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企业技术开发》2015,(11):94-95
文章通过对动车组行李架结构有限元计算分析,优化设计了动车组行李架。对各种结构及材料下行李架的应力及位移结果进行了比较,提出了行李架的优化方案。讨论了行李架中螺栓的选用,并把仿真计算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铁道行业与航天、船舶以及汽车工业相比,对材料的开发应用较少。随着第六次火车提速和高速动车组的应用普及,车体结构的轻量化技术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对铁道使用的相关材料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2012,(7):74
7月1日上午9时18分,沐浴着夏日金色的阳光,D5090次动车组列车从西安北站驶出,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作为开往延安的首趟动车,它标志着陕北地区开启了崭新的"动车时代"。陕西省省长赵正永,铁道部副部长彭开宙,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娄勤俭,副省长李金柱参加了西安一延安动车组列车首发仪式并为首发列车剪彩。开行西安至延安动车组列车,是延安老区人民期盼已久的一件大事,也是陕西省铁路发展事业中的一件喜事。该动车组列车经由郑西高铁、包西线运  相似文献   

4.
随着速度等级的不断提升,高速动车组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会出现车体局部振颤、车内噪声偏大等问题,这无疑对车体及车内装饰件的选材和结构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纤维预浸料作为车内装饰件的一种新型轻量化内饰材料,在航天、豪华游轮等领域已经得到成熟应用;目前,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较少,且原材料主要依靠进1:7。近年来随着国产纤维技术的成熟应用及市场化发展,国产纤维复合材料在高速轨道列车轻量化、降低成本方面的应用也必将更为广泛。文章从复合材料的选取、产品制作、与原有铝制复合结构工艺差异性等做对比,重点阐述纤维预浸料的复合以及复合结构优化相结合来加以分析和推介,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动车段是动车组列车停放、整备、检查、检修的场所,在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参与施工的员工眼中,这里是动车组列车的"家"。北京动车段始建于2007年8月。它地处北京南四环和南五环之间,占地1800亩,相当于5.7个国家体育场"鸟巢"的面积。主要承担我国北方地区和京沪高速铁路北段动车组列车的检修任务。可以同时容纳150列以上动车组进段检修停放。东西长近5公里,工程建设投资26亿元,涵盖了除隧道外的所有铁路专用设施,兼容了德国、法国和日本动车组维修技术,是  相似文献   

6.
基于给定成对列车运行图,建立了求解动车组交路计划的多目标整数规划模型。针对动车组交路计划由若干条闭环回路构成的特点,通过对解的构造、路径选择与回路生成、信息素更新等算法要素进行改进,设计了求解模型的改进型蚁群算法。以武广客运专线实际列车运行图数据为例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求解动车组交路计划。  相似文献   

7.
王远霏 《科技与企业》2014,(16):443-444
动车组在线路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类故障的发生会出现列车牵引动力丢失的现象。此时,为防止事故对运营秩序的进一步影响,需通过救援的方式尽快将列车移动到不受影响的区域。本文介绍了一种CRH3型动车组上所应用的、能够使被救援列车安全可靠移动的运行模式——拖拽运行模式,详细描述了其运行特点和建立方式,并针对不同故障情况下的不同类型的拖拽运行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对拖拽运行条件提出了要求。通过对拖拽运行模式的系统分析,补充完善了现有动车组救援模式的方式,为后续国产动车组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
关于动车组列车新型轨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吉庆 《价值工程》2011,30(34):37-38
随着高速动车组列车的引进和开发及车速的不断提高,列车对轨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普通的双轨无砟轨道对路基的沉降量要求很高,并且在强烈的暴风力作用下,高速行驶的列车容易脱轨,引发严重交通事故。为了满足时速200km以上的动车组列车安全运行,论文汲取了悬挂式单轨交通和双轨无砟轨道的优点,设计了三相无砟轨道,从而保证了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潘祥 《价值工程》2012,31(34):16-18
如何制定一个经济合理的旅客列车开行方案,是铁路运输部门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通过对成绵乐城际铁路的客流分析,在预测2012年客运量的基础上,对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进行探讨,主要包括动车组的运用、列车运行速度、列车开行对数、动车组停站方案和动车组在站技术作业时间等。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3,(22):30-32
针对高速动车组运行速度高,制动释放能量大,对基础制动装置特别是制动盘高温性能要求高等特点,研究了新型合金钢材料和结构制动盘。通过运用ANSYS仿真软件对1#材料和2#材料两种制动盘盘体的温度场、热应力场等关键性能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材料制动盘的温升、盘体热应力情况明显优于1#材料制动盘,为高速列车制动盘的材料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结合工程经验,本文分析了动车所存车线存放动车组列车的限制因素,根据不同作业方式,分析了动车所存车线存放动车组列车的各类场景,总结了正常情况下及限制情况下满足动车所存车线存车要求的存车线有效长度要求,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苏民 《现代企业》2011,(6):23-23
本月底,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将正式开通运营。乘坐时速300公里动车纽列车。从北京到上海最短旅行时间4小时48分;乘坐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列车,从北京到上海全程最短需要7小时56分,比乘坐既有京沪线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列车要快2小时。  相似文献   

13.
7月1日上午9时18分,沐浴着夏日金色的阳光,D5090次动车组列车从西安北站驶出,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作为开往延安的首趟动车。它标志着陕北地区开启了崭新的“动车时代”。陕西省省长赵正永,铁道部副部长彭开宙,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娄勤俭,副省长李金柱参加了西安一延安动车组列车首发仪式并为首发列车剪彩。  相似文献   

14.
陆运     
西南铁路首开进京高速动车组1月1日起,西南铁路首开以成都、重庆始发的进京高速动车组各1对,全程用时最长不到15小时。在此之前,往返成都与北京之间列车至少需要23小时。成都、重庆两地开行进京高速动车组,标志着西南铁路加速融入中东部高铁圈,真正意义走进高速时代。西南首列CRH380AL进京高速动车组将途经兰渝铁路渭沱至重庆枢  相似文献   

15.
中国铁路第六次提速令人注目.19对“动车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250公里以上。它并非将动力装置都集中在机车上.而是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是“全动力”火车。整个“动车组”列车牵引力大.编组灵活.制动效率高.且调速性能好.即使其中一节牵引动力发生故障.对全列车的牵引指标影响也不大。如果将“全动力”思想引入企业.中国管理的现代化也会尽快实现。  相似文献   

16.
《企业技术开发》2017,(9):10-12
普通火车行李架由于高度过高和采用框架结构,旅客安放行李时较为困难,同时,细小的行李容易从杆缝之间掉落下来砸到旅客。文章提出一种方案,通过采用一体式滚珠丝杆步进电机直线电机,通过电动省力的方式,对行李架的高度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升降,并对承载面采用钢化玻璃材料和外圈上扬一定的弧度,防止其物体坠落砸伤旅客。通过对行李架的高度改善和其承载面的改进,让人们更安全方便的放置行李,在旅程中更加舒适安全和便利。  相似文献   

17.
正7月1日期调整铁路运行路线图,并对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进行了优化,铁路主干线运输能力得到了扩充。全国铁路在"七一"来临之际新增了列车,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到2447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330对,超过一半以上,铁路客运专线普遍实行日常、周末、高峰三种运调  相似文献   

18.
高速动车组紧急制动零速连锁功能是现代高速动车组安全防护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紧急制动零速连锁控制策略保证涉及安全的紧急制动触发源触发紧急制动后,采取停车措施,在此过程中即使紧急制动触发源消失,也不可缓解。只有触发源消失,列车停车,司机进行确认后方可缓解,保证动车组运行安全。文章对高速动车组紧急制动零速连锁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并针对其他速度等级低的车型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速列车客室是承载乘客的主要部分,列车客室内部空间布局设计的合理化与人性化影响着乘客的乘坐舒适度。文章以动车组客室的乘客活动为例,阐述了基于Jack软件的乘客在列车中的可通过性和可操作性仿真校核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秦胜  周磊山  乐逸祥 《物流技术》2012,(3):79-83,137
依据动车组运用的牵引动力与载客装置不可分离的原则,动车组挂运接续和列车运行线的时点是一致的,因此将这些时点作为变量,考虑动车组整备维修、动车组站段折返接续作业时间、列车运行线铺画约束、列车挂运匹配等条件,建立以动车组运用效率和列车运行计划均衡性为指标的基本模型,采用动态事件表调度方法实现可行方案编制,研究站间固定区段运用模式下,单基地多车种的动车组运用计划与成对列车运行计划协同编制问题。最后以京津客运专线实际条件模拟编制动车运用计划,以验证模型与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