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机制创新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截至2005年第三季度,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2808.3亿元,不良贷款率达8.58%。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大量不良资产,严重影响了其经营创利能力,制约着金融体制改革整体推进步伐。强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既是落实巴塞尔协议要求,主动适应资本约束的必然选择,又是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措施,全面创新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长期制约着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因此,降低不良贷款成为商业银行当前的首要任务。本文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阐明了控制不良贷款增长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长期制约着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因此,降低不良贷款成为商业银行当前的首要任务.本文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阐明了控制不良贷款增长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从美、欧等发达国家一些经营管理优良的商业银行来看,不良资产率均很低,一般均在1%-3%以内。我国商业银行经过这几年推进股份制改革、加强信贷风险防范和管理,狠抓了不良贷款“双降”工作,取得了不小成绩。到2006年第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降至13124.7亿元,比年初减少137.6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8%。但同发达国家活跃银行比较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比西方活跃银行高好几倍,它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与其相比有较大差距。为此,认真深入地研究发达国家严格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与管理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从宏观上把握危机以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状况,从微观上创新不良资产风险化解的组织体系、管理方式.全面提升不良资产清收和盘活的效率,是有效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关键,也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郑良芳 《金融电子化》2007,(3):18-18,20
美欧一流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均很低,一般均在1%~3%以内。我国商业银行经过这几年推进股份制改革、加强信贷风险防范和管理,成效明显。到2006年l季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降至13124.7亿元,比年初减少137.6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8.0%。但同一流银行比较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比西方活跃银行高数倍,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有较大差距。为此,认真深入地研究发达国家严格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是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从公司治理角度探讨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管理机制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长效的资金管理机制,对于完善商业银行内部运行机制,优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管理问题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下考虑,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组织架构未能理顺、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资金风险管理水平不高和内部转移价格体制不合理等问题.据此,提出重构资金管理新机制的基本思路,即科学设计资金营运组织架构、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全面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及建立完整有效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体系,并指出对于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定价可先采取实际成本率和收益率法,再过渡到半市场化法,最终实现市场化法的定价思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持续保持着"双降"的趋势,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仍存在着大量的不良资产.不良资产的存在和再生这种状况有其内部和外部原因,必须进一步治理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强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防范与遏制其不良资产再生.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占比高、风险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果不迅速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势必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进而也将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进程。本文就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及加强不良资产管理降低不良贷款占比等问题谈谈个人见解。一、加强不良资产管理,努力降低不良占比的必要性降低不良贷款占比是当前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保持我国经济建设稳定健康发展的政治任务。商业银行经营的目标是效益,而效益来源于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收入。在现阶段我国金融分业经营的情况下,其收入的来源主要是贷款利息收入。一家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高,贷款利息能够按期全部收回,  相似文献   

10.
有效化解和遏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加强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深刻剖析不良贷款成因及呈现的“八性”特征,以崭新的观点提出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资产质量的对策建议。(中国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福建福州350003)  相似文献   

11.
建立长效的资金管理机制,对于完善商业银行内部运行机制,优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管理问题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下考虑.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组织架构未能理顺、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资金风险管理水平不高和内部转移价格体制不合理等问题。据此,提出重构资金管理新机制的基本思路,即科学设计资金营运组织架构、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全面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及建立完整有效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体系.并指出对于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定价可先采取实际成本率和收益率法,再过渡到半市场化法,最终实现市场化法的定价思路。  相似文献   

12.
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银行的风险程度和风险管理的能力与水平。本在对欧美国家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进行全面考察基础上,对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的一般内容和基本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本内容包括七部分,前六部分是对国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战略、风险管理组织结构、风险控制制度。风险管理方法、风险管理电子化系统和不良资产的管理与监察进行分析,最后一部分是对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模式及其演变特征进行理论总结。  相似文献   

13.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多层次、相互衔接、有效制衡的风险治理架构,是商业银行全面风险防控的核心运行机制,直接关乎风险防控和化解的实际效果。本文结合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框架,以及当前金融风险防控的新要求、新背景,根据相关监管机构关于风险治理架构的要求,通过分析美国、德国、加拿大的相关银行架构的构建原则和主要类型,进一步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组织架构,比较研究了国际与国内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模式,梳理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存在的不足,进而对其组织模式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和经济转型的压力,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呈双上升趋势,2015年P2P行业的不良资产也在迅速增加,因此我国面临着巨大的不良资产处置压力。仅依靠资产管理公司无法达到快速处置不良资产的目标,运用互联网平台处置不良资产成为必然趋势。为了分析互联网资产处置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银行业不良资产余额及不良贷款率等数据,运用经济学供求等理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已成为必然趋势。通过本研究对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转化和清收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人民银行和各商业银行近些年来一直在积极努力的一项重要工作.转化和清收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为商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经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当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的背景下,意义更加重大.经过近7年时间的艰苦努力,到2001年底,我国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首次实现了不良资产的净下降,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907亿元,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3.81个百分点.这说明,只要努力做好转化和清收工作,降低不良贷款是大有希望的.转化和清收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和不良资产的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实施系统工程,通过转化一批、清收一批、核销一批、盘活一批等措施,实现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我国信贷高增长引致未来银行不良资产大量积聚的潜在风险引起了各方关注。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研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发掘不良贷款存在的根源,对信贷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回顾以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以更加全面的视角,从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宏观调控政策以及银行业运行情况等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影响因素。文章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素检验和脉冲响应模型对资产价格、固定资产投资、通胀率、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银行利润等指标与不良贷款率(或不良贷款余额)的因果关系、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和货币政策调整都是影响不良贷款变化的重要原因,而不良贷款率的变化对商业银行利润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为化解国有商业银行多年经营中积累的不良资产,促其稳健经营,我国设立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目前,我国已停止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如何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的银行不良资产入手,从贷款源头上分析了不良贷款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的内部防范化解和外部转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永恒的话题,面对大量不良资产和中国即将加入WTO,我国银行业在加强风险管理方面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国际金融史特别是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表明,风险管理是银行管理的核心内容,为得到报酬而管理风险的能力已成为银行的核心能力和银行竞争能力的重要基础。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在总行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推进信贷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确立了信贷经营、管理、审批“三权分立”的新格局,进一步完善了信贷授权、授信制度,实施覆盖市场营销、风险防范等职责的客户经理制,建立完善客户分类标准、方法和进入退出机制、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并加入对不良资产和表外资产的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控力度,强化科技支持力度,对全分行有效防范风险特别是信贷资产风险起到显著作用。2000年末,全分行资产总额突破千亿元大关,其中本外币贷款余额达85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7%。在全国建设银行系统名列第三,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总行的要求和我国入世后面临的挑战比,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国际先进银行的标准比,与迅速发展的金融创新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必须在继续加强和深化信贷风险管理的同时,转变观念,按照总行的战略要求和部署,有重点地从治理结构、管理战略、绩效评价,技术支持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措施,加快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通过积极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提高综合竞争力,更好地推动业务的开拓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迄今为止,我国四大商业银行都成立了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是:中国建设银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银行--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农业银行--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它们在各省、市、地区的分支机构也纷纷组建。各资产管理公司基本上负责剥离对应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不良资产中又以不良贷款为主。  相似文献   

20.
郑永良 《南方金融》2004,(9):25-26,37
商业银行组织架构是商业银行的结构和运行架构。传统专业银行的组织架构有组织结构固化、组织行为僵化、市场反应迟钝的特点,也有行政色彩浓、层级多、链条长、管理成本高等弊端。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具有灵活性,决策和执行相融合,重视风险管理。现代商业银行应实行以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架构,扁平化的总分行组织架构,矩阵式的组织架构,前中后台部门职责明确的组织架构,成本管理、绩效考核的组织架构,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