业规模、企业所有权性质差异而存在异质性。结论可以为改善要素配置扭曲程度、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而推动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我国长期存在要素配置扭曲,具体表现为资本要素配置扭曲、土地要素配置扭曲、劳动要素配置扭曲和能源要素配置扭曲。这对劳动力就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一是资本要素向国有企业集中导致国有部门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二是土地要素向非农产业集中导致失地农民问题更加严峻;三是劳动要素向低薪酬领域集中导致民工荒问题时隐时现;四是能源要素向重化工业集中导致能源替代劳动的强度增大。对此,我国必须理顺资本使用价格、工业用地价格、能源使用价格,使经济增长模式真正由资本驱动和资源驱动转变到技术驱动和劳动力驱动上来。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临海市是我国海洋经济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但随着临海市经济建设的加快和临海市人口的增加,单一的海洋或陆地资源开发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临海市海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统筹陆海,联动江海是临海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因此,科学地判定临海市沿海地区海陆资源与产业一体化发展进程,能够有效延续浙江省对于海洋经济发展的一贯要求,也对实现临海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