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酝酿13年之久、8次会议审议、创造中国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最多纪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终于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以高票获得通过,并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可以说,《物权法》既是近两年争议最多的一部立法,也是与普通老百姓关系最大、最直接的一部法律。  相似文献   

2.
席涛 《时代经贸》2005,(1):140-14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在2004年6月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审议程序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经过企业破产法试行18年和起草新破产法草案10年之时,第三次提交审议的草案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法律框架和制度安排?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是否达成了共识或多数一致?  相似文献   

3.
我国产权制度的重要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创造了中国立法史上诸多之最:审议次数最多--8次,时间最长--长达14年.物权法立法过程中将草案公开由全民进行讨论,受到的关注也几乎为新中国立法史上前所未有,其间的讨论甚至涉及到改革的方向问题.许多人可能认为多次的审议会令法律的产生复杂化.  相似文献   

4.
《物权法》创造了中国立法史上诸多之最:审议次数最多——8次,时间最长——长达14年。物权法立法过程中将草案公开由全民进行讨论,受到的关注也几乎为新中国立法史上前所未有,其间的讨论甚至涉及到改革的方向问题。许多人可能认为多次的审议会令法律的产生复杂化。而实际上  相似文献   

5.
夏燕 《江南论坛》2006,(1):38-40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进行了第三次审议,新《草案》的修改之一为删除了让与担保权的相关规定。对于该项制度在物权法中的去留。曾有过不同意见。反对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种:(1)让与担保以移转标的物的所有权来担保债务之履行,属于流质契约,不仅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担保物权的概念,在为债权实现提供高强度保护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资讯     
<正>政·策 POLICY 《反垄断法》列入今年立法规划 在5月7日举行的“中国欧盟竞争力”研讨 会议上,商务部高层透露,《反垄断法》(草案)已经 提交国务院审议,有望明年底出台。 按照立法程序,如果一部法律进入到国务院 审议阶段,则其进入提交人大审议环节已经近在 眼前。 实际上,在目前的状况下,我国的“反垄断”还不 是真正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反垄断,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 的区别,我国垄断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行政性垄断。这也 是“中国特色垄断”问题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制订工作自1993年启动,历经立法机关八次审议,已由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物权法》的制订与颁行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深远影响。物权法的制订与讨论之所以在海内外引起极大的关注,备受世人瞩目,就是因为物权法是保护最广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制订工作自1993年启动,历经立法机关八次审议,已由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物权法》的制订与颁行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招标投标法》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宗璋 《财经研究》2002,28(5):54-60
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文中简称《招标投标法》)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已于2000年1月1日正式施行。《招标投标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规范公共采购招标投标行为的一部重要法律,无疑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的《政府采购法》有着密切的关系。《招标投标法》与《政府采购法》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如何正确界定《政府采购法》的法律地位,目前存在非常激励的争论。本文试图就这两个法律之间的有关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的立法工作正朝着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立法质量进一步提高的目标迈进,而公民对立法的有序参与也在进一步扩大,公民对立法积极有序的参与已经成为立法领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分别将《物权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物业管理条例》等多部法律草案和行政法规草案向社会公布,  相似文献   

11.
3月18日,曾在社会上引发重大争议的《物权法》草案历经长达13年的酝酿和广泛讨论,终于瓜熟蒂落,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物权法》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共识,从全体人大代表按下表决键的那一刻,就表明中国已向政治文明迈进了一大步.国家、集体、私人的财产权和其他人的财产权受到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坚持平等保护物权与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物权”问题是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审议并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中提出来的。《物权法》明确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保护物权首先表现为法律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强调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下,“坚持平等保护物权”,这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际结合所作的新的实践和重要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主体的财产关系须得由民事财产法律来加以规范调整。一般而言,民事财产法律包含两大块,即调整财产流转关系的债权法和静态财产归属关系的物权法。我国目前已有了一部较具代表性的债权法即统一的《合同法》,但却没有一部统一的《物权法》。  相似文献   

14.
6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6月24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反垄断法草案等法律案。社会各界对反垄断法的关注也随之升温。反垄断法素有“经济宪法”之称,那么作为如此重要的一部法律制度,反垄断法究竟反什么、怎样反、由谁来反,是亟待懈决的问题。本文力求对此进行深层次分析。  相似文献   

15.
6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6月24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反垄断法草案等法律案。社会各界对反垄断法的关注也随之升温。反垄断法素有“经济宪法”之称,那么,作为如此重要的一部法律制度,反垄断法究竟反什么,怎样反,由谁来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力求对此进行深层次分析。  相似文献   

16.
物业税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分析物业税的法律基础,不仅有利于中国物业税的开征提供依据,也是中国物业税法律制度的构建奠基石。《物权法》的颁布实施为物业税的开征提供了前提条件。《物权法》的立法重心从强调"所有"转为强调"利用",由此产生了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这是开征物业税的法律基础;而在中国这种特殊的国情下,影响物业税构建法律因素的相关的配套法律制度也成就了中国物业税的法律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从未有一部法律诞生得如此艰难。 从2004年启动,到2007年6月正式通过,《劳动合同法》反反复复碰撞了近5年。在2005年12月24日草案首次提交审议之后一个月,社会反馈意见即达19万条之多,《物权法》所创下的1万条的纪录,就这样被轻而易举地打破。 即便在艰难问世之后,来自各方的强烈反馈也仍然余波未了。资方及其代言人的愤怒叫骂充斥着媒体,“两会”期间某些代表顺势提出的种种修改提案,也显得格外顺理成章。一时间,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变成了“推高失业率”、“压垮中小企业”、“吓退外资公司”,甚至“搞垮中国经济”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8.
杨朝霞 《环境经济》2013,(10):10-13
2012年8月底,《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在酝酿了一年半后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初次审议程序,又是近一年,草案于2013年6月底进行了二审。无论整体还是细节,二审稿与一审后向社会公开的征求意见稿和现行的环保法相比,变化都非常大。简单来看,本次修改共涉及45处,主要集中在信息公开、政府责任、公益诉讼和规划环评等方面。为此,本刊邀约专家学者从法律专业的角度,对完善草案建言献策,从而引发思考。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2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下称《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是继《合同法》、《物权法》之后,我国民事领域的又一部重要立法。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刚刚通过的《物权法》是今年“两会”万众瞩目的焦点之一,从1993年起草,到提交全国人大审议以来,《物权法》修改之细、争议之多、酝酿之充分,被很多专家称为“刷新了中国立法史的多项纪录”。经反复雕琢,充分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共识,《物权法》在刚刚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瓜熟蒂落”,高票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