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驰  王凤生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3):154-156
在公营厂商经营效率低于私营厂商的假设条件下,公营厂商作为一般经济体,与私营厂商并无区别。文章则放松这一假设,并将公营厂商视为兼顾自身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经济体。加入考量公营厂商对其经理人选择管理授权后,通过设计具有一般性反需求函数的三阶段非合作赛局,求解子博弈完美均衡从而得到最优税率并且最大化社会福利。研究发现,如果公营厂商对其经理人的策略性管理授权接近于政府的目标函数,而且公营厂商所有者没有全部占有消费者剩余,那么,相对于混和寡占模型中的私营厂商和传统古诺竞争而言,政府对公营厂商课税的最适税率较低反而有利于增加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两国两异质财货的产业内贸易模型,讨论贸易财属性与贸易政策竞争均衡的决定,并获得以下结论:(1)当两国政府均采取相同的进口或出口政策时,不论产品的消费性质,最适进口贸易政策均为课税;最适出口贸易政策将随贸易财的消费性质而定.替代品为出口补贴,互补品为出口课税.(2)当产品为替代品且厂商在两国市场均实行数量竞争的情况下,进口课税政策虽将成为两国政府的优势策略,但出口补贴政策则更具有效率.在产品为互补品且厂商在两国市场均实行价格竞争的情况下,当产品的互补程度较小(大)时,进口课税(出口课税)政策将成为两国政府的优势策略;当互补程度中等时,两国政府有可能采取差异性的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3.
垂直产品差异、外国企业纵向控制与研发政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Spencer和Brander(1983)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引入产品纵向控制因素,考虑生产高质量产品的非一体化企业与另一国生产低质量产品的一体化企业进行市场竞争时,政府的最优研发政策。在企业进行Cournot竞争的情形下,若产品质量差异较大(小),非一体化企业所在国政府的最优研发政策为征税(补贴),而在企业进行Bertrand竞争的情形下,非一体化企业所在国政府的最优研发策略则是征税。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型产业中,特别在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网络型产业中,厂商之间的不兼容导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同时拥有多个竞争性不兼容厂商的产品以增加网络产品使用的便利性。尽管多方持有行为给消费者带来不便,但是目前仅有少数产业(电信产业)在政府干预下被强制进行了互联互通。大多数具有类似特征的产业很少受到政府干预。研究表明在非对称双边市场中:1.消费者多方持有行为是影响厂商定价策略和厂商兼容性选择的关键因素。消费者多方持有行为的存在将导致厂商定价偏高,厂商将选择不兼容策略。2.虽然消费者多方持有行为会使得消费者剩余有所提高,但厂商之间实现兼容之后,消费者获利更多,社会福利将得到更大改善。中国银行卡产业的联网通用改革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技术风险的研发联盟政府补贴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卫东  范波  马国旺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1):95-98
文章考虑研发存在技术风险,建立了合作研发博弈模型,研究了政府不同财政补贴方式(研发投入补贴和产品补贴)下的企业研发和生产策略。通过理论和数值仿真分析找出了不同补贴政策下的企业最优策略和相应的社会福利,并就政府的研发补贴政策提出了相应建议。研究表明,两种补贴政策均无法实现社会福利的最优解,研发难度较小的情况下宜采用研发投入补贴,研发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应采用产品补贴,以此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产品消费排污为基础 ,借鉴国际贸易中垂直差异产品的标准模型 ,建立国际贸易中差异减污模型 ,分析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企业的产品消费减污选择及政府针对消费减污R&D投资的政策博弈。国际贸易中垂直差异产品的文献显示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在产品 R&D投资政策上呈现不对称性 :非合作 Nash补贴 /征税均衡的特征是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补贴 ,发达国家进行投资征税。由于消费者剩余和产品消费负外部性的引入 ,本研究的结果却显示两国政府在产品减污 R&D投资政策上呈现对称性 :两国政府都对本国企业的产品减污 R&D给予补贴  相似文献   

7.
江东坡  安歌军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5):151-156
文章在水平差别产品的伯川德模型中对从量和从价关税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发现,效用函数必须满足一些严格的假设,才能保证征收关税将改善本国社会福利。从量关税的进口限制效果明显强于从价关税。但对于均衡从量关税,总存在一个对能给本国带来更高社会福利的从价关税。两者的差距取决于均衡点本国市场对外国产品的需求弹性,需求弹性越小,社会福利差距越大。  相似文献   

8.
华磊 《特区经济》2009,(7):260-261
为了实现经济的平稳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富差距、构架和谐社会,我国政府实行了各种维护劳动者利益和稳定社会秩序的政策,如:差额补贴制度、社会福利等。但是这些政策与方案往往都存在一定的弊端。为了使这些政策有效性得以更好地发挥,本文就负所得税和西方福利制度给我国差额补贴制度、社会福利等政策带来的启发进行讨论,期望能对相关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网络竞争与双向互联:中国电信产业横向分割的绩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国电信改革实践表明 :网络竞争和双向互联正成为决定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关键因素。本文对中国电信产业横向分割特定背景下的这一问题展开研究 ,结果表明 :1 .接入费定价是影响消费者剩余和厂商利润的关键因素 ,社会福利最大的最优接入费规制不具备可行性 ,免接入费制度有福利增加效果 ;2 .网络竞争能增加社会福利 ,但对称厂商会根据产品差异程度不同适当提高接入费以实现潜在合谋 ;3 .自由市场上的对称厂商有双向互联动机 ,无需管制机构的强制规定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存在技术溢出情况下政府的创新激励政策与企业的研发策略。结果表明,无论是实行竞争型创新补贴政策还是合作型创新补贴政策,政府都应该优先补贴那些低成本、高效率的创新行为。贸易自由化提高了国家的创新补贴水平,但是技术溢出本身对创新补贴的影响却具有不确定性。文章的结果同时显示,贸易便利化的实施与高技术溢出提高了消费者剩余与国民福利水平。贸易壁垒虽然强化了企业对本国市场的垄断,但是,在考虑了政府的创新补贴政策后,具有创新激励的企业实际上更倾向于自由贸易结果,因此,相对于严格的专利保护制度,创新补贴政策可能更容易促进国民福利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