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货币错配引致原因的实证分析: 1986~2005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少波  贺庆春 《财经研究》2007,33(6):111-122,143
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金融现象,研究这一现象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和金融深化过程中经济金融政策的制订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国外对货币错配引致原因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1986年至2005年间我国货币错配的引致原因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国家的经济规模、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和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等因素对我国的货币错配程度有着显著的影响,最后结合我国货币错配现象的特点对以上因素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次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的背后都隐藏着货币错配问题。本文设计了衡量货币错配程度的新指标,建立了研究债权型和债务型两种货币错配影响因素的统一分析框架,并使用28个新兴市场经济体数据,对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错配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净外币债权头寸增量与内部资本供给、本币升值幅度呈正向关系,与内部投资需求、通货膨胀率、资本账户开放程度、汇率制度呈负向关系,与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经济增长速度等变量没有显著关系。为减轻货币错配程度,新兴市场经济体应致力于内部平衡的实现,保持良好的经济基本面,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高本国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各国货币尚未统一的现实条件下,货币错配是客观存在而又难以回避的普遍现象.我们根据一国对外资产与对外债务的状况,可以把货币错配分为两种类型即债权型货币错配与债务型货币错配.本文首先介绍货币错配研究的若干理论;其次,结合中国的债权型货币错配的特点,进行成因分析;最后,给出了弱化中国债权型货币错配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货币错配是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经济金融现象,新兴大国债权型货币错配情况最为典型。本文指出既有的货币错配指标无法准确衡量甚至会错误衡量债权型错配,无法深刻认识新兴大国货币错配现象;作者提出合意顺差概念和CBCM指标,并据此测度和概括出俄罗斯、中国、巴西、印度错配程度依次递减,具有线性增长、官方集中型等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这种货币错配状况是由新兴大国净国外资产、本币升值预期以及政府基于本国和周边经济稳定性的干预而造成的,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货币错配现象的理论解释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的货币错配可以对一国经济金融的稳定性和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情况下,货币错配对经济的冲击还会通过资产负债表等渠道在国与国之间相互传染,进而可能对整个国际金融市场产生冲击.我国的货币错配现象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有着自身的一些独特性,表现在货币错配性质差异、汇率波动方向差异、外汇管理制度差异、国内经济形势差异等四个方面.因此,如何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市场的深化来控制货币错配的风险,已经成为目前国内部分学者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货币错配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常见现象,鉴于货币错配会给经济主体带来一定的风险,有必要对货币错配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银行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正是基于这一视角,首先描述了我国整体货币错配的现状从而过渡到我国结售汇制度下银行的货币错配风险,然后分别从结售汇制度与银行净值损益、货币错配与银行净值损益这两个角度展开分析,最后就如何减轻货币错配对银行净值的损益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罗婧 《经济前沿》2006,(11):42-45
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货币错配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影响货币错配程度的因素,如汇率制度、货币和财政政策、国际贸易、国内资本市场、经济增长。在此为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弱化货币错配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资产负债表分析框架构建了本币升值通过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渠道引起银行危机的模型.结论认为本币升值与银行及其客户存在相当多的净外币资产型货币错配的情况下,如果本币升值幅度很大,则可能引起银行部门的危机.实证检验表明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因债权型货币错配造成的净值损失与银行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呈正相关关系,这表明货币错配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逐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资本市场活动,其资产负债的币种结构也出现多元化趋势,直接导致了银行货币错配。由于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我国商业银行倾向于积累外汇空头,资产负债结构中的货币错配现象日趋明显,对我国银行稳定性存在潜在影响,如何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银行货币错配风险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逐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资本市场活动,其资产负债的币种结构也出现多元化趋势,直接导致了银行货币错配.由于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我国商业银行倾向于积累外汇空头,资产负债结构中的货币错配现象日趋明显,对我国银行稳定性存在潜在影响,如何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银行货币错配风险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根据资产负债表表现形式的不同,货币错配可分为净外币负债形态的货币错配和净外币资产形态的货币错配,研究者大多认为当前我国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后一种形式的货币错配风险,但现有模型却多数集中在对净外币负债形态的货币错配风险的研究上。文章构建了基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多重均衡模型,试图揭示在本币升值的情况下,净外币资产形态的货币错配如何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对银行和企业进而对宏观经济造成冲击。模型表明本币的大幅升值会恶化微观经济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并使经济稳定在"坏"的均衡点上。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在"坏"的均衡点上,央行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货币错配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过程中所普遍面临的问题。大规模的货币错配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汇率政策的灵活性和产出等方面会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甚至引发货币乃至金融危机。本文介绍了国际学术界对货币错配的成因、影响、衡量和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徐庆波  谢玉梅 《经济师》2007,(12):33-34
文章基于我国1987-2004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货币错配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货币错配减弱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据此提出了从减轻货币错配的角度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外汇储备具有保障对外清偿能力、提升国际信誉的重要作用,是反映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然而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外汇储备可能导致宏观经济效率损失,使央行资产负债结构失衡,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加剧债权型货币错配风险。虽然由于"藏汇于民""藏汇于企"以及汇率、价格等估值因素导致近期我国外汇储备减少,但总体看我国外汇储备仍处于较充裕的状态,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步伐的加快,未来外汇储备下降可能成为新常态,对此不必过度担忧,但应加强防范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下降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5.
QFII制度作为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成为了那些货币没有自由兑换、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新兴国家或地区实现有序、稳步开放证券市场的特殊通道。因此,在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海啸席卷世界各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研究QFII制度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新新贸易理论,本文分析了汇率制度与要素错配对我国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固定汇率制度扩大了企业出口规模,降低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要素错配是汇率制度影响企业出口绩效的重要传导机制,劳动要素错配抑制了固定汇率制度对企业出口规模的促进作用,整体及资本要素错配加剧了固定汇率制度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抑制作用。我国要素错配普遍存在和固定汇率制度的双重背景导致我国企业出口陷入"低质高量"模式。考虑异质性因素和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的研究结论依旧成立,由此可以引申出若干打破"低端锁定"困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我国经济领域中存在的货币信贷快速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现象,本文从科学发展观视角全面剖析了当前货币信贷的运行轨迹,并就货币信贷快速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可能引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本文认为,当前我国货币信贷快速增长的根源在于人民币汇率的错配与国内实行的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所致,因此,当前我国的政策应当重点从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汇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加快推动金融市场建设等4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我国货币替代状况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冠军 《经济师》2003,(9):215-216
货币替代是一种反映了良币驱逐劣币的货币现象。当一个国家的货币替代程度达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严重影响到该国的经济发展。最近几年我国货币替代呈上升趋势 ,研究我国的货币替代情况显得十分必要。文章分析了货币替代对经济的影响 ,估计了我国近些年的货币替代程度 ,以及影响我国货币替代的因素 ,并通过经济计量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最后给出缓和我国货币替代程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而国际货币体系仍以美元为主,这形成了国际制造业转移下国际货币体系错配。国际货币体系与制造业技术创新具有协同演变效应,国际货币体系匹配对英国、美国形成国际制造业中心起到了支持作用,国际货币体系错配造成了德国、日本与制造业强国失之交臂。中国面临国际制造业转移与货币体系错配局势,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需要变换外汇债权为利用国外资源权,利用汇率机制增加创新资金,通过后金融危机技术链裂变实现技术"突破"与"点断平衡"等。  相似文献   

20.
货币错配与政府、企业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尝试就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因货币错配所引起的政府和企业的净资产或净负债进而效用函数发生改变问题,针对这两大主体的行为方式转变及由此对宏观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机理性的描述,并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就如何减轻货币错配对各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