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银行包购企业债券,不利于改变企业对银行依赖的现状,使企业经营惰性不断滋长。 二、银行包购企业债券,不利于分散银行的经营风险。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行资金供给制,企业经营所需资金大都来源于银行贷款,加上我国经济体制不完善,导致产业、产品结构失衡,银行贷款风险不断增加。发行企业债券不失为是一种分散银行经营风险的最佳选择。但是,如果银行将企业发行的债券全部包购,最终还是不能分散银行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2.
张艳 《时代经贸》2010,(14):93-93
任何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资金活动始终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由此可见,对企业资金的管理也尤为重要。为了维护企业资金安全,加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根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可依据情况设立基本账户、一般账户、临时账户和专用账户。对于施工企业而言,由于其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所带来的资金分散、管理跨距大等方面的现实因素,企业资金管理的难度和风险都很大,多头开户、资金分散、摊子过大等更是为施工企业的银行账户管理带来难度。本文将就施工企业的银行账户如何管理问题进行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资金活动始终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由此可见,对企业资金的管理也尤为重要.为了维护企业资金安全,加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根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可依据情况设立基本账户、一般账户、临时账户和专用账户.对于施工企业而言,由于其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所带来的资金分散、管理跨距大等方面的现实因素,企业资金管理的难度和风险都很大,多头开户、资金分散、摊子过大等更是为施工企业的银行账户管理带来难度.本文将就施工企业的银行账户如何管理问题进行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5,(11)
<正>银行是以货币资金为经营产品的特殊企业,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通过资金经营获取利润。在经营活动中,银行应保障经营资金安全,经得起重大风险,保证随时可以取得可用资金,使客户对银行保持信任,并在这一过程中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也就是经常提到的银行经营原则:"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一是坚持合规文化教育,把道德风险防范作为案件防控  相似文献   

5.
一、拓宽房地产融资渠道 拓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的关键在于发展市场化的直接融资,即是让投资者直接承担产业风险的市场化融资,将过度集中在银行系统的风险分散给全社会共同承担。将目前集中的银行贷款融资转化到银行贷款、房地产信托、股市融资、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关注及相关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银行应关注中小借款企业的行业风险、资产质量、债务压力、关联风险和财务风险.随着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和投放额度的加大,针对上述风险表现,应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措施,以保障银行的资金安全.  相似文献   

7.
娄相军  孙宇玲 《经济师》2001,(6):195-196
近年来 ,为配合实施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 ,河南省方城县金融部门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信贷投放力度逐步加大 ,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但从信贷资金供求情况看 ,当前信贷资金有供给向“大银行”、需求向“大企业”集中的趋势 ,信贷结构失衡问题日渐暴露 ,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资金供给不足时有反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1、中央银行应通过窗口指导、适时调控来防止商业银行出现过度信贷集中 ,引导商业银行合理配置和投放信贷资金 ,贯彻执行国家的货币信贷政策。一是规定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保证新增贷款的一定比例用于支…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干预与银行信贷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连军 《财经研究》2011,(5):112-122
金融危机冲击导致经营环境恶化,银行信贷萎缩,在政府施加的指令性贷款和自身经营利润最大化的双重任务约束下,银行道德风险增加,贷款资金投放背离政府救市意图。文章在一个双重任务约束模型框架下分析了危机中政府干预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影响,根据任务之间的关联度对银行的激励行为做出拓展性解释。动态面板GMM模型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政府干预没有造成不良贷款的上升,但对信贷规模的扩张存在明显影响,长期将造成银行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潜在风险的上升。  相似文献   

9.
李明 《广东经济》2002,(3):44-45
一、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企业在确定了资金投向、投放时间和资金需要量之后,所面临的就是如何选择筹资方式的问题。我国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有国家财政拨款、银行贷款、企业内部积累、股票筹资、债券筹资、租赁和各种形式的商业信用。目前我国企业的资金筹集主要集中在股票筹资、银行贷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资金实力。在资金实力一定的条件下,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又取决于资金的投放是否合理有效,这就要求企业资金投放必须具有战略思想。企业资金投放的战略原则主要有:一是集中性原则;二是时机性原则;三是协同性原则;四是权变性原则;五是求利性原则。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使得集群政策开始成为各地区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成长的重要政策工具。来自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的大量证据表明,政府政策正在成为各地产业集群培育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将总结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提炼国外先进地区政府运用产业集群的政策启示,为我国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政府与市场的划分,取决于人类生活所同时面临的两种不同性质的风险。损失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归政府治理;机会风险属于私人风险,归市场治理。市场经济就是风险经济。市场机制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市场主体自主地将自己的产权与他人进行交换的风险机制。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就是向市场注入风险机制,解决制度环境、市场主体、产权制度、行政垄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鸣 《经济问题》2004,(5):12-14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这种代价能不能承受,值不值得承受。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与经济问题无关的公共政策,如果细心分析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济学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公共政策是通过比较其成本和收益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社会成本小于以市场和企业自行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可进入市场流通,实行土地资产经营,对此人们已没有疑问。但土地是否有价值(劳动价值),如何确定土地价值与价格,在认识上大相径庭,由此产生种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深入研究土地价值问题,不仅对研究地租地价理论十分必要,而且对研究土地产权流转、土地市场的管理、土地金融等等土地经济问题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三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 对于土地价值这样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理论界有所谓无价值论、全价值论和土地价值二元论三种分  相似文献   

16.
论公私法划分与市场体制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治社会的建立和法制的完善则是一个在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与国家博弈以及社会交易等各种因素合力推进中逐步发展的制度演进过程。本文从比较西方公私法的划分以及在实践中的作用的角度,从法理学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制度安排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单位负责人在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于2011年1月正式开通的昆明一丽江铁路(以下简称昆一丽铁路),一方面大大改善了丽江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则大大减少了前往丽江旅游者的费用开支,从而促进了丽江旅游业进一步的繁荣发展。从旅游者的视角,就昆一丽铁路的开通对旅游者前往丽江旅游盼决策以及在丽江旅游经历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旨在评价这一可进入性的增加对前往丽江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及旅游经历的影响。另外,还验证了火车旅行对旅游者选择丽江作为其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入探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对转型的中国经济以有益的启示,在自由与制度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金融自由化的本质是自由与制度结合的理论观点。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假说,并以理论和实际数据验证这个假说。验证的结论是,此次源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结果,而非金融自由化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蒋年云 《开放时代》2002,25(6):85-90
确立国有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不能单纯地注重在所有制的性质上,而应立足于财产的占有方式。由国有企业产权运动历史发展的四个特征规定,在再生产的过程中,其本身必然地会发生财产主体的背离。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化是国有产权的异化,同时二重化的利益主体又是统一的,并对代表全民的国家利益主体进一步地规定。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性跟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预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