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牌是润滑油企业、产品的灵魂,品牌经营成为润滑油竞争的焦点。就品牌经营而言,主要表面在若干方面:(1)导入CIS企业识别系统,增强自身品牌在市场中的影响力;(2)建立质量体系,质量是品牌经营的基础;(3)高技术含量、高效、柔性的生产体系能保证品牌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4)随着竞争的白热化,服务永远是第一位的经营指导思想;(5)包装是润滑油产品在市场中的具体表现,在品牌竞争中起着巨大的作用;(6)市场销售网络是品牌得以生存、巩固和发展的基础;(7)实施有效的市场管理机制,才能保证营销工作能够长期、健康地发展;(8)价格定位是一个企业、一种产品的身价,是衡量质量水准和服务水准的尺度;(9)一个品牌若想保持长期快速的发展,就要不断开发、生产出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2.
润滑油在中国石油销售公司(轻油公司)的非油品销售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存在缺乏专业技术培训、仓储及物流配送不足、与润滑油公司当地经销商渠道有冲突等问题.基于华中地区轻油公司销售润滑油的实践,建议轻油公司充分发挥销售网络发达、覆盖面广的优势,提供油品整体解决方案,带动成品油销量;明确目标定位,专注大中型终端用户的开发;发挥“同源”优势,在“中国石油”大旗之下,实现轻油销售和润滑油销售的结合;更重要的是,润滑油地区公司要做好销售渠道监管,促使轻油公司与润滑油经销商协同作战.  相似文献   

3.
杨琛 《国际石油经济》2008,16(11):62-66
润滑油分为车用润滑油和工业润滑油。车用润滑油与其他消费品的不同之处在于:生产和销售均有一定技术含量,价值虽小却决定设备使用寿命,消费者同时在购买服务。车用润滑油销售终端通常包括换油中心、汽车维修保养中心和直销店面等。便利性是影响润滑油终端销售的关键因素,润滑油零售领域的主渠道是汽车修理厂和换油中心,加油站对润滑油零售的影响很小。中国石油加油站便利店要突出规范性管理,突出高档次润滑油产品的特点,增加润滑油销售的服务性功能。  相似文献   

4.
2011年,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和资源总体偏紧的经营环境,中国石化销售企业在保证市场供应的同时,灵活调整经营策略,经营创效水平不断提升,成品油销售保持较快增长,非油品业务快速发展,成品油零售量首次达到亿吨级规模,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傅成玉充分肯定了销售企业的工作。他说,销售企业管  相似文献   

5.
邱建国 《国际石油经济》2013,21(8):88-90,110
中国石油中南润滑油销售分公司在中南地区的昆仑润滑油新特产品销量非常有限,市场开拓潜力较大。目前,新特产品市场开发缺少行业开发成功案例,而且存在资源保障不稳定、推广任务未落实到位等问题。建议设立新特产品奖励机制,尤其是对部分大型项目的开发设立项目奖励,以提高销售动力;同时重视钢铁行业金属加工油和电力行业KTL/EP汽轮机油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国内润滑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给销售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怎样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成为企业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通常认为,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分析国内润滑油市场竞争状况,这几年国内大企业品牌在大  相似文献   

7.
邱建国 《化工管理》2013,(11):84-85
<正>目前,中国石油各省市销售公司(以下简称轻油公司)主要销售的汽柴油等产品由于批发与零售价格的价差逐步缩小,利润空间相应缩小;加之炼厂主要集中于东北、西北等地,远离市场,油品损耗大、运输成本高。曾经"养尊处优"的轻油公司也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经营的压力,一方面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扩展润滑油、烟酒、食品等产品销售(统称"非油品"销售),提高盈利水平,其中润滑油的销售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8.
王旸  李鑫轶 《中国石化》2009,(11):42-44
“多年来,润滑油分公司和油品销售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把握了机遇,实现了润滑油业务持续快速发展。”苏树林总经理在今年7月的油品销售工作会议上对中国石化润滑油业务的发展做了这样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TBA销售是日本加油站非油业务中重要的经营模式。中国石油加油站TBA试点销售获得成功,销售收入持续增长,表明中国石油加油站具备开展TBA经营的能力。中国石油加油站开展TBA销售的策略:一是采取自主经营的模式,不实行股份制经营;二是发挥网络优势,实行连锁经营;三是突出其快捷便利的特点,坚持多做保养,多换轮胎,避免市场通吃的定位;四是针对目标市场,因地制宜地开展TBA销售;五是开展品牌扩展计划,形成“中国石油品牌→加油站单站品牌→油品和服务品牌→扩展油品和服务品牌”4个层次组成的加油站品牌体系。  相似文献   

10.
内添凝聚力外增竞争力──石油商店走向市场的思考施全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石油行业润滑油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社会上众多商家见经营成品油有利可图,纷纷抢占市场,致使石油公司的主渠道作用被严重削弱。据了解,上海市经营润滑油的各类企业已达数千家,而石油...  相似文献   

11.
润滑油市场谁执牛耳文/刘咏近年来,当全国各地的石油公司在润滑油经营上举步维艰时,外国众多品牌的润滑油大举进入我国的市场。在许多城市,无论是交通要道,还是油品销售场所,“美孚”、“埃索”、“壳牌”等牌号润滑油的广告标识随处可见,其销售业务也日见红火,这...  相似文献   

12.
开拓市场促销售 抓好管理求发展谭启林赣州石油分公司化工厂是一个集体企业,原为省定点废油再生加工厂。从1988年起开始转轨为调合生产与经营各种润滑油。面对赣州市内40多家润滑油经营企业的激烈竞争,该厂出现了产品积压,资金沉淀,贷款困难的严重局面。但他们...  相似文献   

13.
当前润滑油市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张战当前,润滑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石油销售企业多数单位效益不佳,直接制约了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因此,分析问题,研究对策,成了当务之急。一、存在的问题1.重视不够,市场缩小近年的润滑油销售,过去那种按比例配置,独家批发经营的...  相似文献   

14.
《国际石油经济》2014,(8):98-99
2014年7月1日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作为中国石化润滑油生产、销售、研发和管理的责任主体,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将负责中国石化润滑油业务国内及海外的投资和经营,并对其下属企业进行专业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1992年下半年,随着国家放开石油市场,润滑油市场立即陷入无序竞争状况。江苏省作为润滑油消耗大省,首当其冲地成为众多国内外厂家的必争之地,众多商家好似“百鸟争食”,销售网点尤如雨后春笋,润滑油大战硝烟四起。江苏润滑油市场谁主沉浮?一、“洋油”杀气腾腾目前,江苏油品市场以最早进入的美李、壳牌、嘉实多为龙头老大,太阳、埃索、加德士紧随其后,大大小小20多个国外名牌润滑油涉足,遍及江苏的整装油品销售网点已近百个。外商以其铺天盖地的广告,装修一新的专卖商店,精心细致的服务和薄利多销甚至亏本销售的策略,加速“入…  相似文献   

16.
华万潮 《中国石化》2013,(10):33-34
成品油销售客户经理队伍在销售企业的经营业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2年,销售系统客户经理的年人均直销量达1.1万吨,人均创效130多万元。由于受传统体制约束,客户经理队伍的建设一直处于经营的市场化与管理考核的非市场化之中,没有步入良性发展的渠道。要管理好这支队伍,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重要工作之一。客户经理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不拘一格分类经营快速进入市场吕海清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地主渠道石油销售企业的经营越来越困难,普遍呈销售下降、效益下滑状态,且出现了较多的亏损企业。面对这一形势,各地石油公司都在想方设法抑制滑坡,扭转被动局面,在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探索适应市场经...  相似文献   

18.
季建平  倪震 《中国石化》2004,(10):50-51
随着我国成品油零售与批发市场的逐步开放,一个更激烈的成品油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形成。润滑油作为先期进入我国零售市场的国外油品,已经建立了从加工厂到销售终端的完善体系,而且在一些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实力,对国产润滑油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和威胁。纵观国外品牌润滑油在我国的发展态势,笔者认为长城润滑油在知名度、品牌、实力、销售模式、促销手段、管理经验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国产知名品牌长城润滑油,应将天时、地利、人和与抢占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赢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昆仑润滑油,源自中国石油”,“统一润滑油,多一点润滑,少一点磨擦”…… 在2003年的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中,开始首次出现强势的润滑油广告,这在中国石油的历史上可称得上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从中石油、中石化用巨资在央视打出油味的广告中,人们已经感觉到:中国润滑油市场激烈的竞争与较量。 今年2月下旬,记者从中石油在北京召开的润滑油专业会议上获悉:目前,全国润滑油生产企业已达4500多家,去年,全国润滑油销售总量为320万吨左右。在国内润滑油市场份额中,国内品牌占70%,国外品牌占20%。而在高端油品中,国外品牌几乎占了80%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销售工作的重要性已日益凸显,如何将产品转化为商品成了企业经营中永无止境的话题.销售不仅是企业价值转换的重要链条,更是资金运转的关键步骤.销售工作往往决定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生死存亡,现代企业的负债经营模式更使销售工作成为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销售不畅导致资金链断裂成为许多企业经营困难的直接原因.作为包钢销售战线上的一员,在十几年销售工作中,对于销售有一些拙见,在此提出,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