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屠苓  张利萍 《财政监督》2004,(10):57-58
一、新型银企关系的内涵及特征新型银企关系是指银行与企业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以信用为基础建立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其实质是互利互惠、诚实守信。从静态上看,银企关系是指银行与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资金联系;从动态上看,它指银行与企业以资金、产品信息、技术为纽带,在利益均享、风险共担的前提下形成的"荣辱与共"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银企关系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银企双方是资金买卖关系。银企双方均以经营者的身份出现,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双方共同的经营目标。在这种市场主体明确的前提下,银企之间的资金关系不再是  相似文献   

2.
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原本是明确的,即鱼水不分,荣辱与共.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地方正常的银企关系扭曲了.银行与企业之间不再是相互信任、真诚合作,而是互相哄瞒、互相躲避、互不信任.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如同一把"双刃剑",极大地伤害了银行和企业双方的利益.下面就陇南地区及礼县目前银企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构筑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银企关系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3.
由于种种原因,银企之间一度形成了"企业借钱求银行、银行收贷求企业"的扭曲关系.信用环境缺损,企业逃废债已成为金融资产安全运行的一大隐患,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导致银行对企业逐渐失去信任,贷款条件越来越严,手续越来越繁琐,惜贷、恐贷行为出现,人为增大了交易成本,最终损害企业的发展.如何重塑银企关系,实现银企共赢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2001年初,人民银行梧州市中心支行针对梧州辖区经济运转质量中存在众多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滑、职工就业问题突出,银行不良贷款资产高、经营风险大,银企债权债务纠纷多等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和金融业稳定的问题实施银企共生工程.该工程实施一年多来,在缓和银企关系、增进社会信用意识、化解不良贷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深受各家银行的欢迎.但从当前工行梧州分行掌握的530多家工商企业经营状况看,90%约480家企业面临基本生存问题,按五级质量标准分类,工行梧州分行不良贷款占比仍比较高,银企共生形势依然严峻,本人就造成如此局面的难点和对策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胡军  孙华 《金融与市场》2000,(12):10-11
一、新型银企关系的基本特征 1.银企双方是资金买卖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企双方均以经营者的身份出现,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双方共同的经营目标.在这种市场主体明确的前提下银企之间的资金关系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金供求关系,而是受市场经济原则制约的买卖关系,即银企之间本着自愿和交换的原则,按照价值规律进行资金融通,是一种公平等价的债权债务关系.银行没有权利和责任统管、统包企业资金;而企业也没有权利随便拖欠占用资金,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中,信用是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之间建立起来的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履约能力,具有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是银行健康营运的保障,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国有商业银行只有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才能实现银行业的高效运转和效益增长.企业只有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以诚信为重,以信用赢得银行的支持,从而获取经济利益和发展机遇.可见,银行和企业都要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经营理念,在信用基础上密切合作,构建新型信贷联系的银企关系,双方才能实现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发放"封闭贷款",可以促使金融机构与困难企业共渡难关,推动企业扭亏增盈和银行盘活不良资产,是重塑银企关系、谋求银企共同发展的良策.但封闭贷款的对象是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其风险往往比较大,因而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既要推动困难企业走出困境,又能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运行,笔者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银行和企业在经济基础、根本利益和发展目标上是统一的,企业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它服务于企业,以利息的形式参与企业创造社会财富的分配,同时银行服务的好坏又影响到社会效益、企业效益和自身效益,然而,我国目前银企关系中存在一些不协调的因素,对银企之间的规范运作、共同发展产生障碍,本文从我国目前银企关系的“两难”问题谈起,引发建立我国新型银企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林声强 《福建金融》2005,(12):34-3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和企业之间应建立起怎样的关系才能促使银企双方的搜寻与配比成本降至最低,并能够充分利用信贷资金这种稀缺资源加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共同提高全社会的整体效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银企之间的扭曲关系以及形成的原因,解剖“贷款难、难贷款”的现象,提出了政府、银行、企业三方主体共同努力建立协作式银企信用合作关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孙斌 《济南金融》2001,(6):62-62
近年来,少数企业缺乏信用观念和长期发展意识,错误地认为“欠债有利”或利用改制机会逃废,悬空银行债务,故意拖欠银行利息,或采取不存款、不还本、不付息、不往来的办法,逃避银行信贷监督,给银行造成了重大损失,破坏了银企关系,损害了市场信用基础,从而导致了社会信用环境的恶化。一方面,银行不良资产比重越来越高,风险日益增大,经济效益受到影响,金融部门贷款投放没有安全感,另一方面,企业资金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生产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缺乏保障,企业发展受到制约。不仅加大了金融业的经营困难,而且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净化信用环境,重塑银企关系已成为当务之急,需要政、银、企三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杨明宇银行与企业关系的良性互动,无疑是银行、企业、政府、社会共同的期望.银企关系不能良性互动的原因可能不止一个方面,但诚信缺失,银企关系就不能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以2007~2012年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样本,考察银企关系的不同形态对企业并购支付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良好银企关系的企业更倾向于采取现金并购支付方式,但是银企关系的不同形态对企业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影响。与企业持股银行(股权式银企关系)相比,企业高管的银行背景(信任式银企关系)更倾向于采取现金支付方式。加入制度环境(货币政策以及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进一步检验后发现,在货币紧缩时期和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以上结论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银企关系不仅可以促进银行快速成长,也将大大提高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本文分析构建和谐银企关系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认为构筑和谐的的银企关系需要政府、银行、企业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而关键在于银企双方。  相似文献   

14.
苏宗国 《金融研究》1997,(10):39-43
关于主办银行制度与银企关系的思考苏宗国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银企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在目前国有企业面临负债高、社会负担重、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的情况下,作为企业资金主要来源的银行,自然成为帮助企业克服困难、走出困境诸措施考...  相似文献   

15.
国外银企关系模式的比较 国外银企关系大致可分为美国模式、日(本)德(国)模式两种模式类型. (一)美国银企关系模式--松散型模式,其主要有以下特点: 1、商业银行不直接持有企业(公司)的股份,银企产权关系较弱.在这种模式下,银行对贷款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可能做深入了解,贷款业务主要靠一系列法律来规范约束.企业的长期资金来源主要依托于资本市场,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来筹措.因此,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甚微,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特别是作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的董事会,几乎未有一席之地,银行自身的意志几乎不大可能通过这一途径来表达.  相似文献   

16.
农业政策性银行和国有粮食企业的关系,有别于商业银行与企业关系,是一种特殊的银企关系,即"捆绑式"的银企关系.因此,在工作实践中搞好银企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对退市制度的逐步完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成为当前资本市场的一个关键问题.以我国2009—2019年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被*ST和ST的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考察了关系型贷款和银企关系对上市公司退市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关系型贷款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的退市风险,而且银企关系越强,作用越显著,越能降低退市风险.为了进一步考察关系贷款方如何降低企业退市风险,从管理、监控和放贷三个方面研究关系贷款方的行为特点发现:第一,关系贷款方能够显著提高退市风险企业的经营绩效并降低其违约风险,而且这种"关系"强度越大,支持效果就越明显;第二,关系贷款方不能缓解退市风险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但融资约束问题严峻的企业可以从关系贷款方处获益.因此,良好的银企关系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进而降低其退市风险.建议上市公司可以考虑发展自己的关系贷款方,以提高自身质量来降低日常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性,这对于中小微企业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新型银企关系的内涵及相关问题的认识倪克湖,刘爱平,巴年基(一)新型银企关系的内涵我们认为新型银企关系的内涵应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银行和企业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银行经营特殊商品),在商品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平等、交换、协...  相似文献   

19.
中小高科技企业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在促进经济创新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解决其筹资需要成为大难题.现有研究表明银企关系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企业融资总额.但现有银企关系的研究更多偏向于普通的中小企业,忽视了对这类具有明显高风险、高投入特征中小高科技企业的研究.本文以中小高科技企业与银企关系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银企关系对中小高科技企业银行贷款总额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梳理了关于融资的理论如融资约束理论、信贷配给理论,同时也对银企关系按逻辑关系及发展历史作了阐述.继而剖析了中小高科技企业特点与筹资窘境,提出银企关系有助于其获得银行贷款的猜想.本文用银企关系长度、关系银行数量、企业董事会成员是否具有银行从业背景来度量银企关系,利用2009-2013年创业板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证实银企关系中关系银行数量,高管具有银行背景能够显著增加中小高科技企业银行贷款总额,银企关系时长与中小高科技企业银行贷款总额无显著性正相关.最后,本文提出对中小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建议,如适当建立与多家银行的业务关系、与银行保持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联、多加引入具有银行背景的人才、中小高科技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本文的创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创新是社会的驱动机,中小高科技企业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融资难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选择前人没有关注过的中小高科技企业作为切入点,专注研究银企关系对于中小高科技企业的融资规模的影响,虽小而精.第二,中小高科技企业性质独特,与其他普通中小企业有所区别,前人的研究应用于它们身上是否适用,能否得到相同的结论?以现有结论为起点进行猜想,并通过实证分析来证实猜想:中小高科技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是否会影响到贷款总额呢?这也是本文第二大创新之处.这也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来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日本在政府主导型金融体制模式下形成了以主办银行制为基础的债权债务关系、相互持股的资本结合关系和以银行为主导的人事渗透关系三种模式的银企关系。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的银企关系越来越不协调,最终促成了日本泡沫经济的生存和崩溃,也成为金融改革的主要障碍。由于企业长期高负债经营,导致银行的巨额不良权问题难以化解。相互持股的资本结合关系和人事渗透弱化了社会对银行和企业的监督,加大了代理成本的道德风险,造成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因此,要想确保金融改革的成功,日本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政府主导型金融体制,建立新型银企关系。这一点对当前改善我国的银企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