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新疆全区有87个县市,其中国定贫困县25个,区定贫困县5个,"插花"贫困乡19个,共有143万贫困人口。到2000年要基本解决全区贫困人口的温饱,任务相当艰巨。我区从1986年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从1994年开始,扶贫进入攻坚阶段,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要求制定了"自治区百万人温饱工程计划"。在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自治区各级党政、各部门和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扶贫开发进度明显加快,1994、1995两年共有33万人解决了温饱。农发行自治区分行成立以来,围绕国家和自治区扶贫规划,把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开发与解决群众温  相似文献   

2.
我旗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体,农业占相当比重的少数民族国贫旗。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旗贫穷落后的面貌,“八五”期间,旗委、政府将扶贫开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大了扶贫攻坚力度。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95年的817.7元增加为2000年的2056元。绝对贫困人口由1995年的8.8万人减少到2000年的2.13万  相似文献   

3.
一、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及问题  中央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政府对扶贫工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快了解决贫困人口温饱的步伐。以广西为例,到 1999年底,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已从 1978年的 2100万人减少到 15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 69%降到 3.4%, 49个贫困县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提前 1年完成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规定的主要指标,基本解决了全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但是相对贫困仍然存在,而且贫富差距在拉大,基尼系数从 1996年的 0.3229达到 1997年的 0.3285,向 0.4的警戒线继续逼近。尤其是近两年,主要农产品…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我国组织了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活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一是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到2000年底,全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30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其中,国家重点扶持的592个贫困县的贫困人口从1994年的5858万人减少到1710万人。沂蒙山区、井冈山区、大别山区、闽西南地区等革命老区群众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一些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面貌…  相似文献   

5.
《致富之友》2003,(7):41-41
一是贫困人口大量减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扶贫攻坚初期即94年全市贫困人口为29万人,占当时全市农业人口的30%以上。从1994年到2000年的7年当中,通过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累计解决57.78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群众的居住、饮食、穿着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6.
一、扶贫攻坚的成效大化瑶族自治县是广西28个特困县之一,也是全国有名的少数民族贫困县。近几年来,大化县党委和政府始终把扶贫工作放在首位,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县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1990年的31.3万人减少到1996年的17万人,1997年底,又减少到9.2万人,扶贫攻坚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按计划,1998年,全县将新增脱贫人口6.8万人,1999年将实现全县脱贫的目标。二、大化县扶贫攻坚的经验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选准路子。1996年全国、全区扶贫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大化县委、…  相似文献   

7.
一、广西贫困县市基本情况广西的贫困县市共49个,属国家定的28个,自治区定的21个,主要分布在桂西大石山区。在全区贫困县中目前尚有特困乡镇307个,占贫困乡镇的45%,特困村2032个,占贫困村数的31%。1996年全区贫困县市总人口为1548.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5.6%,其中乡村人口1389万人,占总人口的89.7%;耕地面积为109.43万公顷,占全区耕地面积的42%,其中旱地面积为58.61万公顷,占全区旱地的比重为53%。二、喜人的成就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区扶贫攻坚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贫困县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迅…  相似文献   

8.
一、贫困现状及扶贫攻坚难度资源县属广西49个贫困县之一,全县平均海拔900米左右,是典型的高寒山区,总耕地面积不足13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不足0.8亩。到96年底,贫困人口近9万人,贫困面达55%。资源县地处偏远山区,各方面基础都比较差,经济欠发达。农业方面:由于气候寒冷,耕地质量较差,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滞后,科技普及困难,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因此农业底子十分薄弱,农民收入较低。工业方面:由于起步晚,底子薄,国家投入少,加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国有工业发展十分缓慢;乡镇企业近年来虽发展较快,但总收入和…  相似文献   

9.
我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农业在我区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位置,全区下辖20个乡镇,国土面积约5011平方公里,总人口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3万人),2002年全区GDP为32.41亿元,(其中农业173715万元),粮食总产量达28.61万吨,粮食自给率为93%,财政收入23091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8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0元,全区尚有贫困人口21.22万人,(其中贫困乡贫困人口9.87万人)。  相似文献   

10.
《农业经济问题》2007,(7):F0002-F0002
安康市汉滨区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汉水横贯其中,总面积36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万亩,全区辖46个乡、镇、办事处,819个行政村,630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4万,其中农业人口74万人,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县区。由于境内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脆弱,交通不便,灾害频繁,贫困人口多,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期间的国家贫困县(区),也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工作重点扶持的县(区)之一。  相似文献   

11.
1994年,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自治区“三七”扶贫攻坚计划要求,我盟开始实施了“二七”扶贫攻坚计划。当时,我盟共有贫困人口21.94万人,占农牧业总人口的42%,12个旗县市中只有多伦县和太仆寺旗两个国定贫困旗县。从1994—2000年底,全盟共解决了17.74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完成了扶贫攻坚计划任务的80.86%。  相似文献   

12.
地处桂西山区的田阳县,是全区49个贫困县之一。1985年,该县农村贫困人口达18.58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6.0%。面对自然条件恶劣、农村贫困面大的局面,县委、县政府认真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3.
《云南农村经济》1996,(6):13-14
罗平县位于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处于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区,全县国土总面积3005.6平方公里,其中岩溶面积2657.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8.4%。县委、政府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带领全县48万各族人民把治理岩溶与扶贫开发紧密地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强基固本治岩溶,改善生态基础,依靠科技求发展,扶贫攻坚打硬仗”的经济发展路子。经过多年的动力,生态明显恢复,基础设施大为改善,科技覆盖率有较大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得到了加强,粮烟油林果畜已成为支柱产业。1995年全县粮食总产实现了162013吨,比1990年增加10.7%;烤烟总产25534吨,比1990年增24.93%;油菜籽总产26222吨,比1990年增56.7%;财政收入8311万元,比1990年增41.7%,农民人均纯收入865元,比1990年增511元;贫困人口由1990年的12.2万人下降到6万人,贫困面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4.
忻州地区是一个资源富区,经济贫区。全区14个县(市)就有10个贫困县,贫困人口82万,占全省380万贫困人口的近1/4,贫困面居全省第一。因而,扶贫攻坚是摆在全区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艰巨的任务。扶贫攻坚的突破口在哪里?我们认为,在贫困落后地区科技扶贫是扶贫攻坚的捷径。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自1986年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扶贫工作以来,通过全县各级干部、各族群众的苦干实干,全县扶贫攻坚取得可喜成就。200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317元,农村贫困人口从1986年的24.67万人,减少到4.3万人。当前,做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对作为贵州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印江来说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有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的深山区、石山区,贫困程度深,解决贫困的难度大。二是人多耕地少,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全县农民人均占有耕地…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反贫困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反贫困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特别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经过7年的扶贫攻坚,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到2000年底,我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3000万左右,贫困发生率也从33%下降到3%左右。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在20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己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江泽民总书记在1996年9月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搞上去。这是解决群众温饱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发展各项事业的基础。”在贫困地区,要加快经济发展,打好扶贫攻坚战,稳定地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必须首先从农业抓起。一、抓好农业是扶贫攻坚的必由之路扶贫攻坚必须从农业抓起,主要是由贫困地区的现状所决定的,离开了或忽视了农业,扶贫攻坚就失去了可靠的基础。从河池地区扶贫攻坚现状看:(一)已脱贫的农村人口,主要是依靠发展农业。10年来,河池地区脱贫了138万多…  相似文献   

18.
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广西贫困地区不仅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逐步增强,而且人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荧困人口从1985年底的1500万人减少到1996年的50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原来的44.09%下降到现在的12.5%,涌现了许多脱贫先进典型,高奏着伟大的攻坚战歌。靠山致富地处桂北山区的恭城瑶族自治县,是全区49个贫困县之一。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由于过量的砍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致使全县1985年至1987年连续3年粮食减产,贫困人口急剧增加。于是,该县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提出“以林治穷,为民造富”的…  相似文献   

19.
从毕节信贷扶贫实践谈反贫困战略调整戴军毕节地区位于贵州西北部,下辖7县1市,国家级贫困县有5个(纳雍、威宁、赫章、大方、织金)。以县(市)为单位,贫困面达62.5%,1995年末,全区总人口为626万人,贫困人口为167.4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6.7...  相似文献   

20.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发展广西创汇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广西创汇农业的现状与问题据统计资料显示,1995年全区建成瘦肉型猪基地7个,在建4个,出口活猪10.92万头,创汇1598万美元;全区海水养殖面积4.1万公顷,总产值15.2亿元,水产品出口3011万美元。全区农副产品出口2.37亿美元,创汇农业已初显端倪。然而我区自然资源的巨大优势还远未发挥出来。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区仅水果。水产品(包括远洋捕涝)、畜牧业和经济林种植业的总产值相加达1080亿元,拿50%产品加工,按国际上加工增值1:3的比例,则可达1500多亿元,折合美元180亿,其中如有30%用于出口,则可出口创汇60亿美元。从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