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变化,人民币双向波动的趋势和预期在不断增强,应该说,双向波动符合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近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持续为国内外广泛关注。2011年11月30日~12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在连续12个交易日触及当日交易区间下限之后,12月16日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2013年6月13日至2016年12月26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与在岸即期汇率日数据,分别运用协整检验、因果检验、Chow检验等方法,研究发现"8·11"汇改使汇率中间价和即期汇率数据产生了结构性突变;汇改前中间价和即期汇率不存在协整关系,汇改后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汇改前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并不是在岸即期汇率的Granger原因,而汇改后它们互为Granger原因.综上所述,"8·11"汇改提升了汇率中间价对即期汇率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2012年4月14日央行发布公告称,自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5‰扩大至l%,即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可在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下1%的幅度内浮动。中国人民银行上次扩大人民币交易区间是在2007年5月,将0.3%的汇率波动区间扩展到0.5%。  相似文献   

4.
市场扫描     
《金融博览》2012,(10):7-7
人民币汇率波幅翻倍 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5‰扩大至1%,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可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下1%的幅度内浮动。  相似文献   

5.
2012年4月14日上午9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自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0.5%扩大至1%,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提供当日美元最高现汇卖出价与最低现汇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当日汇率中间价的幅度由1%扩大至2%。这是自2007年5月波动幅度由0.3%扩大至0.5%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幅度的再度扩大。此次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幅是对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重要改进,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市场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珂 《证券导刊》2008,(45):54-55
连续跌停人民币逼近"7"字头4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同上日一样为6.8502元。开盘价报6.8842元。汇市开盘后9点45分,继三度跌停后,人民币对美元以6.8845元的即期卖报价再次触及当日波动区间0.5%的下限,刷新汇改以来记录。自汇改以来,  相似文献   

7.
资讯     
《金融博览》2014,(7):4-5
人行决定扩大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 3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14年第5号公告。公告称,自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即每19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可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下2%的幅度内浮动。  相似文献   

8.
王亚亚 《中国外汇》2015,(16):46-49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通过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实现市场化波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以供需为基础的汇率中间价市场化。在8月11日央行宣布改革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之后,外汇交易市场短期发生剧烈波动。经三天时间的过渡,8月14日收盘之际,人民币汇率渐趋稳定。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的调整,使得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再迈一步,人民币汇率将更富有弹性、更趋市场化。为此,本刊记者连线摩根大通亚洲货币与新兴市场中国区主管徐文波、中国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衍生交易处处长李大鹏、中信银行资深专家袁田军。  相似文献   

9.
2010年6月汇改重启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尤其是9月份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快速升值,12月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6227元/美元,比6月初累计升值约3%。市场主体对人民币升值预期随之增强,2010年底河北省进出口企业问卷调查显示,超过六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到底要不要升值,这一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检验中得到了最为准确的解答:人民币可以在较长时间内缓慢的升值,以此来消除人民币升值的压力.2005年7月21日19点起,中国政府宣布进行汇率制度改革,取消紧盯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2006年12月2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7.8087元.2007年3月2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7.7310元.2008年1月28日,1美元兑人民币7.1996元.2008年3月25日,人民币与美元的汇价达到了1美元兑7.0463人民币.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是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2007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7.3046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6.90%;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对货币的影响,美元持续贬值,人民币在2008年延续甚至加快了升值趋势,截至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1美元兑6.9920元人民币,不仅击穿了7元关口,且在一个季度内升值幅度达到4.4%。  相似文献   

12.
2019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态势明显。8月初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突破"7"这一重要整数点位,随后又在11月实现"返6",打碎了市场固有的心理枷锁。展望2020年,在多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料将继续呈现双向波动态势。回顾2019年的人民币汇率走势,其整体呈现如下特点。一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双向波动成为常态。2019年人民币汇率整体波动增强。  相似文献   

13.
外汇     
破10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今年首次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中间价今年二季度以来整体上演升值行情,并于9月2日首度突破1:10这一重要关口。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9月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8359元,1欧元兑人民币9.9667元,100日元兑人民币6.2986元,1港元兑人民币0.87577元,1英镑兑人民币12.2561元。  相似文献   

14.
邢力文 《时代金融》2014,(30):113-115
本文以2010年4月30日到2014年4月30日的上证指数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日度数据为样本数据,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研究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的股票波动和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证券市场的股票价格波动和人民币汇率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在直接标价法下,上证指数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正向变化趋势,即上证指数上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上升,人民币贬值;上证指数下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下降,人民币升值;而且上证指数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是互为Granger因果的关系,从显著性水平来看,上证指数波动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影响要大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化对上证指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大众理财顾问》2008,(10):13-13
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中间价今年二季度以来整体上演升值行情,并于9月2日首度突破1:10这一重要关口。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9月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8359元,1欧元兑人民币9.9667元,100日元兑人民币6.2986元,1港元兑人民币0.87577元,1英镑兑人民币12.2561元。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5月15日突破8:1的心理关口,达到1美元兑7.9982元人民币,这是自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新高点。显然.这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灵活性不断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7月6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大幅下调263A,跌破6.68,创下2010年11月来新低。截至下午3点,离岸和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分别跌至6.7028和6.6898。也许不无巧合的是,同一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自2016年8月15日起,对在境外与客户开展远期售汇业务的境外金融机构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准备金率为20%,准备金利率为零。这似乎“山雨欲来”的一幕并不陌生,也让我们思考如下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货币市场》2007,(12):64-67
2007年11月,银行间外汇即期市场运行平稳,外汇远期交易量环比大幅下降,外汇掉期交易量环比持平,外币对交易环比趋向活跃,外币拆借交易量环比大幅增长。11月份,人民币兑美元和港币继续保持升值趋势,兑日元大幅贬值、兑欧元有所贬值,兑英镑有所升值。与2006年年末中间价比,11月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5.53%。与2005年汇改当日中间价比,11月末,人民币累计升值11.85%。  相似文献   

19.
杨荇  朱妮 《银行家》2012,(6):43-45
正2012年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自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日间波动幅度由0.5%扩大至1%。这是继200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兑美元日间汇率浮动幅度由0.3%扩大至0.5%后,汇率波动幅度的再度扩大。本文旨在对该政策出台的动因、市场反应、人民币汇率走势以及对商业银行相关业务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温建东 《银行家》2014,(4):38-39
正近期,人民币汇率由升转贬,波幅扩大。2014年3月16日,人民银行宜布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交易价相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波动幅度从1%提高到2%。本文将从多方面探讨了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原因。近期人民币贬值情况2月19日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和交易价双双走弱。本轮人民币汇率由升势转跌,始于2月18~24日的人民币中间价五连跌。2月末。人民币中间价报6.1214,较1月末下跌0.27%。加上1月中间价贬值0.13%,扭转了201 3年8月以来人民币的每月升值态势。2月19日后,银行间外汇市场即期交易价(CNY)持续下跌,最大跌至6.1808,月末收盘6.1450(相当于2013年7月初水平),全月累计下跌1.4%;25日开始,交易价自2012年9月以来首次转入中间价贬值区间,相对中间价日均最大贬值0.4%,28日一度接近跌停。境外即期人民币汇率下跌,但与境内仍有较大价差。2月末,境外市场人民币(CNH)对美元即期汇率收盘6.1194(相当于2013年8月初水平),全月累计下跌1.4%。CNH相对CNY溢价幅度于25日之前先收窄、25日之后再扩大,最大价差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