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保稳促调”、“转型升级”是眼下最热门的话题,然而从何入手?“牛鼻子”又在哪里?因为“一果多因”,答案也许很多,但还是常说的“创新是永恒的话题”。因此,本期“特别报道”首选“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作为扎实应对、迎难而上的“从长计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通过杨献珍对“单一经济基础论”逻辑矛盾的揭露和对“综合经济基础论”的论证,揭示了两者观点的根本对立,说明了“综合经济基础论”的方法论意义。继而分析了从“综合经济基础论”中经“补充论”再到“共同发展论”传承超越的异同关系,从而显示了这一理论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出口如何突破"绿色壁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3月,浙江省的西兰花被进口国拒之门外,价格从一朵2元猛跌至0.1元,西兰花变成“苦菜花”;5月,出口到欧盟的蜂蜜因“抗生素超标”而遭退货;茶叶、鸡腿等产品也因不合格而出口额锐减。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绿色壁垒”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之一。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以“环境保护”为名,对产品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质量认证、检验检疫程序、标识、包装等,形成了出口国家难以逾越的“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影响极大。据有关部门估算,去年以来,“绿色壁垒”造成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在100亿美元左右。…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民族建筑历来主张尊重自然,体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这也是现代“生态住宅”的基本取向。本文从研究和探讨民族建筑设计的基本思路入手,剖析了民族建筑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解读了民族建筑中的生态情节,旨在传承民族文明,弘扬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5.
苗萌 《经济论坛》2004,(10):8-9
发展,是人类的永恒主题。百万年的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发展的历史。然而,在人类的发展道路上,却处处布满陷阱,时时存在困境。在21世纪的今天,当人类回首发展之路上取得的种种“胜利”并沉醉其中时,却同时惊异地发现,人类为此付出了包括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种种代价。从社会学角度考虑,我国社会正面临着一个不容忽视的新形势就是“类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6.
李桂陵  伍成林 《时代经贸》2006,4(10):115-116
策划,是营销的永恒主题,而营销则是企业的命脉所在,当策划与营销结合起来后,对企业来说真是如虎添翼。离开策划,在商业经济的冲击下,任何作为和努力都可能被冲洗一空,最后片甲不留。所以,本文通过对策划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与研究,阐述了策划能给企业营销带来的“魔术神功”。  相似文献   

7.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中部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加速传统产业的优化和新型产业的兴起是增强城市发展的关键。发展循环经济、创造和谐环境、实现以人为本,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敢于创新,勇于超越,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中形成城市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8.
刘建辉 《经济》2006,(12):22-23
过去20年在越南因“革新开放”所发生的故事与中国过去28年的经历,惊人地相似。对于越南人来说,这也是一个“春天的故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大年初五,云南丘北县小塘子村的80个村民挤上了一辆农用拖拉机、车刚出村不久就一头栽进了五米深的路基下,车上80人中53人受伤,27人则踏上了不归之路。”像这样死亡10人以上的恶性的车祸惨剧,2004年春运期间四川、广西、江西、湖南、湖北、浙江、贵州等省区,都相继发生了。这些“交通事故猛于虎”的背景是:2001年中国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到了105930人,伤546485人、2002年因交通事故死亡109381人,2003年因交通事故死亡104372人。(据央视2月2日《焦点访谈》)  相似文献   

10.
《新经济》2007,(1):66
2006年12月30日,在周庄举行的2006中国品牌建设高峰论坛上,“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与“中国第一魅力名镇”云南和顺喜结“良缘”,双方签订友好合作协议,苏、滇两大旅游古镇将在古镇保护、旅游开发、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领域,开展长期合作。云南和顺位于腾冲城西三千米,素有“马帮驮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七年 《新经济》2011,(9):70-71
可以说。有了ifttt。Qrobot将再也不会只是个玩具。因为ifttt一脚把Qrobot蹋进了未来。  相似文献   

12.
说"诚"道"信"     
  相似文献   

13.
2010年7月17日,四十余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海内外学者在北大博雅国际会议中心聚会,以“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为题,召开了一次学术座谈会。会议共设立了四个议题: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问题、二十年来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思想论争与超越左右、当代学术生产与现实关注。  相似文献   

14.
学界对虚拟经济的各种界定,实践中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矛盾运行,其实在《资本论》中早有论述。经过长期的发展,虚拟资本已经演化为多种形态,构成了现代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的加速器。但虚拟经济发展过度,也会变成现代经济泡沫成分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浙江经济发展迅猛,关键在于浙江人做任何事情都敢于"出发".缺少真山真水,他们敢在发展旅游业上"出发",搞起了宋城、横店影视城等人造景观,效益并不比别人逊色;缺少自然资源,敢于在专业市场建设上"出发",大做"无中生有"文章,硬是把全国的羊毛衫、木材等产业聚集浙江市场,依靠发达的市场体系,培育出地域特色明显、投资主体明确、专业化生产与分工协作相结合的块状经济;规模经济薄弱,敢于在提升经济规模上"出发",依托个私经济,实行产业集聚,形成了小企业、大群体,小商品、大市场,小摊户、大网络,小企业、大集群.一根小小的吸管、一条小小的领带、一个小小的纽扣,都做成了大产业.  相似文献   

16.
在荀子“义分则和”的理念中,“和”、“义”直接继承了孔、孟思想,而“分”主要基于社会现实的考虑。与孔孟以“敬与让”言“礼”不同,荀子则主要以“分”言“礼”。荀子的“分”有四个层面意蕴:何为“分”、为何“分”、如何“分”、向何“分”;“和”则贯穿于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荀子的“义分则和”思想具有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感物说"和"摹仿说"分别是中西关于文学艺术发生的理论学说,并且都各自对其后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者都反映了文学与自然、社会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不能忽视两者的确存在着更为根本的差异。"感物说"强调的是主客观的融合,而"摹仿说"则强调主客观的分离,这和中西方"天人合一"和"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有很大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从"空的世界"到"满的世界"--对循环经济理论假设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循环经济理论的基本前提假设是建立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理解其前提假设可以更明确地把握循环经济理论相比较于传统经济理论的发展实质。本文在简单概括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原则的基础上分析并说明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前提假设,并以此分析循环经济理论更深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试论循环经济与循环型旅游业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循环经济理论非常切合旅游业发展要求和实践属性,旅游业固有特性使其在循环经济中起着不可替代的耦合与促进作用,循环型旅游业将深刻地影响着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发展循环型旅游业可以分为企业、产业和区域等层次,推行循环型旅游业发展模式是实现旅游目的地环境与经济双赢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八个方面具体探讨了"rather/和"fairly"的词义差别,以及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