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通过财富效应、金融加速器效应、现金流效应、托宾Q效应和预期效应机制的研究发现,资产价格的膨胀会导致总需求上升并可能导致通货膨胀.VAR模型构建的FCI指数及扩展的泰勒规则检验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重视对流动性的控制,但是对房地产价格等资产价格关注不够,利率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为了做好实体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的平衡,货币政策应该关注资产价格,并且应该侧重于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为此,应该研究引起资产价格波动的先行指标,构造广义价格函数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参考标准.货币当局还应该建立逆周期的干预制度,对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房地产、商业银行和其他影子银行体系进行系统化监管,以维持物价和资产价格的双稳定.  相似文献   

2.
徐忠 《金融研究》2018,454(4):1-19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应该从以货币数量调控为主转向货币价格调控为主。对货币调控方式理论、国际经验和中国间接货币调控转型的全面梳理表明,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和基本完成,由于金融创新和脱媒迅猛发展,我国传统数量为主货币调控有效性日益下降,亟须转向价格型调控方式。西方国家和西方经济学有关货币数量与货币价格调控方式的争论,都是针对相对成熟和稳定的经济体系而言的,而我国仍属于转型过程中的不发达经济体,经济结构也不稳定,货币调控方式选择和转型须服从和服务于高质量发展转变,属于全新实践而且更为复杂。中国二十多年间接货币政策实践始终面临着政府过度关注经济增长和预算软约束部门、金融监管体制不健全、金融市场深度不够等因素制约,仍需深化发展金融市场微观基础、制度保障和产品功能等金融市场体系。为及时有效应对流动性冲击和利率扰动,货币价格调控下中央银行的利率决策空间和政策操作自主性也亟待提高,并在制度上予以保证。今后应在协调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基础上,加快各项深化改革措施,有效缓解各项约束条件,大力培育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推进货币价格调控方式转型,更好地促进新常态下经济金融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孙稳存 《新金融》2007,(11):34-36
货币升值会导致资产价格重估,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的状况是决定资产价格的另外两个关键因素。货币升值如果导致了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那么资产泡沫就可能产生;反之,在紧缩的货币政策条件下,货币升值不会伴随全面的资产泡沫。如果货币升值削弱了本国产业的竞争力,那么货币升值可能仅仅导致不可持续的资产泡沫;如果货币升值促使本国实现了产业升级,经济增长潜力得到改善,那么货币升值可能导致资本市场的长期可持续繁荣。  相似文献   

4.
货币稳定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刻画币值稳定的传统指数存在诸多不足,本文通过构建货币稳定指数MSI,利用1993年1季度至2010年1季度数据和VAR、SSPACE等检验方法实证得出:MSI能够比较准确地描述资产规模扩张情况下的币值稳定;MSI与货币政策目标——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双向显著均值溢出效应,与当前的币值稳定指标——通货膨胀率存在单向显著均值溢出效应;货币稳定指数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变量——短期利率、货币供给量增长率(m0、m1)与MSI之间具有显著的解释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年金融机构存贷余额、基础货币发行、货币供给及实体货币需求等指标及运行现状考察,指出过剩的流动性已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加剧了我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资产价格泡沫飞涨、市场风险向银行快速集中,导致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及回旋余地大大下降。流动性过剩根本原因在于美日欧等国长期宽松货币政策;人民币预期升值导致国际热钱大量涌入套值;热钱、外贸外资持续双顺差下的巨额外汇储备,而低储利率下的投资冲动以及近期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筹得的巨额资金也推动了流动性进一步过剩。为防止其进一步恶化为金融危机,我们认为必须加快制度创新,减少外汇占款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转变对廉价要素资源过度依赖的贸易增长模式;将过剩的流动性导入到最需要货币的农村经济发展中去;继续完善金融调控,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收紧流动性。  相似文献   

6.
尹依灵 《上海金融》2012,(8):52-54,117
金融自由化以来,日本货币需求函数的构成要素发生了显著变化,而且很不稳定,即使同一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也有所差别。特别是资产价格的波动通过诱使经济主体资产负债表发生变化,加剧了货币需求结构的剧烈变动。因此,从货币调控的角度来讲,平抑资产价格必须综合考虑货币供求两个层面的变化,而不能单纯依赖货币总量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发现,2011年以来迅速发展的银行资产创新业务,影响了真实货币乘数增速 近80%的变动,主导了M2增速;而央行调控的外生基础货币增速对M2增速的影响可以忽略。 2017年以来,金融严监管压缩银行资产创新业务,造成其派生存款增速下降,是近期我国M2 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如果金融监管维持高压态势,同时央行维持较低的基础货币增速,M2增 速将出现过快下滑,冲击实体经济。这对货币政策在“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实体经济”之 间寻求平衡提出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994—2016年间我国货币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我国货币结构变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此期间,我国货币结构指标(M2'-M1')与通货膨胀(CPI)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这主要是因为执行交易职能的货币数量下降,流入实体经济的货币不断下降,更多的货币流入金融市场,导致资产价格上涨。我国资产价格对未来通货膨胀具有影响,两者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未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要注意货币总量与结构调控并重,前瞻性地考虑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BEKK模型和GARCH均值方程模型分析了房地产价格、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波动相关性以及它们的各种波动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的波动以及房价与货币供应量的联动对GDP增长速度有显著影响,会导致GDP增长率的下降;但房价的波动对经济增长的波动没有显著影响,而且货币供应量与房价的联动变化非常剧烈,房价与经济增长的联动对经济增长的波动影响也不显著。这说明应该控制房价波动,但是目前中央银行没有必要动用货币政策去直接干预房地产价格。  相似文献   

10.
马方方 《新金融》2009,(9):34-39
20世纪以来货币金融危机成为引发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和破灭通过金融危机的传导影响实体经济,导致经济衰退.但是,在经济和金融制度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述影响的反映不同,目前理论界对于这种影响的传导过程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具有说服力的解释框架.因而,应对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危机的政策往往显得较为滞后,而政策的实施往往又会成为形成新的资产泡沫的诱因.本文将结合对金融结构演进过程中资产价格泡沫现象的分析,从理论上系统阐述金融结构演进过程中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的传导过程,并结合中国金融结构情况,提出对中国金融制度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水平,必须充分厘清资本流动与国内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本文使用2000年1月至2019年2月的数据构建了我国的综合金融稳定指数,并基于TVP-VAR模型考察了资本流动、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2008年我国金融稳定程度快速下降,2015年达到谷底;短期资本流入对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渐式微,通过机制分析发现M2是发挥这一影响的显著中介变量;改善国内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对吸引外资的作用在近年来不断增强.本文认为,在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过程中,应采取必要措施遏制资本的非理性流出,避免对国内经济结构调整造成负面冲击;同时,必须严控影子银行和资产价格泡沫以引导外资合理进入;此外,还应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速以改善金融稳定和吸引外资,以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从风险逻辑角度分析了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政策效应、虚拟价值、不稳定性及危害性,房地产价格泡沫投资博弈获利会产生"真实金融风险",但市场恐慌激活的"潜在金融风险"才是影响金融稳定的主因.当经济由高增长转向正常增长速度时泡沫风险矛盾凸显,房地产定位要及时从支柱产业转变为保障性产业.泡沫膨胀与泡沫破裂都将导致财富转移加剧分化社会阶层,由此引发的政治风险比金融风险更可能导致市场恐慌甚至形成金融危机.泡沫膨胀与破裂双向风险是调控房地产价格的难点,泡沫膨胀是破裂的根源但也孕育着更大泡沫的破裂,因而在泡沫萌芽时期就应采取市场手段持续抑制泡沫膨胀,在泡沫矛盾尖锐的短期时点只能用非市场手段"稳房地产价格稳到底",而长效机制是推进房地产改革、去投资属性和构建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13.
资产价格泡沫一般源自“非理性繁荣”、技术进步和金融自由化等因素,货币条件与泡沫上涨之间的联系十分微弱,因此。中央银行不必也不可能通过紧缩货币来挤破泡沫。急剧收紧银根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能大于泡沫破裂,还可能增加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并弱化金融监管。泡沫破裂的成本主要取决于金融结构,因而应从加强金融监管的角度减弱泡沫破裂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2009年底推出的经济政策导致房价和物价不断攀升,央行虽然采取紧缩措施进行应对,但物价和房价仍处高位。对我国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及房地产之间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货币供给增加能引起物价和房价上涨;房价上涨能引起物价上涨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物价波动,货币政策需关注资产价格,同时应谨慎使用货币政策应对资产泡沫,并密切注意货币流动结构,维持货币供给流向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汇率目标制、货币目标制在各自的经济背景下都起到了稳定一国通货、稳定汇率从而稳定一国物价总水平、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通货膨胀目标制代替汇率目标制、货币目标制成为许多国家追逐长期价格稳定的一种货币政策新框架,在取得长期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上具有更多优点和灵活性。我国金融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调控面临国内货币需求不稳定,内部、外部经济不平衡,金融不平衡等问题,在货币目标制和汇率目标制难以实现货币政策有效调控的情况下,建议应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做出调整,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6.
资产价格泡沫、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资产价格泡沫与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监管之间关系研究的热潮是对以往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理论的一次深刻反思,将有可能导致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政策实践上的重大调整.这是当前全球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领域的最前沿、最热门的课题.近期国外机构的研究认为:(1)现有的通货膨胀指标不能全面准确反映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必然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周期;(2)可以从经济金融变量中提取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早期预警信息,这为采用"逆风而动"的货币政策策略创造了条件;(3)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需要调整,以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4)调整后的货币政策策略仍不足以应对金融失衡,需改进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一起共同应对金融失衡.国外的研究对我国的政策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美国最近的股市泡沫形成与崩溃是发生在低通货膨胀时期。对此。许多基于代理理论的现代经济理论模型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从哈耶克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来理解金融危机以及费产价格泡沫问题时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观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过于强调了价格的稳定而忽视了经济周期中的信贷过度增长和资产价格波动,所以,2000~2002年破裂的美国股市泡沫本质上仍然是哈耶克-哈伯勒的过度投资崩溃引致的股市泡沫,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这一泡沫形成和崩溃的过程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资本市场价格泡沫赋予了高期望资本利得收益,新增的基础货币有很大一部分转入证券投资领域追逐金融商品形成证券投资需求,并且这部分货币量还会随着证券行情的起伏变化处于经常性的调整之中,导致货币需求结构不稳定、货币供应量可控性变弱且与一般商品和物价的对应关系变得复杂.只要股利收入与资本利得收益之和超过短期证券的利率,利率调控的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的价格膨胀都不太有效,想要"挤出泡沫"并非易事.资本市场的发展还影响货币乘数的稳定性及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控性.当前货币政策紧缩效应与银行体系改革滞后存在密切关系:"命令"式的改革思路与过渡强调监管使银行体系的经营运作进一步僵化,也为违法行为提供了可乘空间;国有商业银行战线收缩、资金集中,加之发展策略的失误,又使中小金融机构积聚了相当程度的风险;垄断经营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既严重影响着银行体系的市场效率和适应性,也妨碍了证券市场功能发挥:邮政储蓄机构资金收缩与农村信用社作用没能发挥两种现象同时存在,货币政策难以达到其预定目标.现行货币政策执行结果可归结为:贷款是"农转非"、资金是"乡养城",大量资金流向大中城市和股票市场,使货币政策效果不理想.货币没有进入商品市场追逐价格,相反货币被资本市场吸纳.资本市场高收益高风险的特性使得在经济低增长时期有比商品更大的吸引资金能力,造成股价攀升而物价回落,物价或通货膨胀不对货币政策形成压力,而是股价对货币政策构成冲击,进而影响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孙小光 《武汉金融》2012,(8):55-57,59
近年来,金融机构存款增长持续减缓,存款增长乏力已经成为制约银行信贷投放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货币创造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认为近年金融机构存款增速下滑主要受两方面宏观因素影响:一是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基础货币调控为主要手段的数量调控政策;二是存款被股票、理财、信托产品等其他金融资产分流。但自2011年四季度以来,外汇占款增速下降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减少对存款增长的继续下滑起到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理论上探究了货币量与房价之间的双向联系,分析了不同渠道下两者之间的动态加速器机制。从货币结构的视角选用了准货币作为考察货币与房价关系的主要变量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采用协整VAR模型的框架在货币、资产价格、宏观经济之间建立多变量关系,同时针对美国、日本、中国三个国家的典型房价泡沫积聚时期的数据进行实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国家中货币量与房价之间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巨额货币存量推动房价上涨的力量比较强大而且明显。在资产泡沫积聚时期,推动房价上涨的实体因素不足,最重要的还是货币因素推动。因此,要控制房价过快增长,需要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框架及通胀目标,关注资产价格变化并有效控制货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