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借鉴管理式医疗保险制度--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医保改革的实践证明,过快增长的医疗费用已经严重制约了医疗改革全全面深入,因而,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抑制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已成为我国医保下一步改革的重中之重,作为世界性难题,各国政府都在为此进行长期的、系统的研究与探索,其中,美国管理式医疗保险制度在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方面已初显成效,代表了世界医费风险控制的趋势。文章由此指出,借鉴管理式医疗保险制度,对我国医保改革的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在实施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政策宣传不够、保障体系欠完善、经办人员缺乏等;新农合突出问题是筹资机制与基层医疗水平不高,城镇居民医保则是筹资困难、基金存在风险;而两者并行运行造成人力物力资金的浪费。因此,应做好宣传与普及工作、设计出合理的筹资机制、提高保障支付水平、加快医疗改革、健全监管机制、加强队伍建设等,为两制度合二为一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健全基本医保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完善医疗保险参保缴费政策、实行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是医疗保障可持续性改革的三项任务。就筹资水平与结构来说,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都需要调整,均衡化的缴费比例结构有利于平衡筹资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以及为企业减负;就缴费政策和模式而言,实行职工医保终生缴费有利于提高医保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而执行待遇清单制度能够框定医保与商保、政府与市场的责任边界。"十四五"开局之年将三项改革付诸实施对2035年乃至2050年实现医保制度可持续性和构建多层次医保制度体系具有战略意义。文章从执行待遇清单制度需注意的问题、医保缴费比例和公式的调整政策和策略、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的约束条件及法律修订等方面,对"十四五"期间三项改革任务的具体实现路径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艳君 《中国外资》2011,(8):204-204
面对医保经办机构实行的医保付费方式改革,定点医院的医保管理要以此为契机,建立健全参保患者住院费用监控制度,加强医疗质量效益管理,通过集中招标降低高耗材成本,节约医疗费用,保证医保基金安全和定点医院利益,形成医保与医院良性互动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面对医保经办机构实行的医保付费方式改革,定点医院的医保管理要以此为契机,建立健全参保患者住院费用监控制度,加强医疗质量效益管理,通过集中招标降低高耗材成本,节约医疗费用,保证医保基金安全和定点医院利益,形成医保与医院良性互动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封进  王贞  宋弘 《金融研究》2018,458(8):85-101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已实现全覆盖,现阶段的主要问题在于医保基金能否实现可持续运行。在现行制度安排下,灵活就业群体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可能存在逆选择问题,随着就业形态日趋多样化,这将加剧基金运行的不平衡。本文基于2012-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利用中国特有的制度特征,在实证上将逆选择效应同道德风险相区分,验证了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人群是医疗费用较高的人群。估计表明,自愿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人群医疗支出明显高于强制参保群体,大约高78%;而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人群医疗支出比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医保高约45%。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医保提升了他们的福利,但如何规避潜在的基金运行风险,是医保制度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主要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医疗服务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间呈现法律法规不协同、参保人权益和医疗服务需求方权益保障脱节、基本医保标准和服务供给内容不统一、财政支持权力分散以及基本医保个人账户阻碍基本医疗服务发展的现实困境。要使基本医疗服务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效协同,应当制定“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条例”,实现制度之间相衔接。每年基本医疗服务供给内容应当经过人代会审议,从而保障参保人和服务需求方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中央政府应当上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权,确保筹资标准的统一性,实现基本医疗服务供给的均衡性。要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财政支持力度,保障基本医疗服务供给的公平性。逐步取消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共济互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要求2015年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但大病保险筹资来源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在部分地区已经出现收不抵支,影响大病保险乃至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可持续性。本文利用全国部分城市的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医疗服务利用调查数据,估算大病发生率和大病患者平均医疗费用,测算发现,在当前制度模式下,2015年大病保险筹资总需求将达到467.00亿元。利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累计结余和年度新增筹资来筹集大病保险资金,长期来看可能难以持续。  相似文献   

9.
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以下简称"个人账户")是医疗保险机构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设立的、用于记录本人医疗保险筹资和偿付本人医疗费用的专用基金账户.个人账户设立的历史背景和功能作用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特别在改革之初,有效的提高了职工参与到医保中的积极性,使改革压力大大减轻,有效避免了社会出现动荡的现象,同时还保证了劳保医疗和公费向城镇职工医保制度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医疗制度的建设.可在这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医保部门虽然认可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但是不能及时进行支付,如果依然长期使用这种医保支付政策,这样的情况就会更加严重.我们本文就以医保支付政策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标准的影响作为论点展开讨论.从医疗保险支付的现状入手,从而推出一些措施来改变这一局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502名市民的参保率、医疗费用支出、医疗费用报销、医疗负担、满意度等问题的调查。分析了目前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执行情况,并对医保改革的内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全面、详细地介绍了德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法律体系、覆盖人群、筹资、待遇以及医疗服务提供等方面内容,总结了德国医疗保障体系的特征,深入分析了德国医疗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其采取的改革措施,提出依法管理、政事分开、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作用等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2016年初有政府官员提出要建立合理分担、可持续的医保筹资机制,合理强化医保个人缴费责任,研究实行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部分社会保障学者在微信平台上进行了"退休人员缴纳医疗保险费是否缓解医疗基金支付压力的良方"专题讨论。讨论从退休人员缴纳医保费问题的可行性开始,逐渐深入到医疗控费、公立医院改革、政府角色定位和长期护理保险等医疗领域重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医疗保险结算办法的核心取向在于促进医、患、保三方实现利益均衡。镇江市在全国最早启动医保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在探索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和发现的问题不断改进,逐步建立了一套总额预算下的以"就诊人头"为核心、多种支付方式相结合的复合式付费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疗费用支付和质量管控体系。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经过4年的稳步推进,新型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在全市基本确立。截至去年底,北京市参保人群达到484万人。新的医保制度保证了广大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参保人员的医药费负担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逐步得到了减轻,广大参保人员对医疗保险改革基本认可。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北京市医保部门在转变服务观念、创新管理模式上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合医保制度的确立是社会发展进程中进行医疗体制改革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途径,本文从社会宏观层面,分别以不同视角阐释了新型农合医保制度在政府、医疗机构和大众心态三个方面产生的不同影响。微观来看,新型农合医保制度的贯彻执行也将在医院管理中产生深刻地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城乡居民家庭,特别是对中低收入人群,一旦发生大额医疗费用,极易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而国内文献缺乏对我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费用预测及其相关保险基金风险评估的研究。本文结合我国今年开始实行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以恶性肿瘤为例预测了大病保险补助人数和医疗费用支付,进而测算未来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支付水平,并根据目前筹资模式对大病保险基金的财务风险做了评估。结果显示:大病保险目前的筹资模式和支付规模对医保基金的长期收支平衡将造成很大压力,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大病保险的制度建设,以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在深入改革的过程中扩大了医疗保险基金规模。多元化的基金来源渠道,对财务进行有效的监管既是对广大人民自身利益的负责,也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本文主要根据新时期医疗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理念,分析医保基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会计师》2016,(20)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农业经济也得到了不断发展与创新。十八大以来国家对于新农村医疗制度的建设方面卓有成效。本文将分别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国的历史演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新农合医疗制度改革对策分析三个方面来阐述,以期促进基层医院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0.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是2012年医改的主要任务之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国办发[2012]20号)明确要求:加大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力度,结合疾病临床路径实施,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增强医保对医疗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