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文章在充分考虑都市圈经济一体化中涉及的经济主体、城市管理职能、城市经营服务内容三个主要维度,构建了一个整合的研究框架,借助此整合研究框架,许多关于都市圈经济一体化中和谐发展的问题可以系统化的提出和分析解决。  相似文献   

2.
臧学英在《城市》2009年第3期撰文,对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进程中制度创新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一是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运行的体制框架,包括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规划机制、利益协调机制、产业协调机制、宏观调控机制和政府协调机制等,为京津冀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二是政绩评价机制创新,主要是加快构建政绩评价的绿色GDP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在于人才开发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构建对于加快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学者对京津冀区域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构建的研究,内容多涉及京津冀区域人才开发一体化面临的困境、影响因素及对策等,而构建京津冀区域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实证研究、协调开发机制以及对国外五大都市圈区域人才开发一体化的比较研究及差异性分析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4.
都市圈发展背景下的城市经济呈现高度一体化趋势。当前江苏省已规划建设三大都市圈,范围基本覆盖省内所有地级市。本文使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针对江苏省内市域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计量,试图探索都市圈内邻近城市间经济政策的外溢效应,计量结果显示各地级市间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是政策外溢效果不明显,这说明当前江苏省内都市圈的经济建设尚未真正落实,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期间,国家已把"都市圈"作为未来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点规划内容,意味着都市圈以及由此形成的城市带、城市群等空间形态将成为我国区域新一轮发展的主要载体。但是,我国都市圈发展也面临升级与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民生福祉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把自主创新作为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手段,由此预示着面向"十二五",南京都市圈应该把民生福祉作为南京都市圈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成渝都市圈经济一体化,都市圈通过政府间签署合作协议以及民间组织的协调进行了积极探索。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浓厚的行政区划意识、行政区为单位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制度以及雷同的产业结构仍然是成渝都市圈经济一体化的障碍。为此,应通过构建统一市场体系,创新政府区域管理运作机制,加强产业转移与承接的政策支持和构建利益协调机制等措施来促进成渝都市圈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发展卫星城市是化解城市规模过大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大都市圈化”趋势日益强化,而在都市圈体系构建中卫星城市的地位与作用也日益重要,必须在都市圈体系结构下发展新型卫星城市。都市圈新型卫星城市不再只是疏解母城的部分职能,而是具有较完善的生产、消费和居住等复合型功能,并与整个都市圈的经济社会发展联合互动。应建立科学的卫星城市规划体系,依托SOD城市开发模式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完善都市圈中心城区—卫星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配置,并推进都市圈中心城区与卫星城市产业链整合。  相似文献   

8.
南京都市圈商圈商贸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的今天,要加快南京都市圈的建设步伐,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和互动发展,除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外,加强都市圈商贸流通业的合作至关重要。2004年6月12日,来自南京、芜湖、扬州、镇江、马鞍山、滁州等12个城市的市长与160多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加了由南京市人民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骨干和主导力量,相关的都市圈空间结构和经济联系的研究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在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总结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未来趋势。最后,得出启示性结论:我国沿海地区应该并且可以实行都市圈化战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南京都市圈的文化产业与主要相关产业的互动关系、作用机制和基本经验,提出了构建南京都市圈的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良性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突出中心城市;推动产业融合;促进产业积聚;整合行政资源;构筑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作为全球第六大都市圈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吸引外资最集中的区域之一。通过与世界其他五大都市圈在宏观经济稳定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监管制度、行政效率、技术环境和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比较,我们认为长三角必须遵循世界都市圈经济发展规律,构筑国际化的优越投资环境;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发展,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2.
实现厦漳泉同城一体化发展,进行区域性合作,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建设,对于提升福建省总体经济实力,确立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厦门、漳州、泉州推动三市同城一体化的背景出发,先后分析了厦门、漳州、泉州同城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存在的阻碍因素,并结合同城化的区域实践经验,提出了必须实现三市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就业同城化、市场一体化、金融服务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都市区商业发展规模较大,商业结构也在优化调整中;同时,还表现出商业设施升级换代提速、现代流通方式正在兴起、总部经济特征明显、商业氛围浓郁等特点。都市区商贸流通对重庆市经济发展的贡献显著,商贸设施的建设加强了都市区商贸流通的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也提升了大都市形象;一大批重点商贸市场和骨干商业企业在都市区脱颖而出,都市区商业业态调整不断加快,为促进重庆市商贸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区域市场的地区分割——基于边界效应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市场分割问题一直比较突出,而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是我国经济转轨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如何实现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基于此目的,本文构造了一个以边界效应模型为基础的分析框架,以长江三角洲八城市的行业部门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通过投入产出法计算得到行业之间的边界效应值。结果表明,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诸多的行业中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仍然比较严重。因此,长江三角洲并未实现真正的市场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近来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构想,其目的就在于试图沿着古丝绸之路大力打造中国连接欧亚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区。作为一种较低层次的经济整合模式,“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对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起到有益补充和积淀作用。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次区域合作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应构建正式的多层级合作机制、完善跨界运输法律机制、促进域内经贸立法及法律实施、设置次区域框架下的争端解决机制、构建次区域预警机制和广泛开展比较法学研究以及大力培养次区域有关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创业之都含义的基础上,从创业环境、创业投入、创业经济效益、创业社会效益等四个方面构建创业之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长沙市2008年创业之都建设的发展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沙市在创业环境建设、创业投入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全球区域化浪潮下,东亚经济合作呈现出如火如荼的趋势。东盟“10+3”与“10+1”对话机制的建立,《清迈倡议》下的货币互换协议,建立东盟共同体目标的提出,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的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成,都表明东亚经济一体化正在逐步深化。从贸易角度结合制度因素,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制度因素的影响进...  相似文献   

18.
京沪高速铁路对我国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将在区域空间上加速现代服务业的空间要素流通,扩大生产要素集散度的空间分异,形成不同的空间组织形式;同时也对我国区域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从宏观方面来看,京沪高铁将加强北京和上海铁路运输的中心地位、强化东部沿海经济带的主导作用;从中观方面来看,京沪高铁将会提升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影响力,增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对外辐射能力;从微观方面来看,京沪高铁将加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地域整合,扩大京津冀都市圈的直接影响范围,形成诸多的次级经济增长极(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