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廷明 《会计师》2010,(10):42-43
<正>一、引言企业并购是企业之间的执行合并收购的行为。企业合并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合并组成一家公司,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合并各方都解散,称为新设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被吸收的公司解散,称为吸收合并。收购是企业通过现金或股权方式收购其他企业产权的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2.
企业并购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合并与收购行为。企业合并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合并组成一家公司,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合并可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被吸收的公司解散,称为吸收合并。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合并各方解散,称为新设合并。收购是企业通过现金或股权方式收购其他企业产权的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3.
<正>一、企业合并的定义我国公司法规定,企业合并,是指两个以上的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变为一个公司的行为。其形式有两种:一是吸收合并;二是新设合并。吸收合并是指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加入本公司,被吸收的公司解散。新设合并是指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合并各方解散。由于会计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会计意义上的合并还包括控股合并。控股合并指一家企业买入或取得了  相似文献   

4.
企业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合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企业合并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合并组成一家公司,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但也有小的公司并购大公司的成功案例.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合并可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被吸收的公司解散,称为吸收合并.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合并各方解散,称为新设合并.  相似文献   

5.
江希和 《财会学习》2006,(12):58-60
国税发[2000]119号文(即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合并分立业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将企业合并定义为:……被合并企业(指一家或多家不需要经过法律清算程序而解散的企业)将其全部资产和负债转让给另一家现存或新设企业(以下简称合并企业),为其股东换取合并企业的股权或其他财产,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依法合并.可见,企业合并实质上是被合并企业将整体资产的产权转让给合并企业,或被合并企业股东以放弃被合并企业股权为代价获得合并企业的股权,其合并的方式有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因此,企业合并的所得税处理实际上主要是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被合并企业资产转移是否作为销售处理;二是合并企业对收到的资产的计税成本确定;三是被合并企业的股东权益的转换或转让是否计税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忠汉 《会计师》2009,(6):19-20
<正>一、企业合并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后事项。企业合并从合并方式划分可分为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控股合并,即A+B=A+B形式。该类企业合并,合并方(或购买方,下同)通过合并交易或事项取得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下同)的控制权,主导被合并方的生产经营决策并  相似文献   

7.
栾书庭 《会计师》2010,(8):26-27
<正>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合并通常包括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三种形式。其中,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均不形成投资关系,只有控股合并形成投资关系。因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控股合并所形成的投资企业(即合并后的母公司)对被投资单位(即合并后的子公司)的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区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分别确定初始投资成本。本文主要探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相似文献   

8.
张道奇  刘磊 《金卡工程》2010,14(11):163-164
公司合并是市场经济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企业活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依法达成合意,归并为一个公司或创设一个新的公司的法律行为。现行公司合并的两种形态是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在公司合并的过程中,债权人的权益应该如何来保障,这是很值得我们去探讨的一件事情。  相似文献   

9.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相关概念 (一)企业并购 企业并购(M&A),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所谓企业兼并,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兼并指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这些企业丧失法人资格,并获得它们的控制权的经济行为,相当于公司法中规定的吸收合并.而广义的兼并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产权并企图获得其控制权的行为.广义的兼并除了包括吸收合并外还包括新设合并和其他产权交易形式.  相似文献   

10.
江希和 《财会学习》2006,(11):61-63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合并分立业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9号)的规定,企业分立指的是被分立企业将部分或全部资产分离转让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现存或新设的企业,为其股东换取分立企业的股权或其他资产.企业分立有存续分立和新设分立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企业分立是指一个企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分立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其中,原企业解散,分立出的各方分别设立为新的企业,为新设分立(也称解散分立);原企业存续,而其一部分分出设立为一个或数个新的企业,为派生分立(也称存续分立)。分立前企业的债权和债务,  相似文献   

12.
一、企业合并的类型及涉及的所得税纳税人企业合并是企业重组的重要形式。企业合并包括三种形式,即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所得税上所称合并业务是指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而控股合并所得税上称之为股权收购。无论是吸收合并还是新设合并,合并业务的实质是被合并企业将其全部资产和负债转让给另一家现存或新设立的企业,被合并企业股东换取合并企业的股权或非股权支付。因此,企业  相似文献   

13.
企业合并,是指一家或多家企业(以下称为被合并企业)将其全部资产和负债转让给另一家现存或新设企业(以下称为合并企业),被合并企业股东换取合并企业的股权或非股权支付,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依法合并。财政  相似文献   

14.
吸收合并又称兼并,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合并成为一个企业,其中一家企业保留法人资格,其他被合并企业的法人资格自动消失,实质上也就是一家企业吞并了另外的企业。吸收合并后,被合并企业全部解散,合并企业接管被合并企业的全部资产和负债。合并的结  相似文献   

15.
TCL集团与TCL通讯通过吸收合并,实现整体上市。使得TCL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资本市场上掀起了关于兼并收购模式的探讨。一般而言,根据兼并后的公司组织形式,兼并可以分为新设合并和吸收合并,其中吸收合并是指两个以上的公司进行合并时,其中一个公司存续,继续拥有法人资格,另外一个或两  相似文献   

16.
李明 《税收征纳》2010,(2):36-39
企业合并,是指一家或多家企业(以下称为被合并企业)将其全部资产和负债转让给另一家现存或新设企业(以下称为合并企业),被合并企业股东换取合并企业的股权或非股权支付.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依法合并。《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将合并业务的所得税处理按照一般重组和特殊重组区别对待.一方面对有合理商业目的的重组予以支持.同时对以合并方式利用亏损、  相似文献   

17.
企业合并就是被合并企业将其全部资产和负债转让给另一家现存或新设企业,实现两个以上企业依法合并。企业分立就是被分立企业将部分或全部资产分离转让给两家以上现存或新设的企业。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合并分立在所难免,做好其间的所得税征管工作是完善市场经济、确保国家税收稳定增长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合并,是指一家或多家企业(以下称为被合并企业)将其全部资产和负债转让给另一家现存或新设企业(以下称为合并企业),被合并企业股东换取合并企业的股权或非股权支付,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依法合并。《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以下简称“通知”)将合并业务的所得税处理按照一般重组和特殊重组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9.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独立的企业的联合,或者一个企业通过购买权益性证券、资产、签订协议,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另一个或几个企业控制权的行为。目前我国合并会计的发展还相当滞后,理论上和实务上还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本文拟只对企业合并日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采用的合并方法,即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进行阐述,分析各自的特点,比较使用两种方法对财务报告的影响,以期对会计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一、合并财务报表理论及存在的问题 企业合并主要有新设合并、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由于前两种合并方式在合并后就只存在一个报告主体,不存在合并报表问题,而控股合并就是各独立公司先编制个别报表,后由母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下面笔者仅对合并财务报表理论中存在的七方面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