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译要求译员对两种迥异的语言代码作出即时转换,其对源语的理解、记忆和表达并在头脑中组织起相关信息传递模式显然依赖于已有的语言内容图式。内容图式的合理运用会提高口译实践中信息传递的效率,成功实现文化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2.
对话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交流,对话的信息中蕴含有相应的文化预设,在同一种语言内部的交流中,具有共知性的文化预设被很好的传递与理解。在翻译行为中,两种文化和语言各自的文化预设同异共存,很多时候,两种文化预设只有部分重合或者甚至没有交集,译者翻译时对交际中暗含的文化预设的处理能够决定交际的成功与否。陪同口译是翻译的一种形式,口译员要重建文化预设的共知性,必须在口译前做好准备,在口译中采取一定的口译技巧,在口译后进行可能的弥补。  相似文献   

3.
口译是一种以传递信息为目的的语言交际活动,其过程涉及信号的输入、处理和输出三大环节。这几个环节要求译员有较高的视、听、记、译和表达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在这几个方面的能力是口译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首先研究了口译信息传递过程中所需的能力,然后针对每一种能力的培养提出了相应的方案和策略,试图通过各种能力训练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  相似文献   

4.
口译是通过口头表达,将信息由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语言交际行为。口译思维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在口译实践中,口译思维能力的差异往往决定口译能力的高低。口译教学应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口译是一种即席双语言传交际活动,非语言语境对口译译员的输出有重要影响。口译员应该善于应对非语言语境,化不利为有利,顺利完成口译任务。  相似文献   

6.
交际法语言测试近来年在语言测试理论领域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不同于传统测试方法的新思路。口译是一种复杂的交际行为,交际法测试理论对于口译测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评估是测试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测试的可靠性。本文从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和口译的本质与模式出发,试图对口译评估的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彭珺 《企业家天地》2007,(8):232-233
交际法语言测试近来年在语言测试理论领域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不同于传统测试方法的新思路。口译是一种复杂的交际行为,交际法测试理论对于口译测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评估是测试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测试的可靠性。本文从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和口译的本质与模式出发,试图对口译评估的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基于PACCEL-S语料库分析中国大学生在汉英口译过程中人称代词主语显化现象,结果表明:汉英口译过程中人称代词的添加十分突出。汉英两种语言形式化程度不同,英语属于主语显著语言,而汉语属于主题显著语言,故汉英口译人称代词主语显化。  相似文献   

9.
释意理论认为口译不能拘泥于原语的表达形式,需要对其意义进行提取。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话题与时俱进,语言带有中国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进行口译时应摆脱原语的束缚,进行意义提炼、认知加工、句式重组,从而使原语内涵准确地传递出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交替口译作为口译的重要类别,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交替口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动态的双语交际活动,需要一个深厚的理论基础。关联理论正是为交替口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成为交替口译的基础。因此,论文以基于关联理论的交替口译研究为主题,在充分理解交替口译的理论基础上,分析关联理论与交替口译的关系,着重论述了关联理论应用于交替口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化成另外一种语言的过程,以形式分为两种类型——笔译和口译。文章通过时间、传达方式、结果等方面对笔译和口译的特点进行分析,论述其中差异。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言语交际的一种手段、人类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口译人员是语言工作中一支特殊群体.其职业高尚而艰辛。口译员的入门更是一个充满挑战。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准备过程。本文拟合自己口译工作的实践,与入门口译职业的同行浅谈口译实践入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母语的语用负迁移是造成语用失误原主要原因。汉英口译中常表现为口译语用语言失误和口译社交语用失误。为清除这类语用失误,高校要良好的学习语言氛围,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其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交替口译实践中,针对口译活动的特点以及人脑存储信息的特点,口译笔记发挥了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作用。口译笔记训练已经成为了交替口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交传笔记训练的困难主要是:(1)记忆源语信息不足;(2)内容回忆不全;(3)笔记格式不当;(4)依赖笔记心理过强等几大类型。造成上述困难的原因主要是:(1)源语语言结构复杂;(2)命题数量多;(3)命题之间逻辑关联不强;(4)译员不熟悉甚至厌烦源语题材;(5)心理和生理不适应源语信息传递速度。对口译教学的启发:口译笔记训练阶段要针对上述困难和原因采取有效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5.
口译是一种社会交流活动,它是对说话者原语的一种诠释。口译者应遵循自然规律,把握说话者的主旨,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以解决言说者语言的真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商贸日语口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教学定位、课程设置、评估三方面对本科日语专业口译教学进行了探讨。从定位来说,日语口译教学担负着提高语言能力和进行初步口译技能培训的双重任务。在课程设置中,日语口译教学应将口译技能训练和主题训练相结合,口译理论贯穿始终,在训练过程中逐步提高日语语言能力。在评估方面,采用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资格考试、口译大赛,教学过程中导入形成性评价,建立学习档案  相似文献   

17.
导游口译与口译有许多相似点,但也有独有的特点,譬如:以游客为出发点、立足文化背景、现场处理突发事件、临场组织语言以及文化对等缺失等。纽马克的"翻译即文化协调"理论表明,导游译员身为跨文化交际的协调者除了必备的出色语言能力,熟练的口译技巧与灵活的交际能力以外,更应该关注语言所在的文化,即要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导游口译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体现在过度使用直译、特色词汇,甚至个人感情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口译不仅是语言转换的过程,更是面对面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由于英汉民族所处的地域、社会、语言等环境不同,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历史宗教、生活习俗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可能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口译者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不仅需要精湛的双语功底,更要熟知双方的文化背景,真正让口译成为文化传播的媒介。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应用型口译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剧增。目前,我国高校开展英语口译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较弱的问题。学生缺乏演练,造成了"懒开口,开口难"的局面。礼仪致辞是口译的其中一种类型,是生活中常用的表达情感的方式。本文从礼仪致辞教学中,列举了几项提高大学生口译能力的方法,提出了教师对学生口译笔记的系统训练策略,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旨在强调口译能力应用的重要性,对帮助教师完善口译教学的课堂训练和指导提高学生口译技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的法庭每年都面临大量的涉外案件,法庭口译在司法实践中地位也就日显重要。作为法律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庭用语自然应以精确为要,但其模糊性亦不可避免。本文在探讨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基础上,提出法庭口译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