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市政公用事业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栽体.它在城市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虽然我国当前的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就对我国当前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城市公用事业进行了一系列市场化倾向的改革实践与探索。在推进城市公用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和国有市政公用企业改造;积极吸引社会和境外投资,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城市公用事业领域推行特许经营制度;创新融资手段和价格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事实证明这些改革推进了东北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负面效应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已在促进城市公用事业效率,增强城市公用产品的供给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在民营化中也出现国有资产流失、价格过快上涨、普遍服务难以保障、政府承诺缺失和政府高价回购等负面效应。针对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减少民营化负面效应的基本对策是,建立与完善有关民营化的法规政策体系、明确城市公用事业的管制机构及其职能和加强对城市公用事业的政府责任来促进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北京市的城市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北京市需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进程,广泛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将政府作用和市场力量更好地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和公用事业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政策困境--以水务民营化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明 《当代财经》2004,(12):18-21
目前中国城市公用事业正在探索民营化改革,应该说民营化方向是正确的。但是,由于我国城市政府、民营企业等民营化有关各方关于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理论上准备不足,操作上又无现成的、符合国情的模式可供模仿。因此在实际运作中出现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使民营化有关各方陷入了两难境地,这也说明了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陈岩 《当代经济》2010,(5):44-45
市政公用事业总体上带有自然垄断性质,在一般情况下其均衡供给会小于社会最优水平,从而获得超额利润。本文介绍了市政公用事业公私合作制的概念,分析了市政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主要运营模式,并就我国在市政公用事业领域取得的进展和建立的法律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汹涌澎湃的行政改革浪潮,公用事业市场化的改革也随之而来。在民营化专家萨瓦斯看来,民营化是“一系列创造性改革的通用标签,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将市场机制引入政治领域。民营化虽然属于新公共管理的主流,体现了新公共管理的所有特征”。中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推行公共服务领域的民营化改革,已经显露出了这种新的治理方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对公用事业的传统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促进了市政公用事业发展,增强了市政公用事业服务能力,提高了其服务质量与效率,使市政公用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境,如贪污腐败、失业与冗员、价格以及公共安全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明 《财经科学》2006,(10):76-83
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虽然作为中国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的趋势方向,同任何改革一样,也存在着负面效应,民营化中的腐败就是其主要负面效应之一.与民营化相关的腐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民营化中的国有资产流失与民营化后的寻租.本文分析了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中的腐败、形式、成因,并结合模型从预防角度上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西方国家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西方国家公用事业领域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在我国公用事业领域改革过程中,借鉴国外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成功经验,在政府宏观规制下,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改造,有利于公用事业摆脱困境,实现企业效率和公共福利的共赢。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处于初始阶段且有加速推行的迹象,但改革的微观模式尚没有厘清。从理论上看,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无论禀赋是否增加,均非帕累托改善。从实际上看,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也会产生诸多的政策困境,且有两难的特点,其中包括民营化与固定回报;价格调整与普遍服务;特许经营中的垄断与竞争;市场准入门槛的高与低等一系列操作性难题。加之,民营化易引发的腐败和失业等负面效应。因此,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2.
市场化是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的方向和必由之路。2002年12月7日,建设部下发《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在市政公用行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随着电力、电信、公路等垄断性行业的市场化取得积极成果,中央政府和各地政府已经在加快公用事业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共识,盘活存量资产和用市场化机制建设增量资产已成为各地政府的基本思路。公用事业产品不同于一般商品,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垄断性,需要特许经营。下面就通过哈尔滨太平污水处理厂BOT项目浅论城市公用事业的市场化之路。  相似文献   

13.
从国外城市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看,在公共领域引进市场机制并完善政府监管是最基本的措施。探索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的重点,应是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通过政府转型的实质性突破,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制。  相似文献   

14.
从国外城市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看,在公共领域引进市场机制并完善政府监管是最基本的措施。探索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的重点,应是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通过政府转型的实质性突破,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制。  相似文献   

15.
一、对“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基本认识 (一)公用事业的范围和特征 在我国现行的法规、规章中,对“公用事业”(public utdity)及其范围有着不同的界定。例如,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3年颁布的《关于禁止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中所称的公用事业,包括“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邮政、电讯、交通运输”等行业。在建设部2002年颁布的《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中,将“市政公用事业”界定为“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公用事业具有自然垄断属性和公共产品性质,政府一般实行管制政策。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掀起了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浪潮,放松管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公用事业自身的属性决定了单纯的放松管制是不全面的,在公用事业领域引入有效竞争的前提下,需要对公用事业进行管制创新与适当管制。  相似文献   

17.
彭桂芳 《生产力研究》2007,(10):80-81,148
文章分析了市政公用事业的特征,系统总结了我国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发展态势,指出了我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主要难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加强广东市政公用事业监管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健 《广东经济》2008,(7):36-38
自2001年广东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启动以来,广东在城市供水、污水、垃圾处理、城市燃气、城市公交等公用事业领域,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建立特许经营制度,初步建立了外资、民营、国有多元投资格局,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运营效率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市政公用事业是一个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城市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运作中的政府改革明显滞后于社会其他行业,己经不能满足市政人群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成了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理论基础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论述了公用事业民营化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民营化改革是公用事业治理方式变革的一种方式;实证描述了中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体制背景和基本形式,分析了中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研究设计了公用事业民营化过程中的政府规制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