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投资者的理性及其投资行为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有密切的影响。有效市场假说产生以来,学术界形成了观点不同的传统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理性预期均衡理论是传统金融学说的核心构成,关于资本市场是否有效、投资人是否理性等问题的回答,与行为金融学说有着不一致的观点。本文对两派学说的理论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加以述评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信息效率与投资者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培育,提出了一些基于相关理论的政策性启示。  相似文献   

2.
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理论是古典均衡市场理论的延伸,是均衡分析方法在证券市场中的运用.该理论强调投资者在"经济人"条件下的投资动机,旨在说明证券市场必须是在以完善的市场制度为依托、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经济当事人具有贝叶斯理性并能无障碍获得市场信息条件下,投资者才具有理性的套利行为.依据投资者行为理论,我国证券市场要在完善市场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均衡市场的宏观环境与微观基础,培育理性投资者.  相似文献   

3.
EMH理论及其检验同行为金融文献对市场有效这一命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提供给人们认知市场与股价行为不同的思维逻辑.有效市场理论因其理性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者随机的存在,不会主导股票价格及理性投资者会通过套利抵消非理性投资者对股价的影响的假设的非现实性和不可真正检验性,受到行为金融理论的批判.与此同时,审视行为金融对EMH理论的批判以及EMH理论的变通与完善,并站在融合两者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可给出未来针对有效市场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挖掘市场“异象”和采用“适应性市场假说”将是一条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有效市场假说是现代金融理论的重要基石,其理论基础是理性人和完全套利假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国家兴起的行为金融理论,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心理出发,重新审视了主宰金融市场的人为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对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反思,并指出了投资者的行为并非是完全理性的,套利行为也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5.
证券市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传统经济学关于理性、西蒙的管理学中关于有限理性的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最新流行的行为金融的基础理论——前景理论,建立了一套新的投资行为评价标准。根据这套评价标准,对证券市场非理性行为的客观现实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证券市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具有普遍性、系统性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6.
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的宏观与微观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证券投资中模仿其他投资者决策,在股票价格波动中追涨杀跌的行为.导致我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的原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为此,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抑制羊群行为的相应策略,即培育市场理性与培育理性投资主体两项对策.具体包括: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改善证券市场供求关系;完善合理的交易制度;规范证券公司"信息串联"行为;培育理性投资者等.以此来实现改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促进证券市场效率,以减轻羊群行为之害.  相似文献   

7.
忽视投资者的心理变化及其在市场上的表现,我们就无法理解证券市场中股价的异常波动。我国证券市场还是一个新兴的市场,投资者心理变化对市场的影响比在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中还要大。借鉴行为金融的研究成果,我们试图使投资者发现优秀的公司并长期持有,在股价的异常波动中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8.
中国股市的理性泡沫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传统理论通常把证券市场的泡沫与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混为一谈。近期的研究却表明在一个完全理性的市场中 ,泡沫依然可以出现。本文首先对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理性泡沫的可能性提出多种理论解释 ,认为下列原因导致了我国证券市场泡沫的存在 :( 1 )上市审批制 ;( 2 )可供投资的证券种类少 ;( 3 )政府的托市行为 ;( 4)卖空机制的缺乏 ;( 5)套利机制缺乏有效性 ;( 6)上市公司很少分红 ,投资者买卖股票只是为了获得买卖差价。其次 ,我们通过分析所得的结果 ,提出应对理性泡沫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行为财务理论基础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为财务理论对传统财务理论投资者完全理性假设和市场有效假设提出质疑,从行为财务理论的心理学基础——投资者理性和经济学基础——有限套利两条主线下,对相关文献梳理,归纳了研究成果,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在标准金融理论中,噪声交易不会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但是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各种异象和投资者的非理性表现均证实非理性交易者行为可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因此以投资者有限理性为前提的噪声交易理论被引入到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研究中来-本文首先介绍了噪声交易的涵义,其次阚述了囔声交易会对我国证券市场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及展望.  相似文献   

11.
行为金融学理论基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对现代金融理论的传统假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现代金融理论的传统假设是有效市场上的理性投资者的期望效用最大化。文章主要讨论行为金融学的两大理论基石,即认知心理学和套利限制,同时探讨了行为金融学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和IPO情况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行为金融理论对传统主流金融理论中投资者完全理性与厌恶风险假设提出了挑战,认为投资者是相对理性,并且是损失厌恶的.由于从处置效应角度检验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是否具有损失厌恶偏好特征具有数据收集的困难,且投资者在牛熊市状态下风险偏好也存在差异,故本文选用EGARCH模型,研究牛熊市中国股票市场对于好消息和坏消息的不对称反应,从更宏观层面检验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损失厌恶偏好特征.  相似文献   

13.
张乐 《时代经贸》2011,(14):167-167
在标准金融理论中,噪声交易不会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但是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各种异象和投资者的非理性表现均证实非理性交易者行为可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因此以投资者有限理性为前提的噪声交易理论被引入到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研究中来。本文首先介绍了噪声交易的涵义,其次阐述了噪声交易会对我国证券市场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列策建议及展望。  相似文献   

14.
行为财务理论,又译为行为金融理论,是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传统财务学来解释和预测财务主体的实际决策过程以及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状况而产生的一个财务理论研究的新领域。行为财务理论认为投资者不具有完全理性(仅具有有限理性)、现实金融市场是非有效市场,而“理性理财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设”是传统财务理论的两大基础性假设,行为财务理论是在对传统财务理论的两大基础性假设的质疑和挑战中脱颖而出的。  相似文献   

15.
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影响效应国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是否会影响股票价格和收益是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争论的焦点。现代金融理论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某些投资者可能并非理性,但由于他们之间的交易是随机进行的,所以他们的非理性会相互抵消,股票价格不会受到影响,即使在某些情况下,非理性的投资者会犯同样的错误。但市场中的理性套利者也会消除他们对价格的影响,因此,股票的价格等于其基础价值,投资者情绪对资产价格没有影响,股票的预期收益由其基础风险大小决定。行为金融理论则认为金融资产价格不仅受基本价值影响,  相似文献   

16.
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是导致证券市场剧烈波动和引发市场系统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系统回顾了羊群行为产生机理,对市场的影响等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上羊群行为的特点探讨了减消羊群行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证券市场的有效性理论是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上的,该假说是主流金融学和现代投资理论的核心理论基础之一,从它出发的一系列金融理论指导看现代金融理论的投资决策和实证分析。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上及实证上的质疑与争论日渐增加,行为金融学理论也伴随着这个争论过程逐渐成热,并互提出一系列逐步体系化的来自于实证研究和心理学研究的理论证据。本文回顾了这个争论与发展过程,并互认为,围绕着证券市场有效性命题的争论,其核心在于对信息、理性和基本价值等基础概念的理解差异上,同时在信息理论和预期理论的基础上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并且从这种角度出发再认识金融市场有效性争论中的核心问题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8.
行为金融学理论与投资基金经理的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俊 《财经研究》2002,28(4):33-37
行为金融学理论着重分析金融市场中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投资者的失误偏差和市场的反常。传统的金融学理论确定投资基金经理的选择标准时仅考虑了经理对于信息的收集分析等能力。但是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因素有可能造成主观错误:如普遍性、显著性、过度自信、抛锚性等判断错误。这些主观错误会造成基金经理在市场中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投资者在确定投资对象与选择基金经理时,除了传统金融理论中的相关因素外,还必须考虑将要投资的基金的经理层是否具有行为金融理论以及决策科学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行为财务学就是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与财务学相结合的学科。不同于传统的财务学理论,行为财务学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市场是非有效的。基于这两个基本假设,行为财务学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基于"人是有限理性的"假设提出了"羊群行为理论"和"过度自信理论";基于"市场是非有效性的"假设提出了"金融噪声理论"和"行为资产组合理论"。在资本市场中,确实可以看到一些不能以传统的财务理论解释清楚的异象,这是行为财务学得以产生发展的主要原因。由于行为财务学产生的时间还比较短,它也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行为财务理论在传统财物理论无法解释证券市场中的很多异象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尝试从心理学、社会学及其他认知科学的视角来研究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实际行为及其变化的原因。本文重点研究了行为财物理论对证券投资行为、策略的影响以及对证券市场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