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2006年至2014年间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样本,从投资者关注角度,研究分析了基金投资组合披露对其业绩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短期内投资者具有明显的反应不足,未能对组合披露足够关注。短期内组合披露会引发一定的市场关注,投资者模仿绩优基金投资组合并摒弃绩劣基金投资组合,投资者关注度会强化基金业绩持续性,且强化效应具有不对称性,投资者关注对绩优基金业绩持续性的影响更明显。此外,绩优基金可以将基金投资组合披露作为一种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2.
造成我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的原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抑制羊群行为的相应策略,即培育市场理性与培育理性投资主体两项对策。前者具体包括: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使信息发布有利于投资者形成稳定的预期;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以改善供求关系;交易成本适度化,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后者具体包括:培育理性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完善基金评价机制,实现证券市场的充分竞争。  相似文献   

3.
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来看,都显现出个人投资者直接持有股票的比例逐渐降低,而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的比例不断升高的趋势,本文试图建立博弈模型,并通过模型分析个人投资者放弃自主投资而转向摹金投资这一行为背后的微观机理,并据此对我国基金投资行业的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尹娟娟 《证券导刊》2012,(22):27-28
我们认为未来股票型基金的投资价值还是依然较大的,一旦市场企稳回升,各基金在未来还会增加股票仓位,并且不断高配具有投资价值的行业,今年将有部分股基会超越大盘。尤其是较为年轻、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更不应该放弃追逐潜在收益的机会,因此股票型基金在投资组合中应该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5.
李科  陆蓉  夏翊  胡凡 《金融研究》2019,463(1):188-206
基金经理更换打破了基金共同持股投资组合中股票的关联性,降低了股票收益率相关性,进而影响了股票价格。本文基于基金共同持股和基金经理更换构建了对冲投资组合,获得0.1%的日超额收益率。基金投资组合中股票收益率相关性能够解释这种超额收益率,本文发现基金更换经理后,新基金经理重建投资组合,打破了原投资组合中股票间的关联,股票收益率相关性减弱,基金共同持股程度高的股票价格受到了更大影响。基金的被动流动性冲击不能解释本文的发现。本文的研究表明基金经理变更等基金管理行为通过股票收益率相关性对股票价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研究股票收益变化和机构持股变化之间的关系,发现对于高机构持股股票,过去表现较好的股票会吸引机构增加持仓,且机构增持的股票相对减持的股票的后续表现又更好,而低机构持股股票则不然。这表明机构投资者整体上是采用正反馈即惯性交易策略的,而个体投资者的行为则较为随机。对于缺乏投资经验的个体投资者而言,论文结果意味着他们应当委托机构进行理财如投资于基金。  相似文献   

7.
彭惠  罗锐  盛永恒 《上海金融》2012,(2):69-74,118
本文利用我国106只开放式基金的季度流量数据分析了市场情绪对基金申赎流量的影响。文章首先建立了单基金流量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模型,结果显示市场情绪对单基金的申赎流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股票市场收益率提高时,投资者会增加对基金的申购,但会倾向于选择大基金公司旗下、历史业绩好的小盘基金。此外,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并不考虑基金类型、基金投资组合的差异,但会受到上一期基金净流量的影响,表明基金投资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羊群行为。106只基金季度净流量和与ADR指标之间的脉冲反应函数显示,市场情绪与基金净流量之间存在不对称影响,基金流量对市场情绪的影响要强于市场情绪对于基金申购赎回行为的影响。市场情绪增强时,资金流入基金的速度经过了先放慢后增加的反应过程;但资金流入基金速度的增加会直接、显著地提升市场情绪,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属于资金推动型,股票的价格和市场情绪更多地受到资金进出的影响。这说明基金流量可以作为反映市场情绪高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行业配置的羊群现象——中国开放式基金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2002年至2009年中国市场股票型和混合型开放式基金半年度的完整持仓数据,研究了基金行业配置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相邻两期基金行业需求之间的平均相关系数为32%,说明基金的投资行为在行业层面存在羊群现象;该现象不完全是基金个股的羊群现象在行业层面的表现,也不是全部由基于规模一账面市值比的风格投资行为所驱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该现象的相关实证特征与相关信号理论的预期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根据微观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收入结构对资产选择及投资组合有效性之间的异质性影响。通过计量分析及内生性检验研究表明: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的比重越高,其参与股票、基金与国债的概率就越高;转移性收入比重的增加对于股票与基金两种风险资产并不存在统计上的显著性;经营性收入的占比对于基金与国债的显著性水平高于股票;财产性收入的占比对于三种资产在1%显著性水平上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家庭收入结构中的转移性收入比重的增加,并没有显著增加资产配置的投资组合有效性;其他三类收入比重的增加,均对投资组合有效性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这意味着,提高家庭的金融市场参与概率与投资组合有效性,不仅需要从收入水平入手,更应重视收入结构的调整,着力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0.
陈玉罡  王伟洲 《上海金融》2012,(5):77-81,118
文章在对2004-2010年中国的开放式基金抛售股票的行为进行研究后发现,基金在面临赎回压力时倾向抛售市净率低、换手率高的股票,抛售时会引起这些股票产生显著的折价,但在抛售期后这些股票会产生价格反转。投资者可以利用公开的信息筛选被基金抛售的股票,并构建相应的投资组合来获取抛售期后价格反转带来的收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百度指数作为衡量投资者关注度的代理变量,以股票收益率、成交量和股价波动率来描述股票市场的表现,考察投资者关注对当期和下一期股市表现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投资者关注的增加对当期股票成交量和股价波动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这种影响在下一期会明显减弱。对收益率而言,投资者关注对其的影响具有反转性和非对称性。此外,通过买入关注度低增长股票、卖出关注度高增长股票构建零投资套利组合,并运用Carhart四因素模型进行分析,发现零投资套利组合能够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2.
处置效应是指投资者过早卖出盈利股票而长期持有亏损股票的现象。大量文献表明金融市场投资者存在显著的处置效应,但其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存在争议。本文在前景理论框架下,构建了包含投资者非理性预期的离散时间投资组合决策模型,发现处置效应随投资者情绪升高而减弱。本文使用我国某券商2007—2009年近177万个人投资者股票账户的交易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与理论模型预测的一致结果,即投资者情绪与投资者处置效应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且,受情绪影响,投资者处置效应在估值难度较大的股票中更弱。本文结论对理解投资者处置效应、优化投资者卖出决策和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检验中国工业行业出口比较优势变化对境外投资者跨境股票基金配置的影响,本文基于2007—2021年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各工业行业的股票基金配置权重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无论从各工业行业出口交货值占比这一“量”的角度还是从各工业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攀升这一“质”的角度衡量其比较优势变化,更具比较优势的行业均能够吸引境外投资者提高跨境股票基金配置权重。各工业行业的比较优势变化能够发挥信号作用,影响投资者的行业投资收益预期与行业关注度,进而影响投资者的股票基金配置行为;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法治环境的改善提高了跨境资本配置效率,全球金融风险的上升将抑制跨境资本配置,境外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具有较强的套汇动机。基于此,本文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加快金融市场建设以及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2017—2022年各季度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数据为样本,考察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对股票收益率与股价波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持股比例变化对股票未来收益率有一定预测效应,持股比例增加会加剧股价波动。异质性检验表明,被持股公司规模越大,持股比例变化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越不明显,对股价波动性影响的时滞性越强。对于短期持股而言,持股比例增加会加剧股价波动,而对于长期持股而言,持股比例增加有利于稳定股价。鉴于此,应继续推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进一步扩大其市场化投资规模、延长投资考核期限,提升基金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投资管理》2008,(3):61-61
1.要了解基金的基本知识。基金即是组合投资,分散风险,专家理财。投资者购买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员具体操作投资股票或债券,亏盈均属于投资者,基金管理人收取一定比率的管理费。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因子的配置方法将资产配置的决策过程从资产层面转换为更为微观的因子层面,投资者能够通过对因子收益分布及相关性的预测更好地进行资产配置.选择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市场因子、规模因子和盈利因子在内的宏观和风格因子,以及股票、债券和商品在内的多种资产指数的月度数据,基于Post-LASSO模型和Greenberg等(2016)稳健性最优化算法检验了基于因子的大类资产配置方法在我国的可应用性.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因子权重映射的资产组合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各因子的初始权重,Post-LASSO方法能够取得显著优于传统OLS方法的映射效果;映射资产组合的收益走势可以对因子组合进行部分追踪,但是由于因子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两个组合的净值走势也存在着一定偏差.研究结论丰富了投资组合的相关理论,也为投资者从传统资产配置转向因子配置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由失衡向"再平衡"转变,我国主权财富基金所面临的投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实际的行业配置与目标值之间往往会出现偏差,使投资组合整体风险超出预期承受范围。此时,投资再平衡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基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行业发展趋势,确定了全球经济向实体回归的发展格局,为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再平衡策略确定了合理的目标比例;基于此进行数值模拟跟踪,结果表明向实体经济回归的再平衡策略要比过度依赖金融发展的策略好,且再平衡策略长期来看效果会更优。  相似文献   

18.
孙俊峰  赵军 《时代金融》2013,(17):190-191,195
本文以证券市场2006~2009年间开放式基金持股信息为依据,检验了基金投资行为与股票历史交易信息和未来盈利信息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基金作为专业投资者能够预测股票未来盈利,其投资行为具有明显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9.
冶小梅 《证券导刊》2009,(36):24-25
在内外部经济弱势均衡下,市场可能一改过往一年多来从上至下进行行业轮动的风格,更多会从细分行和公司层面找寻确定性的投资机会,因此,有明确增长预期的行业将是未来配置的重点。近期获批的多只指数基金将陆续加入发行大军,加上正在发行的6只指数基金,9月国内基金发行市场将出现"九指齐发"的罕见场面。这  相似文献   

20.
《证券导刊》2009,(38):53-61
经济前景预期向好盈利预测持续攀升基金经理看好中国经济前景。74%的被调查者预期未来6个月主要经济指标(发用电量、消费零售总额、PMI)向好,认为会有所反复的人数为22%,选择未来经济向坏和不好说的人数各占2%。基金经理对未来12个月盈利增长率的平均预期为14.6%,较09年7月调查上升0.8%,是自09年1月份该项调查触底以来(-14.6%),连续第四次上升。牛市判断超过六成逢低买入意愿增强六成基金经理认为当前股市处于牛市阶段。判断处于牛市初期、牛市中期和牛市末期的占比分别为27%、28%和6%。与09年7月份调查相比,判断市场高估人数下降、估值合理人数上升。基金经理对未来6个月A股市场的投资回报预期略有上升。机构投资者逢低买入意愿增强,逢高减持意愿下降。防御策略逐渐认同医药消费获得青睐中小市值股票受到大多数基金的偏爱。展望未来6个月,有34%和29%的基金经理认为中等市值绩优股和小市值成长股表现将较为优越,行业选择上基金经理越来越看好医药保健。从判断超越大盘净值角度看,日用消费品、金融、零售类股票位居前三名,而公用事业、传媒类股票最不被基金经理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