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伦敦Leith's厨艺学院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美食学校,在那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他们学习美食,并在学习中认识这个国家。我的美食初夜也发生在那个城市。  相似文献   

2.
在外旅行,美景固然不可不赏,美食亦不可不尝。如何能在短时间内作出正确的判断,找到既正宗又实惠的美食之地呢? 第一、尽量吃当地的特色食品。吃当地的特色食品优点多多,一则让您尝鲜猎奇,二是食物正宗新鲜,三则价钱便宜。有些特色食品还有医疗功效,例如在西藏喝当地的酥油茶能明显地减轻高山反应。 第二、在出发之前,多阅读有关目的地的书籍,特别是其中  相似文献   

3.
历史与美食有着很奇妙的关系,总的来说,有历史文化的地方多有美食,而能诞生美食的地方也必然有着悠久而又独特的历史。小到一种面食,无论是刀削面、拉面、烩面,其诞生地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大到一个国家,无论是中国美食还是法  相似文献   

4.
1500元一碗的鸡蛋粥 我在饮食方面的花销,占了我支出的大部分。有时候,为了美食,我更是不惜一切。在朋友眼中,我就是一个笨男人,天生好吃狂。 对于饮食,我不是那种偏向于吃鲍、参、翅、肚一类食品的食客。我眼中的"珍贵",就是食物放进口中的味道和感觉。有时候,为了一种心仪的美味,我会不惜一切地飞到发源地看看制作的方式,然后再吃一口最鲜美原味的食物。  相似文献   

5.
《旅游时代》2011,(8):22-23
通常,饮食不规律的人很容易患上胃病,但是在饮食方面,如果你不慎进食的食物选择错误,同样很容易被胃病盯上,那么,最容易让你患上胃病的食物都有哪些呢?奶油土豆泥、油炸食品、巧克力、冰激凌等等这些都是大家都非常喜爱的美食,可是虽然好吃但是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吃。下面为您介绍最易导致胃病的九种食物,大家在食用的时候  相似文献   

6.
吃饭讲究“开放”,却原来是最传统的吃法。餐厅的装潢追求新派,贩卖的却是最传统的食物。寒冷北欧的丹麦人吃饭讲求心情,饮食在那里是社交,也是娱乐。朋友间你点一小碟.我要一小碟,台面放得满满的,乃是最真、最快乐的美食态度。  相似文献   

7.
无间道 《旅游时代》2012,(2):72-74,76,77
环游世界,精彩无限。每一段旅途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而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与一位熟悉的朋友,吃一餐地道的美食,这样的体验要比疯狂购物、四处观光来得舒服与惬意。在这里我们为读者推荐世界上最顶级的一些餐厅,您自然不需要每家必去,只是有那么一天,你与你的妻子或恋人与这些餐厅所在的城市邂逅时,那么请放慢脚步,有机会的话自然要品尝一下最顶级的浪漫风情。  相似文献   

8.
管婧婧 《旅游学刊》2012,27(10):85-92
饮食作为旅游体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21世纪初更是提出了以美食为核心的旅游,成为特殊兴趣旅游中的重要分支.文章对于国外美食与旅游的相关文献从“旅游中的饮食”和“美食旅游”两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梳理.文献研究发现,作为旅游产品组成的饮食和美食旅游,这两个概念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着相互替代、界限模糊的现象.而美食旅游概念泛化现象将导致研究过程中美食旅游者数量被人为放大,美食旅游对旅游目的地贡献被高估,真正的美食旅游者需求被忽视.文章提出要从美食在旅游过程中的中心性出发讨论美食旅游、美食旅游者和美食旅游者的体验.  相似文献   

9.
食坊     
日本和我国一衣带水,在饮食上和我们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但留给人们的往往是不同的感受,令人回味无穷。去日本就餐,要有四个硬功夫: 一、有坐功 您别见笑,这可是你能否充分享受传统日本美食的一个关键,在我看来,的确是这样。当您在榻榻米上坐定,尤其是席地盘腿而坐享受美食时,您是否感觉到双腿的功力尚浅;未能充分体验到美食  相似文献   

10.
上海人的挑剔是有名的。据说有上海人在北京“公然”叫嚣北京菜“无法下咽”。于是北京人哗然,四大菜系怎么算都没有你上海菜的份。我去过中国的很多城市,每一个地方的美食都有特色,但上海的整体优势却无可比拟,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菜肴都能在此觅到踪迹,沪上美食高潮迭起,全程作戏。  相似文献   

11.
美食也有一张地图,可以一站一站的旅行。而每一站的色彩和风情都不同,其间变化曼妙而丰富。这一站在北欧,在海洋之岸,听游鱼的轻吟浅唱,看斑斓绚丽的贝壳之舞。  相似文献   

12.
山西美食养生体验太原,古称晋阳,又称并州。2500多年的历史与省府城市的地位,使太原汇聚了山西各地的土产与美食,历代曾有王霸、傅山等人在太原隐居养生。食补:医食同源,药膳共用“为医者,当晓病源,如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逾,然后命药。”(《千金翼方》)中国人讲究“药补不如食补”,喜欢利用饮食养生保健,早在几千年前的周代把食物同药草并列,《周礼》中提到“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晋朝皇甫谧的《甲乙经》中记载了一个人,伊尹,他是商朝汤王的臣子,专管厨房的烹调,做菜采用神农本草为汤液,既是食物,也是汤药,从他身上充分体现出中医的“医食同  相似文献   

13.
化春光 《旅游时代》2011,(12):68-73
秀色未必可餐,美食的确秀色。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或清丽、或贵气、或泼辣、或温顺,每一座城、每一道菜,又都像是一位从古画里走出的少女,美艳惊人、不可方物。食全十美,走进十座城市,从苏州、成都、济南、广州、武汉到杭州、长沙、黄山市、福建、北京,十个城市、十种味道,一一欣赏、一一品味,便真似十位佳人款款走来。  相似文献   

14.
旅游者的美食体验与其他旅游体验类型相比显然具有更强的具身性。同时,旅游者在美食体验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体验转向也表明,它也是旅游者借以探索旅游地传统人文特质的一把符号性的钥匙。旅游者美食体验的这种具身性和符号化特点,显示出针对旅游者美食体验的研究不仅可以从表征视角下的符号意义入手,也可以从非表征视角下的情境与具身观点出发予以展开。基于此,文章选取在旅游者眼中独具美食体验魅力的新疆为案例地,综合表征与非表征两个理论视角,利用访谈和网络游记得来的文本材料,采用扎根理论的编码方法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旅游者的美食体验认知一般会经历一个结构-解构-再结构的过程。在首个结构化过程中,旅游者借助于目的地美食景观的话语表征,构建其对目的地的美食符号意象。在其后的解构化过程中,旅游者通过其具身性美食体验行为,借助向目的地美食背后所存在的广泛的社会文化关系进行“索引式”的探求,将先期产生的符号化意象不断地消解在具体的旅游场景当中,使旅游者的美食体验不断突破单一的、刻板化的美食景观意象,凸显了旅游者美食具身体验的解构性,完成了其美食体验的具身性延展。在最后的再结构化过程中,尽管旅游者美食体验的刻板意象...  相似文献   

15.
扬州美食资源丰富,但在美食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从互联网视角分析扬州美食旅游开发的策略,有助于扬州美食旅游形象的提升与美食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环境的转变,科学技术几步的同时牵引着烹饪技术也有所提升,低温烹饪这种烹饪技法也是由此产生且发展的。斯文烹饪这一种新的技法不同于其他传统烹饪技法,从西方传入我国,因其具有独特的方式抓奸使得越来越到的中国美食爱好者的喜爱。低温烹饪相较于传统的烹饪技法相比,其对于食品的营养成分破坏更小,在烹饪过程中保留住食材的大部分营养成分,食材成分流失的越少,于食客而言,入口的食物营养价值越高。而且在低温烹饪的整个过程中十分温和,有效避免食物在高温情况下发生质变,产生能够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物质,低温烹饪受到广泛关注也是由于人们对自己的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火锅,这份老北京的传统美食,也正像极了这座包容之城的性格:南来北往、性格各异的原材料融于一锅,并在此一同蒸腾升华。这座城市善于在黄土地刷新奇迹,这座城市的火锅也会在每个冬天给你制造惊喜:从保留项目到高档稀罕物,只有想不到,没有涮不到。本期我们为读者推荐了传统的北京火锅,独特的粤式火锅以及正宗的四川火锅,让您在同一个北京城,体验不同的火锅风味。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ROST工具探索重庆旅游形象在游客心中的感知特征,通过词频和语义网络分析发现,重庆的火锅、地标景点(洪崖洞、磁器口等)、立体交通体验以及夜景文化是游客最关注的几个方面,美食尤其是火锅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吸引物,但重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地挖掘和推广。对此,文章建议重庆要进一步强化美食品牌塑造、提升文化旅游影响力,同时优化交通服务与网红景点建设,以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个小吃,或许是一段历史,就像屈原之于粽子;一种食品,或许是一种文化,就像山西之于面食;而一道菜就是一个个故事,就像宫保之于宫保鸡丁,苏轼之于东坡肉。菜,是一段历史的凝固,一种文化的体现,更是藏着无数人、无数事、无数典故。北京,是文化之都,也是美食之都,当这里的文化与美食相遇,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北京融合了全国各地的菜系,很多不起眼的饭馆都大有来头,本期就为您说说最有故事的7道顶级菜品,如果您去北京旅行或岀差,一定要尝一尝这些美食,品一品其中的经典故事。  相似文献   

20.
"墨西哥,那个城市啊……",没去之前,这个城市带给我的一度是迷惑。当我真正置身其中,却体会到了完全是不一样的感受,香辣鲜甜的美食、美酒,星期六下午热闹喧嚣的中央广场,壮观的金字塔和最周全的人类学博物馆,好一个活色生香的墨西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