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征税人和纳税人是税收征纳关系中的两个主体,在税收征纳关系中有着各自的立场和利益。税收博弈关系的存在要求在制定税制时不能仅从政府利益的角度出发,还要充分考虑征税人及纳税人各自的利益及其行为选择。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二者进行约束,以减少税收流失,从而保证国家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通过税收筹划,纳税人可以使得自身税收负担最小化;而针对普遍存在的税法滥用现象,通过建立选择性最小税制度,征税人能够要求纳税人最少要缴纳一定税款。美国选择性最小税的产生和发展,可以为我国税收优惠政策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征税是一个包括国家、征税人和纳税人在内的动态过程,我国大量税收流失与对征税行为的激励不足有关,本文通过建立模型和对七大变量的讨论,认为未来我国税收征管制度的改革应充分重视对征税行为激励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推定征税具有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税收公平的合理性,也有被滥用,从而侵害纳税人权益的危险。分析推定课税的权义结构,可厘清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双方在其中的职权与职责、权利与义务,并通过纳税人协助义务、税务机关推定征税权和纳税人异议权的相互制约和激励,以达成推定征税的正当与合理适用。  相似文献   

5.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如何减少税收流失是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通过建立规范的征税机关和纳税人之间的博弈模型,基于征税机关与纳税人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可以得出该模型的纳什均衡解。证明了应从增大对偷税行为的惩罚力度、降低征税部门的稽查成本、提高对征税机关有效稽查的激励、降低征税机关的稽查风险等方面入手来治理偷税现象。  相似文献   

6.
在公私融合的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税收已从汲取工具转变成经济国家嵌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合机制,国家亦采取各种激励手段将征税职责演化成公共事务。因此不能在国家和纳税人两极对立的思维下空谈纳税人权利保护,而应寻求两者在税收法律关系乃至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改革背景中实现平衡的方案。应加强税制立法的民主性、科学性和法治性从而在根本上保障纳税人税权,鼓励税法执行的公私融合并在税收征管中强化激励措施,改革税收纠纷处理机制、推进纳税人公益诉讼建设以促进纳税人权利的自我适用。  相似文献   

7.
现行《税收征管法》更多地强调了征税机关的征税权力,而较少关注纳税人权利,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是不对等的。从纳税人权利本位出发,《税收征管法》的修订,应遵循征纳双方平等的理念,更加注重税法的公平价值,加强依法治税,保障纳税人的权利,构建一个完整的纳税人权利体系。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优秀税收文化的构建是我国各级国税机关适应当前税收形势发展新需要、努力营造创业干事优良税收工作环境的尝试性的热门话题.可以说,现代税收文化的创设须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以整合,倡导"依法治税"和"以德治税"的有机融通,以保护纳税人权益,并处理好纳税人、征税人和用税人之间的关联,从而在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制下拓展能真正推动生产力演绎的先进税收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9.
税收基本法立法成败的关键是时其调整对象的准确界定。税收基本法的调整对象不可能是非基本的税收关系,只可能是基本的税收关系,即国家和纳税人之间形成的税收关系;不可能是最基本的税收关系,只可能是非最基本的税收关系,即纳税人个体与征税机关之间的征纳关系;在对非最基本的税收关系的调整中,税收基本法规范的是该关系中的一般问题,而不是非一般问题。在我国的税收基本法立法中能对税收基本法期望值过高,必须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制定通则法而不是基本法。  相似文献   

10.
现代财政制度理论和实践要求重新认识税收特征这一基本理论问题。现代财政制度下,应从设税、征税、用税的全过程来理解税收"三性"。税收的强制性是对政府及征收机关、纳税人共同的强制,是国家和纳税人之间就公共服务与税收交换契约同意的强制。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现代税收在实质和整体上是得到纳税人同意和认可的,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有偿交换。现代税收的固定性也是相对的,它体现着纳税人主体和纳税人权利保护,是以税收立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为保障的。税收"三性"是强制与自愿、无偿与有偿、固定与变动的辩证统一,税收"三性"之间由税收的法定性联结。税收"三性"源于税收是人们换取公共服务的支付,源于对国家与纳税人之间交换契约的维护,源于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信任和承诺,源于"无代表不纳税"的纳税人税收主权准则。  相似文献   

11.
消费者信贷挑战金融行业的竞争并加快金融创新,次级债是金融机构在追逐利润前提下的资产证券化产物,然而资产证券化放大金融风险。有效性冲突是现代金融风险的一个新特征,它挑战现有金融监管方式,金融监管不能适应创新需要使得次级债风波重创美国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2.
论"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指出要凭借“与时俱进的创新”原则。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之后作进行大胆地尝试,阐述了如何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具体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尤其指出应如何对信息管理专业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角度来研究这个理论体系的一系列基本范畴,这对于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和理论结构,并以此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在分析国内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存在的经验化、常识化,甚至是庸俗化倾向的基础上,对"问题式"教学方法的含义、特点和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认为,"问题式"教学方法将有助于抵制和规避"原理"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上述弊端,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三农”问题的制约。政府开辟特殊支持渠道和建立统一开放的农业投资体制,并以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等,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发展县域经济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依赖路径。  相似文献   

16.
林雄 《涉外税务》2005,(8):65-66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已实施十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现行<预算法>)修正案草案正处于调研、起草阶段.笔者拟从比较2001年5月1日起实施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与现行<预算法>的规定入手,总结这两部法律实施的经验教训,借鉴<征管法>行之有效之处,对如何进一步规范和保障预算收入提出一些比较有益的修改建议,以供立法机关在修改现行<预算法>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税收的两个重要原则——效率与公平原则中,我国强调的是前者,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当前,我国税收制度、税收政策的选择就是这一指导思想的具体表现。1994年的税制改革选择增值税为主体税种,体现了效率优先;而税收调节收入功能的弱化则说明我们对税收公平原则的背离;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下降和强调效率原则有关。  相似文献   

18.
常胜越 《中国外资》2008,(6):179-180
China has the greatest numbers of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worldwide ,who teach and learn English. Therefore ,to analyze the obstacles of learning English for Chinese is necessary. This article gives the idea of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mainly i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fields. Through these we can see clearly that "differences" are the biggest obstacle in language learning.  相似文献   

19.
浅谈强化"两课"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课”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两课”教育的实效性,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两课”教学要想切实增强实效性,必须明确“两课”的任务与特点,在教学理念、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培养和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加快“两课”教育基本理念的创新,是强化实效性的前提;充实“两课”教学内容,是强化实效性的基础;实现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点;加强“两课”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两课”教学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是强化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验。随着环境的改变,农地流转呈现出了全新的特点:"两分两换"、"农地直接入市"等新模式彻底改变了农民千百年来的居住形态。本文作者通过对东、中、西部典型地区农地流转的调研发现,各地实践良莠不齐,成功、失败两极分化。要正确处理改革与规范、试验与推广的关系,就必须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简单复制,谨慎"四替"风险、把握"四可"标准,走一条因地制宜的农地流转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