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流量经济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量经济理论是一个新的区域发展理论。本文阐述了流量经济的定义和流量要素的分类 ,并对流量经济的效用图进行描述 ,指出流量经济的理论基础是聚散效应理论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一体化政治经济学分析的两个主要理论渊源分别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传统经济方法和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在对两个理论来源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本文就区域经济一体化政治经济学分析的相关理论展开评述。  相似文献   

3.
张西栓  郭嗣琮金镭 《技术经济》2004,23(6):63-64,F003
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某一特定空间,不管其发展水平如何.最终都能在某一特定空间上找到它的“影子”,这种经济活动与特定空间的结合,就产生了区域经济(Regionad Economics)。区域经济理论是以区域为着眼点,运用以经济学为主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研究和探索区域经济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也就是人类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动态》2007,(7):0002-F000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将对加快中国不同类型的区域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更深入地推进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促进中国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动态》杂志社和山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定2007年在中国著名的壶口瀑布和洪洞县大槐树的故乡山西临汾市举办“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创新论坛”。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蒋清海从本质上看,区域经济是区域生产力与区域生产关系的统一,因此,区域经济的研究也就相应分为区域生产力研究和区域生产关系的研究。建国40多年业,特别是改革开放10多年来,我们在这两个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努力,取得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6.
传统发展动力逐渐式微,创新驱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需要新的经济理论解释、构建并指导各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转型。智慧专业化是一种新兴经济理论,能够较好解释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动力。智慧专业化有效支撑区域资源集聚与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相关性研究,从资源内存性和外向性、资源技术和经济属性以及资源支持程度3个方面,论述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动力持续性,进而解释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资源集聚对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演变及其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下,区域经济增长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区域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二者处于矛盾统一之中。因此,区域经济均衡和非均衡增长理论也就成为区域经济学研究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一、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演变、发展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先后出现了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和非均衡增长理论,以及均衡和非均衡的协调统一论。区域均衡增长理论主要由新古典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的均衡增长理论所组成,前者的主要成果是索罗—斯旺增长模型,…  相似文献   

8.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燕 《当代财经》2003,(12):86-88
本文从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阶段入手.分别论述了各阶段的代表性理论,并围绕着传统的区位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三方面的内容,对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概括,归纳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并对其历史演变的社会经济背景和过程进行了简单的评论。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理论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理论研究从其经济效应分析起步并向路径选择方面扩展,形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本文以此为视角,力图在对现有理论成果进行基本概括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所需解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建筑物暖通空调水系统工程中,水力平衡的调节是个重要的课题,水力失调是最常见的问题。由于水力失调导致系统流量分配不合理,某些区域流量过剩,某些区域流量不足,造成某些区域冬天不热、夏天不冷的情况,系统输送冷、热量不合理,从而引起能量的浪费。因此,必须采用相应的调节阀门对系统流量分配进行调节,现针对暖通空调水系统工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三个层面进行理论分析,将研究视角从传统理论的模式化、新经济地理理论的抽象化转向异质性企业选择的微观化,进而探索影响区域产业转移的微观动力机制,即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同时成为影响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三种内在力量。结果表明:从企业微观层面看,集聚效应在一定时期内还得继续存在;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并在产业链整合、市场化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实现产业结构的跨区域整合。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的区域发展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城市化对区域发展的效应理论分析入手,对吉林省城市化的区域发展效应现状进行剖析,总结了城市化区域发展效应发挥的障碍因素,最后提出了城市化区域发展效应增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地方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越来越趋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国内却地方保护盛行。地方保护给我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诸多问题,它使全国统一的大市场难以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难以形成以及资源难以在全国范围内最优化配置。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经济秩序整顿及经济发展环境治理,其中主要问题就是消除影响社会整体福利的地方保护主义。运用经济学的静态分析法和博弈论对地方保护主义的成因及影响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As an extension of the neoclassical urban systems theory (Henderson, 1974), we develop a general theory of regional (inter-city) price dispersion which also explains the “subnational Penn effect,” i.e., cross-city correlations among population size, prices, real income and human capital stock. The model is also 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ice dispersion that is observationally equivalent to and more appealing than the Balassa-Samuelson theory, implying that the (international) Penn effect may simply be an aggregate result of the “subnational Penn effect.” Furthermore, it shows that, contrary to the popular view, economic integration can increase as well as decrease spatial price variation.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产业集聚,对于欠发达区域培育产业集群,对于缩小欠发达区域与发达区域的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经济区位理论,产业集聚是区域的区位条件与企业的区位因子藕合作用产生区位效应的结果,我国产业集聚的区位效应包括生产成本效应、衍生或孵化效应、交易成本效应、诱导效应和循环累积因果效应,与此相对应,产业集聚区域在资源禀赋、历史积淀、制度环境和交易条件等方面必然具备某种或某几种优势。从产业集聚的区位效应出发,欠发达区域培育产业集群关键在于确定集群区位和创造适宜的区位条件。  相似文献   

16.
考虑空间效应的中国肉牛生产区域集聚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春  王明利 《技术经济》2013,(10):80-86,92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对中国肉牛生产区域布局的变动及其成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肉牛生产区域呈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2000年以来,肉牛生产地区逐步从非农就业机会较多的中原等区域向饲草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转移。进一步研究其成因,结果表明:资源条件、经济环境、技术因素和空间互动效应对肉牛生产的区域集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技术、空间误差自相关性、农业劳动力数量、草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对中国肉牛生产的区域集聚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而非农就业机会则具有明显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海燕  王富喜 《经济地理》2008,28(6):928-931
文章从界定的区域协调发展概念入手,将自组织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相互依赖理论、竞争合作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与依据,探讨了上述理论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基于住房财富效应,构建了房价变动对居民消费的跨空间影响的分析框架。该框架阐释了住房财富效应的区域差异:不同地区间房价的空间传导、居民的异地消费以及消费的示范效应,使得本地房价变动可能引起周边地区居民消费的连锁反应。其后,本文利用中国278个地级市2000—2018年数据,通过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不同地区住房财富效应的差异,以及房价变动对居民消费的跨空间影响。结果显示:(1)虽然中国整体上存在住房财富效应,但西部城市财富效应并不显著,并且核心城市还存在负财富效应。(2)不同城市间房价对消费存在跨区影响。东部城市和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消费的正向影响很显著,而边缘城市则对周边城市消费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不同城市间的消费也具有空间上的示范效应。最后,本文从房价和居民消费空间联动的视角,为政府扩大内需、调控房地产市场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从全面幸福观出发,基于广义福利观内涵,回归福利经济学基数效用方法论.同时将GDP与个人幸福感关系密切的民生指标加以综合,以“发展目标应体现地方民众主观愿望”为设计理念。构建了基于民众幸福感的福利效应指标体系。应用该指标体系考察广东“双转移”在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效果,显示出来的民众幸福感并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同步增长。广东“双转移”战略的区域政策目标应向最大化地满足地方需求方向转变,政府行政考核体系也应向“以人为本,地方需求为导向”的新型政绩观转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基于住房财富效应,构建了房价变动对居民消费的跨空间影响的分析框架。该框架阐释了住房财富效应的区域差异:不同地区间房价的空间传导、居民的异地消费以及消费的示范效应,使得本地房价变动可能引起周边地区居民消费的连锁反应。其后,本文利用中国278个地级市2000—2018年数据,通过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不同地区住房财富效应的差异,以及房价变动对居民消费的跨空间影响。结果显示:(1)虽然中国整体上存在住房财富效应,但西部城市财富效应并不显著,并且核心城市还存在负财富效应。(2)不同城市间房价对消费存在跨区影响。东部城市和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消费的正向影响很显著,而边缘城市则对周边城市消费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不同城市间的消费也具有空间上的示范效应。最后,本文从房价和居民消费空间联动的视角,为政府扩大内需、调控房地产市场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