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财政支农“总量小、结构偏、体制僵”等主要特征,提出了强化支持重点,加大支出力度;整合财政支农投入,完善资金管理体制;调整支出结构,提高支出效益等财政支农对策.  相似文献   

2.
付秋霞 《中国市场》2011,(1):114-115
文章采用1980—2008年江西省的相关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该省财政支农总量与农业增长的关系进行验证,并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对其财政支农结构进行分析,认为财政支农支出总量不足很大程度上限制着该省农业的快速发展;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制约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必须从加大支农资金总量投入和改善支出结构出发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  相似文献   

3.
“三农”是政府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地方财政支农又是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近年来政府对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对全国或者区域农业经济增长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存在财政支农资金的整体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自治区政府应在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效率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力度,合理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使支农资金能够更充分的流入支农领域。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总体效益。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财政支农规模、支农力度、支农结构与支农效率等方面,对分税制改革后我国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地方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区域差异明显,中部地区无论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均小于西部尤其是东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均不尽合理,资金使用效率普遍不高。  相似文献   

5.
新疆地方财政对农业投资效益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新疆地方财政对农业投资效益的主要指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得出:在新疆财政对农业的投资方面,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农政策性贷款、农业科技三项费的投资效益最佳。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财政支农政策是政府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现阶段我国的财政支农资金在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着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财政支农方式效率差,缺乏灵活性,中央和地方财政界定不清,"越位"与"缺位"并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资金使用效率差等问题,要发挥财政支农政策的作用,应加大国家财政支农力度,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调整财政支农方式,灵活运用多种财政支农政策工具;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提高财政支农资源配置效率;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防止投资的缺位与越位;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完善财政支农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7.
刘宇  于磊  张泽康 《消费导刊》2014,(9):107-108
财政支农资金运行绩效评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的客观需要,是提高财政支农政策决策水平的重要保证。本文从分析当前河北省财政支农资金运行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构建河北省财政支农资金运行绩效评价体系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河北省财政支农绩效评价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浅谈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与管理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现代商业》2011,(20):173-174
本为论述了财政支农资金的运用原则及两种运用模式,指出了财政支农资金在分配和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完善管理制度、创新拨付方式、优化支出结构、完善分配方式以及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督检查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9.
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民收入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而农民收入能否提高与财政的支农政策密切相关。主要从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及其结构对农民收入的效应角度,找出了财政支农政策的问题,进而建议政府加大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并且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结构。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将财政支农支出指标引入传统的生产函数,研究了广西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协整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从实证的角度得出:从长期看,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是短期内作用非常不明显;最后就实证结论,提出了财政支农支出更有效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DEA模型对2010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财政支农效率进行了比较,并根据评价结果构建Tobit回归方程,分析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地方财政支农资金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乡村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自然灾害对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效率影响显著,而农业机械动力的影响并不显著。各地应结合自身的特点促进财政支农资金效率的提高,同时,我国还应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目标与财政支农资金的有效耦合。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财政支出及其结构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存在诸多问题:基本建设支出比重下降迅速,行政管理费比重日益上升,社会保障支出总量不足且比重较小,财政性教育投资严重不足以及对于农业的支出比重下降等。因此,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当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合理确定财政支出范围。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相关体制安排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孙开 《财贸经济》2005,(6):40-44
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有效提供,对于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从方式、范围和数量方面看,我国农村在各类公共产品的提供上存在着诸多矛盾,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三农"问题的解决.在构建农村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各类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处理好体制框架建设与公共产品供给之间的关系,为县乡基层财政逐步解困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刘志雄 《江苏商论》2012,(4):155-157
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广西的财政支农规模不断增加,农民增收越来越快,财政支农对农民增收具有非常明显的正效应。然而,财政支农力度仍然较弱,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结构不理想。为此,需要制定相应措施,解决存在问题。如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快农民增收步伐,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强财政支农政策引导,合理调整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加大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投入。  相似文献   

15.
周晋 《商业研究》2007,(4):115-117
对养老基金的政府财政投入会影响短期和长期的社会福利。首先是确定合理财政投入的两个准则,在描述基金收支核心机制后刻画了财政投入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合理财政投入的目标约束模型,在理论上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16.
贾康  马晓玲 《财贸经济》2004,(10):52-59
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分析和配合中央近期的宏观调控政策,应对积极财政政策加以调整.这不仅有利于巩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而且对于把握机遇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在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中要适当调减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改进原来以长期建设国债为主的实施财政扩张性政策的工具组合,根据公共财政要求调整支出投向和重点.特别是应注重结合财政政策调整推进财政改革,完善税费制度,构建内需平稳增长机制,强化财政对结构优化的作用,并健全分税分级的公共财政体制,在长期建设国债规模缩小后,发展新的财政支出方式.  相似文献   

17.
曾淑婉 《财贸研究》2013,24(1):101-109
通过构建财政支出、空间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析框架,采用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方法,考察1998—2010年中国大陆财政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率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分项财政支出中,教育、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就业支出与技术进步均具有正相关性,而农业支出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并不显著;一个地区的财政支出,尤其是教育和公共服务支出对相邻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会产生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时间序列回归及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分析我国汽车产业创新资金结构问题。实证研究表明,银行贷款和投资者权益对企业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投入强度影响为负,中央及地方的财政支出和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强度正相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汽车产业不能单纯依靠财政支出,还应加强技术创新资金的自我筹集能力,使研究与开发活动逐步适应市场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采用1990-2004年我国25个省份面板数据,分地区对影响我国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地区差异;农村道路、通讯、水利等公共事业发展,农户耕地规模,农户投资能力等对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投资有显著影响;分析期间,农村道路、水利事业的发展对东部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影响,农村水利、通讯事业的发展对中部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影响,农村通讯事业的发展对西部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经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可能影响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各种经济变量的基础上,检验了国债发行与各经济变量的相关关系和因果联系,根据分析,影响国债发行规模最主要的因素是债务余额、GDP的波动,其次是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赤字水平.也就是说,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更多的是财政本身的收支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其余的因素,如GDP、社会资金的余缺、财政的投资规模,它们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