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原有制度与规定问题原《公司法》对法人财产权的界定模糊不清,没有明确规定公司股东作为投资者享有股东权,在规定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时,将公司财产所有权与国家所有权相混淆。二、修改《公司法》中的专家建议1.应当明确界定公司法人财产权,即公司对股东投资形成的法人财产享有所有权及其他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2.应当明确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股东权,避免导致将公司财产与股权相混同,出现以公司财产清偿股东债务的情况。(建议稿第4条)3.删除“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  相似文献   

2.
《光彩》2004,(8)
编辑同志:我丈夫季某于2001年初与姚某、柳某、张某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有限公司,姚某担任公司董事长。今年3月份,我丈夫乘车外出,不幸遭遇交通事故而去世。关于股权继承的事情,我找到姚某,要求由我代替丈夫担任公司股东。但姚某不同意,表示只能将当初季某出资的12万元退回作为遗产继承。请问:股东死亡,其生前在公司中享有的股权如何继承?丁霞丁女士:股权是股东基于其在公司中所持有股份或者出资份额而享有的法定权利。股东死亡后,股权属于遗产的组成部分,但其继承不同于具体的有形财产,既要依照《继承法》规定的分配原则,同时还要遵守《公司…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2000年初,我和好友孔某一起各出资 25万元成立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孔某担任董事长 (法定代表人 )。同年 9月份,孔某因违章驾车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被人民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 3年。由于公司是我和孔某两人共同出资兴办的,现孔某因犯罪被判刑,其股东资格还有效吗 ?公司还能存续吗 ?吴迅 吴迅同志:   股东是指持有公司股份或者向公司实际出资的单位或个人。《公司法》第 4条第 1款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股东所依法享有的权利简称…  相似文献   

4.
<正> 股权是指股东基于其在公司中所持的股份或出资而享有的法定权利。《公司法》第4条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现行法律在确认股东有权转让股权的同时,又对股权转让的程序、对象等诸多方面作出特别规定:一、转让程序上的法律规定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自由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出资。但向第三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股东依法转让其出资后,由公司将受让人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你局《关于公司股东抽逃注册资本拒不改正能否对所设公司予以吊销执照的请示》(苏工商犤2001犦141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根据《公司法》第209条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61条的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但公司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后仍不能补足被抽逃出资的,应根据不同情况处理:公司被抽逃出资后已不符合《公司法》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公司设立条件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予通过…  相似文献   

6.
商务部:不得以股权出资方式规避外商投资管理 商务部近日发布的《关于涉及外商投资企业股权出资的暂行规定》明确,用作出资的股权应当权属清晰、权能完整、依法可以转让;股权企业是外商投资企业的,该企业应依法批准设立,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政策。被投资企业全体股东的股权出资金额和以其他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金额之和不得高于其注册资本的70%。  相似文献   

7.
一、主要问题1.违法形式隐蔽多样,定性处理难度大。有些公司以股东借款、关联第三人借款、往来款、垫付款、预付款等形式,通过会计科目应收、应付账款中的财务调整,来掩盖、隐瞒抽逃出资之实,这种现象相当普遍。而这类转移资产的行为是否属于抽逃出资或虚假出资,由于法律法规条文规定过于简单,没有具体的操作规范,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和依据,公司虚假出资、抽逃出资认定较难,这已成为困扰规范出资行为的主要因素。国家工商总局1999年的答复中只规定“公司股东为规避法律、法规规定,以借款方式全额抽逃出资的,应按抽逃出资行…  相似文献   

8.
国鹏 《商场现代化》2006,(33):256-257
一、案情简介在新《公司法》实施前夕,曾经发生这样一个案件:甲公司由股东A和股东B共同设立,其中股东A占67%的股份,股东B占33%的股份。公司在2004年没有分红,股东B以甲公司存在利润为由,起诉至法院要求分取红利。在诉讼过程中,原告认为按照原《公司法》第四条的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等权利,按照第三十三条的规定,股东有权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04年公司存在利润,就应当分配,至于利润分配数额可以通过申请审计评估得出。被告主张原告的诉讼请求应当依法予以驳回。理由之一是程序不合法。公司的…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我拥有一项专利技术,准备以该专利及其他自有资产共计100万元投资开办有限责任公司。听说办有限责任公司必须有2个以上的股东,我不愿受制于他人,就请一个亲戚出资1000元,申请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不料,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却说我变相设立个人独资公司,不予办理公司登记。请问为什么?读者:李森李森读者:根据我国法律,有限责任公司依法取得企业法人资格,股东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因此,法律对股东人数及公司的组织机构均有明确限定,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股东与公司人格混同、财产混同、股东轻易…  相似文献   

10.
《公司法》第27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而在我们基层工商部门的登记工作中,除了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及股权出资外,我们还了解到广大的投资主体有着强烈的以其他非货币财产出资的愿望。本文对采矿权、探矿权等新型出资的相关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你局《关于对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股东能否由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处罚的请示》(鲁工商外企字犤2002犦第29号)收悉。经研究,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一、根据《公司法》第208条、第209条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60条、第61条的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抽挑出资的,应当由公司登记机关对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实施行政处罚。公司登记机关在查办上述案件过程中,发现公司在办理登记时存在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骗取公司登记的,公司登记机关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我国新《公司法》第20条和第64条关于一人公司的法人人格否认规定,结合国外和地区的相关规定,分析认为上述条款太原则,欠缺可操作性,建议否认一人公司的法人人格,应主要考虑一人股东与公司的业务、财产、场所、会计记录等是否相互混同、一人股东是否利用公司存在诈欺或回避义务情形。而对于公司资本显著不足的情形,是属于一人股东出资不足,应承担补充出资的责任,而不是否认其法人人格。  相似文献   

13.
<正> 根据传统的民法法人理论,法人必须要独立地拥有财产,即对其财产拥有独立的所有权,否则便无法独立地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也就无所谓法人。股份有限公司是法人。股东投资入股所形成的财产是股份公司的基本财产,也是公司取得法人资格的重要条件,公司法人显然应对股份财产享有所有权。而根据企业的发展历史.公司的一个基本特征便是股东—企业所有者同经营管理者分离开来。独资企业(公司)出资者(股东)是企业(公司)的所有者,而股份公司的股东也应是公司的所有者。股东与公司同时都是股份财产所有权的拥有者,又与传统的所有权理论相矛盾。另一方面,根据公司法的一般原理,股东在向公司出资入股取  相似文献   

14.
桑萍 《市场论坛》2004,(7):72-74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股东以《公司法》规定的“五种出资方式”以外的出资方式出资的情况不断出现。既有公司出资形式主要涉及的问题有:劳务出资问题、无形资产出资问题、股权出资问题、债权出资的问题。在公司登记中,只要股东的出资到位,资本结构清晰,股东应负的出资责任履行到位,都应该予以登记。  相似文献   

15.
话说财产权     
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应该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的法人,就应有独立的财产权,独立的财产是公司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和基础。 一、从理论上讲,公司的财产权包括三层内容: 1.公司的财产均来自股东的投资。也就是说,股东一旦把自己的投资财产交给公司,就丧失了对该财产的所有权,而取得了股权,股东个人无任何直接处置公司财产的权利。公司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充分、完整的支配权。《公司法》第四条规定:“公司享有由股东  相似文献   

16.
出资是股东对公司的基本义务,股东出资入股之后,其因所投资而对该公司享有财产所有权和收益分配的权利,以及对公司的亏损承担义务,即谓股权。现实中,违反股东出资义务的现象十分严重,且其违法形态多样化、复杂化。但违反股东出资义务并不能因此否认其股东资格以及作为股东的权利,出资瑕疵的股权并不丧失其可转让性。  相似文献   

17.
1.合伙企业财产的构成依据《合伙企业法》,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合伙企业财产由两部分组成:①合伙人的出资。这是各合伙人在设立合伙企业时投入合伙企业的财产,是合伙企业的资本金,也就是合伙企业用来营业的本金。②所有以合伙企业名义取得的收益。例如,合伙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合伙企业存款的利息和合伙企业其他财产的掌息等。合伙企业财产属于全体合伙人共有,这一点,(合伙企业法)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在法理上是当然的。合伙企业与公司不同,公司是法人,公司财产为公司这个法人所有,不属于全体股东共有。合伙企业不是…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次确认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合法地位。这在我国公司法律制度发展史具有里程碑意义。但从实践中看,仅以《公司法》第二章第三节的7条规范对其规制远远不够。如部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恶意利用股东有限责任原则和滥用公司独立人格,违反有关公司资本金规定的“两虚一抽逃”,将股东与公司财产人格混同,擅自处分侵占公司财产,非法利用公司商业秘密财务资料谋利,借助特殊公司结构逃避债务和税收,利用股东有限责任原则逃避侵权责任等等。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到社会信用体系和公平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你局《关于公司减少注册资本办理变更登记问题的请示》(渝工商文犤2002犦58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公司成立后,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出资的股东、发起人,未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登记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后仍不能出资的;或公司因经营的需要,经股东会作出决议,全体股东等比例减少出资,或公司部分股东减少其出资的,公司申请减少注册资本,登记机关应予以办理变更登记,但申请变更登记程序及变更后的股东人数和注册资本数额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二○○三年一月…  相似文献   

20.
2014年《公司法》资本制度改革确认了股东资本认缴制,由此也带来股东诚信出资的理论困惑与实务纷争。通过一则典型出资纠纷案例的分析可知,公司法作为组织法以及实现财产隔离的"财产法"作用仍然存在。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下,股东认缴出资应被理解为股东对公司的一种承诺担保。当股东出资的期限利益与债权人保护相冲突,股东须承担补缴出资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