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新常态新金融2008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已逾六年。2014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地缘政治动荡反复出现,结构性矛盾犹存。美联储退出QE后,欧央行和日本央行接踵宣布将QE进行到底,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分道扬镳将再次考验新兴经济体,美国何时加息更成为盘旋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空的最大不确定性。而一些新兴经济体在2013年的动荡后,正面临杠杆率攀升、金融膨胀和失衡加剧的再次逆袭。  相似文献   

2.
当前,全球经济进入"大分化"的"新常态",全球经济的不平衡性复苏也加剧了全球货币政策周期,全球股市、债市、汇市以及货币格局的分化。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格局在动荡中加速变化,随着2014年美联储启动QE退出程序,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作为全球影响最为广泛的货币政策正在转向,从而步入"后QE时代",而这也标志着2015年乃至未来几年时间里,全球将不可避免地要迎接新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大周期调整。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金融形势持续回暖,关于美国是否及早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争议备受关注,虽然美联储的表态似乎仍旧基于宏观经济指标的改善,但越来越多的市场人士相信美联储将比预想中更快退出QE。QE逐步收缩对于实体经济和货币供应的影响属于可控,但由此引起的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效应不可忽视。日本方面,安倍经济学的长期有效性受到质疑,高负债率和货币超发埋下长期隐患。欧洲方面,虽然欧债危机整体形势企稳,但仍面临着边缘国家救助、主要国家政局不稳等诸多不确定性风险。  相似文献   

4.
黄志强 《中国金融》2012,(19):45-47
短时期,QE3将有利于避免美国经济下行的风险;长期而言,美联储再次启动非常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引发新一轮的全球流动性盛宴鉴于美国及其货币政策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美国QE3(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深远的影响。欧美日发达经济体纷纷推出新一轮量化  相似文献   

5.
文章回顾了2012年美国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其主要特点包括:经济温和增长,失业率缓慢回落;房地产市场复苏成为亮点,私人投资和消费增长放缓;贸易赤字有所收敛,物价涨幅震荡走低;国债收益率总体走低;美元指数窄幅震荡;美联储两次QE明确利率指引等。文章随后分析了美国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其经济前景和货币财政政策动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投资与理财》2013,(19):26-27
自从5月22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暗示,美国将可能逐渐放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每月的FOMC会议就格外引人注意,会议释放出的信号不时引发全球市场的起伏。数月来,全球都在猜测美联储何时决定退出量化宽松?若退出,又将以何种方式退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经济金融目益全球化的今天。美联储事实上已成为全球的央行,控制并管理着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货币、金融和贸易结算货币。美联储的一举一动,时刻牵动着金融市场的神经,改变着投资者预期和决策方向。  相似文献   

7.
过度金融化是目前美国银行业动荡的主要原因,也是20世纪储蓄信贷社危机和2007—2009年金融危机的发生根源。自1994年以来,美国银行业呈现脱媒现象持续、行业垄断加剧和净利差收窄三大趋势,迫使商业银行偏离传统信贷业务而更多地转向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业务,即金融化趋势加深。本文首先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银行业监管理念与实践,然后利用1994—2022年行业经营数据探讨了美联储政策调整、过度金融化与经济危机的关系,最后基于2008—2022年美国四大行和十余家地区银行资产负债表数据分析证券投资浮亏对银行业稳定性的冲击。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监管机构加强了银行资本金管理,降低了银行杠杆率,但过度金融化趋势导致行业风险来源复杂化,使得银行体系更加脆弱。  相似文献   

8.
金融发展理论主要研究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它试图找寻最适合一国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及金融结构。金融危机的发生无疑是对旧有金融制度及金融结构的质疑,而2008年发源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将目前金融发展理论的缺陷充分暴露。金融到底要如何发展?本文试图分析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金融发展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美元作为全球的主要货币,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全球市场有重要影响。QE退出已经并将持续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较大的冲击,对我国的跨境资金流动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量化宽松政策(QE)是2008年以来全球主要央行应对经济金融困境的创新政策手段。就在美联储结束QE计划之后,欧央行于2015年1月公布了其QE计划,其实施及效果是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然而,关于QE实施及成功的条件目前既无理论依据也无历史经验可资借鉴,本文采用迄今最成功的范例——美联储QE实践作为参照物,探讨QE实施及成功的一般条件和局限,比较和分析欧央行QE与美联储QE的特征、异同,以此为基础评估和预测欧央行QE的效果,并探讨其对美国、中国经济及金融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货币互换在双边金融合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对此次金融危机后美联储与其他央行的货币互换、“10+3”框架下的货币互换以及人民银行与其他货币当局进行的货币互换情况进行了回顾,并对央行间货币互换在金融安全网建设中的作用和风险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发挥货币互换传统功能的基础上,应更加突出其在构建全球金融安全网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展望2014年,全球经济将继续复苏向好;美联储启动缩减QE规模,全球货币政策发生新变化,国际金融市场也将因此而动。我国将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增长新动力,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推动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发展。课题组以选择具有系统性影响和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为原则,提出2014年经济金融十大趋势,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思进 《金融博览》2014,(24):86-86
最近,美联储宣布削减150亿美元的最后购债计划,并从11月起彻底结束QE3,即第三轮量化宽松刺激政策。随着美国通胀疲弱,欧洲经济又步履蹒跚,而美元不断呈上升趋势,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美联储如何调整其风险预期,使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更强劲,并允许美联储在明年年中提高利率。这次美联储发布的声明,其温和的基调暗示:收紧货币导致美元走向强势的状况,将抵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抵御通货紧缩的冲击。很显然,在美联储内部鹰派占了上风。经过6年的宽松政策,美国经济似乎已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稳步增长,消费者信心处于7年来的最高水平。不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外汇》2015,(1):12-13
美联储何时加息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终于使美联储在2014年10月正式宣布史上最大规模的货币宽松QE谢幕。2015年,美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复苏依然可期,美联储很可能继续维持终结量化宽松政策的基调,且随着通胀压力的上升,随时可能宣布进入加息周期。鉴于美元在全球的重要地位以及美国资本市场和基金管理的规模,美联储未来利率变动对新兴市场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5.
曲彬 《河北金融》2014,(2):22-25,28
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连续实施了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通过直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和降低资金价格的方式,以稳定金融市场,推动经济复苏.但大规模美元基础货币的投放实质上造成了美元的贬值.作为一种世界性货币,大量的美元流动性不仅对美国的经济、金融产生影响,同时通过多种传导机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溢出效应.特别是作为最主要新兴经济体之一的我国,在通货膨胀、出口等多方面都受到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银行家》2014,(2)
正美国QE退出预期和利率市场化是国内外影响深远的两大宏观事件,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构成重大挑战。由于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失业率等关键经济指标逼近美联储目标值,美联储何时退出QE仅是时间问题。对于美国退出QE3的预期,导致国内资本再度外流,2013年6月,外汇占款在年内首次出现负增长,加剧国内金融市场资金面急速收紧,以至爆发疯狂的"6月钱荒"。美国退出QE一触即发,国内金融改革马小停蹄,作为金改的核心内容,201 3年7月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政策频出(见表  相似文献   

17.
<正>10月29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举行了最新一期议息会议,决定自本月起停止新增购债。这意味着自2014年1月份开始实施的"缩减购债规模"(QE Tapering)操作如期结束,也意味着自2008年底启动、先后历经三轮的量化宽松政策(QE)正式终结。美联储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将会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美国发生了被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称之为全球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并且向全球范围蔓延。这场金融海啸对后世启迪颇多.其对我经济金融运行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也需要认真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万璐 《理财》2014,(12):16-17
2008年左右美国为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货币政策促使金价快速上涨;而近来美联储退出QE又推进金价下行。那么美国的QE政策与黄金价格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联系呢?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美联储推出一项量化宽松(QE)举措,即加印钞票购买金融资产,如美国政府债券(国债)或抵押贷款相关债务(MBS)。目的在于为银行体系提供流动性,降低金融业崩溃的风险,减少抵押贷款相关资产所招致的亏损,降低各类举债者融资成本。作为货币政策传统机制的短期利率,并未受到QE的实质影响。QE实际上有3轮,一般称为QE1、QE2及QE3。郑毓栋表示,美联储决议9月暂不缩减量化宽松措施,出乎市场预料,不过投资者不必对此感到忧虑。过去2个月就业市场相对强劲,企业信心大幅上升。虽然6月份至今,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展望已略转温和,预计2014年经济仍将实现3%的增长,远高于其对2013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中值,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