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流"是小城镇发展的引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必须解决三农问题,繁荣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这是一个大思路、大方向。十六大报告同时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就为我们指明了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即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城镇化必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发展道路,而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怎样发展小城…  相似文献   

2.
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生态经济是由生态农业、清洁的农村工业及环境优美的小城镇有机结合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这一模式宜建立“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结构和“公司+基地+农户”的农村经济组织,以县域经济为载体建设好一大批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深加工基地及其营销龙头公司和现代化的小城镇。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是西部地区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进一步完善,统筹西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者互为根本途径。在西部农村经济水平与城市差距越加悬殊的严峻形式下,只有通过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环节,才能更好地推动小城镇建设,更快的推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从而做到统筹我国城乡二元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和乡镇企业兴盛之后,我国农村最为壮观的景象应该是小城镇如群星般地崛起。据最新材料,二十年来,我国的小城镇从3000个增到1.9万个,至少有1亿农民借此成为祖辈梦寐以求的“城里人”。顺应这种发展潮流,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把建设小城镇、加快城市化进程确定为战略性任务之一,在“十五”计划中,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性,并探讨其有效途径。一、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1.启动农村人口流动,并调节其流量和流向。据农业部资料,我国现有农村…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目标;针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和现存的城乡、工农和贫富差异滞胀及“三农”问题困惑,提出了以加强小城镇建设为轴心的“三元结构”发展模式;此后,提出了发展小城镇,实现“三元结构”发展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一直把发展小城镇摆在重要位置,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后,我省小城镇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省上下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尊重规律,尊重实际。更加自觉地加快小城镇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省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主要表现在:小城镇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1984年全省县城以下建制镇仅有309个,万人以上入口的建制镇才92个,建成区面积在1平方…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概念框架,在对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初步探讨的基础上,构建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以期正确认识小城镇发展现状,对其健康、快速、高效、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国良 《经济论坛》1996,(17):41-42
应重视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高国良一、我国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城镇的生态环境质量日趋恶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环境污染严重。许多乡镇工业由于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大量“三废...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浙江省新昌县依托农村经济的支撑,实现了小城镇建设的“第一次飞跃”。目前,一大批新型建筑物遍布城乡,各类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建制镇呈现出现代小城市的雏形,并促进了经济繁荣。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城镇建设不但与发展农村  相似文献   

10.
关于推进小城镇财政创新的若干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小城镇财政的实际情况,运用现代财政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小城镇公共财政体制、大力推进小城镇公共财政创新的新思路:实施“四个转变”、“四个加强”和“四个创新”。  相似文献   

11.
"感物说"和"摹仿说"分别是中西关于文学艺术发生的理论学说,并且都各自对其后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者都反映了文学与自然、社会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不能忽视两者的确存在着更为根本的差异。"感物说"强调的是主客观的融合,而"摹仿说"则强调主客观的分离,这和中西方"天人合一"和"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有很大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八个方面具体探讨了"rather/和"fairly"的词义差别,以及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13.
刍议环境税的"大棒"与"胡萝卜"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环境税是在可持续发展这一理论框架下提出的重要税种,而且在很多西方国家已经实施很多年。目前环境税的开征在我国已经越来越提上日程。鉴于西方实施环境税的经验,本文认为,政府在征收环境税时,应注重其大棒与胡萝卜双重效应,分析其短期与长期效应,权衡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税的实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要成为“传承”的理由,“永恒”是唯一条件。如一墅一宅因纯美传承;珍宝美钻因罕有传承。“永恒”从来是我们在世间万物更迭中追求的永不落幕的篇章。2008年11月8日,一场难得的“稀世、永恒”赏鉴盛宴在合生帝景山庄揭开序幕。  相似文献   

15.
七年 《新经济》2011,(9):70-71
可以说。有了ifttt。Qrobot将再也不会只是个玩具。因为ifttt一脚把Qrobot蹋进了未来。  相似文献   

16.
苏南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始终是中国经济的热点地区: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端于苏南的乡镇企业,成为江苏经济的半壁江山,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苏南模式;90年代初期因浦东开发带动的外资涌入,使这里的外向型经济独领风骚;20世纪末乡镇企业的民营化改制,为苏南经  相似文献   

17.
2010年7月17日,四十余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海内外学者在北大博雅国际会议中心聚会,以“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为题,召开了一次学术座谈会。会议共设立了四个议题: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问题、二十年来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思想论争与超越左右、当代学术生产与现实关注。  相似文献   

18.
说"诚"道"信"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证“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传统的政府推动型城市化呈现出两种特征,即政府的“全能”与城市化的“失灵”。政府的“全能”表现为行政干预因素在对城市规模确定、城乡要素流动和城市化道路选择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城市化的“失灵”即表现为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曲折、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的要求和低于世界同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徐翔 《开放时代》2011,(3):46-60
"家国论"可谓儒家政治学说最根本的部分,它往往也被认为是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最大障碍。本文由乔治·莱考夫的道德政治论出发,借由其关于基于家庭的两种道德模式——"严父模式"与"慈爱父母模式",考察儒家(孔孟)的"家—国"观。作者试图指出,儒家的家国观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民之父母"观念更接近莱考夫理论中反权威的"慈爱父母模式"而非"严父模式"。由此,作者尝试从权利和道德两个面向重审"国之本在家"的意义,及其可能启示的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