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游静 《城市建设》2010,(7):447-447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航天企业深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立和完善职工培训制度、进一步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使航天职工学历教育形成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局面,是摆在每一位职工教育工作者而前的重要课题。首航公司是“以人为本”,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国有大型企业。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在市场竞争机制条件下,首航公司在职工学历教育方面紧贴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制订了一套适应本企业需要的职工学历教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幻,导致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由过去的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企业领导者单凭个人能力已不能应对错综复杂的市场变化,需要企业职工的共同智慧和努力,企业的领导者要从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等方面着手,努力创建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凝聚成企业精神,使职工发自内心地“爱厂如家”,以此来促进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怎样在创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凝聚职工、激励职工,提高企业文化管理水平?职工的民主管理就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本文以职工民主管理在创建企业文化中的作用为切入点,简要论述了企业文化的定义和作用、职工民主管理的途径以及对提高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企业年金是我国一直在探索和推进的企业为职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一般由有能力的企业自愿建立,由企业和个人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费用,进入职工个人年金账户,通过特定的投资机构实行基金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由职工在退休后领取。  相似文献   

4.
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也有生、长、衰、亡的运动过程,其生命力的强弱直接表现为生存力、发展力、竞争力的强弱。其中,生存力是最基本的能力,是企业发展和竞争的基础;而发展与竞争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三者交互作用、矛盾统一。为了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为企业创造一个有利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5.
股份合作制是群众在企业改革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新的企业形式。职工共同出资入股、共同劳动、按劳分配、按资分红、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股份合作制企业不同于股份企业──它不向社会个人募股;也不同于合作企业──它要求职工全员入股、不能退股;又不同于个人合伙企业──企业职工以自己所购股份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有人说股份合作制“非驴非马”,“四不像”。本文对如何认识股份合作企业的性质以及股份合作制的发展进行探讨。一、股份合作制是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企业组织形式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形式…  相似文献   

6.
企业年金制度是一种保障制度,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政策规定,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发展需要而建立的旨在使职工在退休后的一定时期内能按年度领取一定数额养老金的退休收入保障制度,它同基本养老保险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计划构成一个完整的养老金制度。  相似文献   

7.
企业应关注员工的个人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常人们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更多的是员工个人的事情,是员工谋求自我发展的个人设计,实际上企业可以通过一定辅助措施加以指导,使企业员工按照企业的要求与规划发展。但企业对员工的个人发展规划了解多少,可能还没有多少人力资源经理说得清楚。我国对于员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多的是停留关心员工能为企业创造多少财富的传统上,其结果是留不住优秀人才。那么如何留住人才,使之真正发挥作用,为企业尽心尽力,同舟共济呢?一个现实可行的办法是企业参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与管理,把员工和职业发展纳入企业管理的范畴,也即我们常说的“事业留人”。  相似文献   

8.
企业财务制度不仅事关企业自身的利益和发展,而且关系到企业与国家的利益关系,关系到企业与职工个人、投资者以及债权人的经济关系。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企业财务行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周慧文 《时代经贸》2012,(16):247-247,251
社会保险制度是收入再分配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调节企业与职工之间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手段。在我国,企业是社会保险费用承担的最主要一方,职工个人也承担了一部分的费用,从我国现实来看,五种社会保险受益人都是职工一方,有的直接是全体职工,也有的是职工中的某部分人群。社会保险是我国企业与职工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方武,有利于显著增进职工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0.
企业内部绩效考核方法模式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枢纽与闸门,是企业人事决策的重要依据,可以有助于职工个人绩效的改进以及为企业的人事决策提供依据。企业的整体营运绩效,与企业战略的规划、目标的设定不可分,但更具体的表现却是与职工个人的工作绩效息息相关。因此,通过对职工工作绩效良莠的评价,并保持对职工的有效回馈,企业就能激发起每位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推动职工的能力发展与潜能开发,形成一支高效率的职工队伍。因此,绩  相似文献   

11.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航天企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立和完善职工培训制度、进一步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使航天职工学历教育形成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局面,是摆在每一位职工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首航公司是"以人为本",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国有大型企业.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在市场竞争机制条件下,首航公司在职工学历教育方面紧贴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制订了一套适应本企业需要的职工学历教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金奎 《时代经贸》2009,(10):126-127
在网络经济时代,一个企业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将成为企业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可以说,没有企业信息化,就没有企业现代化,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时代所需、企业发展所需。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机遇。在新形势下企业如何适应市场,加快发展、立于不败之地,职工的职业道德显示出它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对一个企业来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职工良好的职业道德,它能激励职工为共同的价值理想而奋斗,强化职工对企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L进心,塑造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职工的良好职业道德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灵魂。目前职工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在一些企业、单位领导工作中存在的“一手…  相似文献   

14.
邓传树  王安芹 《经济师》2001,(6):109-109,15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样也是一个企业的灵魂,经过三年攻坚,不少国有企业摆脱了困境,但仍有部分国有企业经营举步维艰,职工生活困难,国有企业要从根本上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关键是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实现全方位创新。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企业租职工的保险意识逐渐增强。据—些地方和企业反映,企业在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统筹之外,为职工个人购买商业保险所需资金如何列支,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财务处理不一致,不利于财务管理规范化。笔者对杜会保险费稻补充养老、补充医疗保险的会计与税务处理方法试论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上海华生的崛起深深地烙下了李隆铭印迹,但过于强悍的个人作风,以及一直挥之不去的产权争议,给这种成功蒙上了阴影。 在上海企业界。李隆铭的名头很响。他从几个人、几口缸开始打天下。用了20年的时间,拼到了一个全国500强的大企业,创造了一个世人敬佩的商界神话,但对他个人的评价却毁誉参半,虽然治理企业是把能手.却招来不少对于他在用人及决策方面的非议声。最终.在涉及个人利益与职工利益的改制过程中,被愤怒的职工“罢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在企业中的深入进行,统计工作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本文分析了工业企业统计基础存在的问题,并对促进工业企业基础建设的发展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经济问题》2007,(11):F0004-F0004
“向知识要未来”,“昨天的面包不能充饥”已成为伯方煤矿一个整体的共识。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争当技术能手,在广大职工中蔚然成风,为企业创新发展和实现跨越,提供了充足的知识源泉。广大青年职工将个人的理想与愿望。同矿山的整体发展相结合,通过职工技术比武、青年读书学技术、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和青年创新创效等活动。使矿山焕发了勃勃生机,技术能手和创新骨干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不竭资源,先进的企业文化对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经营思想,价值观念。团队意识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属于企业的无形资产,它产生于企业本身,得到全体管理者和职工的认同和维护,并随着企业的发展日益强化丰富,成为企业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渴的精神源泉。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五十年来孕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在开发建设中形成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职工行为准则,对于推动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本文就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短短十几年时间,德力西集团的职工由8人发展到6000人,工业总产值由1万元发展到14亿元,由一个家庭作坊发展成为一个拥有70多家成员企业、国内外300多家分销公司和代理机构、600多家协作企业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现代化企业集团。这种超常规、加速度的发展,确实是一种非常可贵、发人深思的社会现象。研究总结德力西的经验,其社会意义远远超过了德力西集团自身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推广价值,必将产生轰动的社会效应。德力西集团走过的道路,是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发展之路,是中国企业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