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 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其真正担负起领导、组 织、带领广大牧民群众坚持改革开放、加快牧区经济发展,改变牧民落后的思想观念,走富民强县的路子的重任。几年来,天峻县各级党组织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以乡党委建设“六个好”、村党支部建设“五个好”为目标,做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牧区基层党建工作,最近,我们就天峻县牧区基层党组织状况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加强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2.
赵紫阳同志在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必须下决心对政府机构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机构改革不论从经济基础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还是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都愈益显示出刻不容缓的紧迫性。为此,我们就牧区县党政群机构设置的问题,对天峻县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农牧区社区建设是为了重建农牧区社会生活共同体,而全国各地农牧区社区建设模式在选择上不尽相同。对于缺乏社区建设经验的西北地区来说,如何进行农牧区社区建设,则需要探寻有效的发展模式。本文以青海省天峻县织合玛乡扎查村社区建设为个案,对牧区社区建设的模式、社区管理及现实困难进行分析,并尝试性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图对其他牧区社区建设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天峻县按照牧业提质增效、牧民持续增收的目标,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结构,加大资金投入,夯实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畜牧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2011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2.83亿元,比2006年增长109.3%,牧民人均纯收入7819元,比2006年增长142.3%。实践证明,实施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推动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发展高产优质畜牧业,是实现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牧区发展,推动天峻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天峻县拥有天然草场和宜建人工草场地2355万多亩,草原畜牧业是全县藏族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目前天峻经济的主导产业。因此,大力发展牧业经济,提高畜牧业效益,对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壮大我县经济实力,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保持牧区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天峻县经济建设的发展,在1993年实现财政自给,青海省财政厅与海西州天峻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天峻县实现财政自给规划协议”。本文根据该县近几年财政收支基本情况,及实现自给的依据,就如何解决实现财政自给过程出现的问题,发表几点粗浅的看法,以期引起大家的注视。  相似文献   

7.
天峻县是一个以藏族群众为主聚居的纯牧业 县。畜牧业是天峻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 何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畜牧业发展,加速天峻经济的振兴是当前摆在天峻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和思考。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认真贯彻落实党在牧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大力推进改革,全面实行牲畜作价归户私有私养、草场公有并承包经营的新型生产责任制,遵循“立草为业,调整结构,提高总增,增加商品”的畜牧业发展方针,狠抓以“四配套”为主的草原…  相似文献   

8.
牧区实行牲畜分户经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又出现了在不改变财产关系、承认各自的独立利益、自愿互利的原则下,牧户之间组成的小型经济联合体。这种联合,会给牧业生产带来什么,是束缚、阻碍,还是兴旺、发展?最近我们到海西州天峻县进行调查,在哪里找到了这个问题的初步答案。  相似文献   

9.
天峻县自1984年以来推行“冬春草场承包,牲畜作价归户”生产责任制,畜牧业一直处于向前发展的趋势,1988年牧业总产值完成1242.4万元,比1984年增长34.43%,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也比1984年分别提高5.3%、6.32%和2.95%,牧民人均纯收入也由1984年的519元提高到1132元。近五年的实践证明,牧区第一步改革是成功的。众所周知,由于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没有现成经验可循,要靠我们去努力探索.本文从我国牧区经济发展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入手,试图找出牧区生产力水平落后、牧民收入低的深层次原因,指出家庭分散经营的弊端,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家庭牧场,并就如何建立现代家庭牧场做出了具体描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ASTER GDEMV2版的30m分辨率的天峻县DEM数据,运用ArcGIS10.2软件,提取地形起伏度,并用均值变点法确定最佳计算单元,再将海拔高程与最佳计算单元下的地形起伏度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天峻县的基本地貌形态类型图,以期为天峻县的城镇发展、灾害预测及治理等提供定量化的数据支持。结果表明:天峻县地形起伏度的最佳计算单元为11×11的网格大小,地形起伏度在0~498m之间;天峻县的基本地貌形态类型共有12种,其中,主要地貌类型有4种,面积占比为87.39%。空间分布上,高海拔丘陵主要分布在青海南山、疏勒南山和中部地区;高海拔平原主要分布在苏里乡南部并在天峻县中部呈零星分布;极高海拔丘陵分布在岗格尔肖合力、疏勒南山和托勒南山一带。  相似文献   

12.
车鑫  杨海镇 《西部大开发》2018,(收录汇总):1-5
本文基于ASTER GDEMV2版的30m分辨率的天峻县DEM数据,运用ArcGIS10.2软件,提取地形起伏度,并用均值变点法确定最佳计算单元,再将海拔高程与最佳计算单元下的地形起伏度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天峻县的基本地貌形态类型图,以期为天峻县的城镇发展、灾害预测及治理等提供定量化的数据支持。结果表明:天峻县地形起伏度的最佳计算单元为11×11的网格大小,地形起伏度在0~498m之间;天峻县的基本地貌形态类型共有12种,其中,主要地貌类型有4种,面积占比为87.39%。空间分布上,高海拔丘陵主要分布在青海南山、疏勒南山和中部地区;高海拔平原主要分布在苏里乡南部并在天峻县中部呈零星分布;极高海拔丘陵分布在岗格尔肖合力、疏勒南山和托勒南山一带。  相似文献   

13.
《北方经济》2006,(3):16-16
从新中国建立到今天,牧区发展问题始终得到党中央的高度关注.内蒙古作为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对于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给中国其它少数民族牧业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随着经济、人口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人口对资源的压力,牧区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牧区贪困人口不断增加,文化和教育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针对这一现状,党中央及时调整了对牧区发展问题的宏观政策,把重点调整到牧区生态建设与恢复,牧业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城乡统筹、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发展战略上来.然而,我们在牧区实施的具体经济、社会政策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或不完善的地方.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深入的事前综合研究和政策的综合评估,忽视了牧区发展问题的特殊性.本刊特邀"牧区发展研究院"的知名专家、学者对牧区发展问题作专题讨论.本期重点围绕有关牧区研究的界定、牧区人口、牧民维权、生态安全及"牧区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讨论.今后将围绕牧区发展问题中的特定专题,从政策实施与评估、理论研究等方面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  相似文献   

14.
沃赛  梁齐 《开发研究》1990,(3):29-31
<正> 要重构青海牧区改革和发展的模式,就必须将牧区改革与发展置于正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换的动态过程中去考察,把改革和发展的措施、政策等这些现代系统与牧区固有的传统文化以及把现代二、三产业的发展与牧区传统产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促成牧区改革与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协调运行。这种思路或许能够为牧区改革的深化和长期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一、挖掘组织资源,优化牧区组织结构全面地考察牧区改革与发展,我们就会发现,牧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组织管理系统涣散,组织功能失调的问题。“双层经营”的模式虽然在理论上成立,但在实践当中这种模式还远未构筑起来。大量的调查表明,现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今后农村牧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对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发挥资源优势的空间.在发展的新时期和新机遇面前,农村金融如何顺应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历史潮流做好金融服务,笔者结合伊金霍洛旗的实际,就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天峻县民族教育非常落 后,民族教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 要求。因此,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经济落后的天峻县来说,更为必要。 天峻县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天峻县有16所中小学。民族中学、普通中学、普通完小各一所,民族寄宿小学13所。据九八年统计:全县学龄儿童2041人,适龄儿童在校生1737,入学率78%,巩固率83.6%;小学普及率43.9%,初中普及率18.2%;全县中小学在校生2255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754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5%;少数民族适龄儿童193…  相似文献   

17.
所谓"二郎洞",位于青海省天峻县关角乡关角沟,一白红色石灰岩孤立小山丘之岩洞谓之.洞宽约6米,高10米,深12米(原深度15米,后经填埋缩短3米),位于北纬37°07',东径98°52',天峻县城西28公里.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在总结牧区城镇化40多年来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牧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进程,认为牧民城镇化的态度遵循"经济理性"原则,即投入较少的成本就能获得较大的收益分析牧区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只要条件具备,牧民倾向于从牧区流向城市,从牧民转变为市民,即使放弃草场的权利和实惠。政府在城镇化中要尊重牧民的意思,完善相应措施,保证城镇化发展和牧民利益的双赢。探讨不同经济类型牧区发展的特点,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牧区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和方向,即选择小城镇、就地城镇化等发展路径,依托特色牧区建设、民族文化、绿色发展、兴边富民政策扶持等优势,以改革开放40多年牧区发展经验为基础,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牧区,一般来说在地区产业结构中畜牧业比重大.改革开放以来,农区畜牧业比重提升,单从比重讲,农区牧区差别不大,有人就统称为农牧区、农牧民.这种称呼,实际上混淆了牧区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也妨碍了人民政府对牧区实行特殊政策.从草原学、经济学、民族文化学角度,草原牧区具有生态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因此,有必要对草原牧区重新界定.我认为,草原牧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轮牧畜牧业专业区、草原生态的保护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保留区.三区,也是三元,复合构成草原牧区这个整体,叫做"三元一体".  相似文献   

20.
海西农牧区贫困现状及扶贫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除贫困,实现全民族的共同富裕,是安民之要,也是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最终目标.为了扎实有效地搞好全州扶贫工作,我们先后到德令哈市、乌兰县、天峻县、都兰县的乡村和农牧户,就全州的贫困现状和扶贫工作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