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省级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文章在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核算的基础上,利用1995~2005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了各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分析显示各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倒U型曲线趋势,而与能源消耗强度呈U型曲线关系,与第二产业产值的比重呈N型曲线关系.从各地区碳排放量对平均碳排放量的偏离量的大小,可以看出中国碳排放存在显著的东南部低中北部高西北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2.
采用IPCC推荐的碳排放计算公式,测算了2000年到2011年浙江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分析了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动态特征,并利用LMDI分析其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期间,浙江省人均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不断上升,碳排放强度呈现下降的趋势,浙江省碳排放处于碳排放强度倒U型曲线高峰到人均碳排放量倒U型曲线高峰阶段的过渡期。经济发展对人均碳排放量增长起到拉动作用,产业结构、能耗强度、能源结构、碳排放系数变化起到抑制作用。产业结构、能耗强度和单位能源消耗碳排放强度变化均对碳排放强度下降产生正向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传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扩展,利用2000~2011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构建系统GMM模型与门限模型,研究中国及区域空气污染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存在倒"U"型的空气污染库兹涅茨曲线;东南沿海、"东北—渤海湾"、西部地区曲线为倒"U"型,中南地区为"U"型,"黄淮中下游"地区空气污染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能源效率、产业结构、火电发电比例、城市化、人口结构及经济开放等因素会对空气污染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在东道国人均收入水平差异的影响下,FDI对于降低本国能源消费强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作用是否相同,并且对这种作用的显著程度和潜在的作用空间进行了分析。文章借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以人均收入与能源利用效率的非线性模型作为分析框架,使用1985-2008年包含74个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全球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验证了引入FDI能够提高本国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费强度这一假设,同时,证明了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理论在能源消费领域的适用性,即人均收入与能源消费强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文章之后通过在模型中引入交叉项验证了更高的人均收入水平能够更好地促进东道国对FDI的吸收,从而降低能源消费强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论证了环境库茨涅茨双倒"U"形曲线关系存在的可能性,双倒"U"形曲线是对传统环境库茨涅茨倒"U"形曲线的一个补充。文章以工业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环境库茨涅茨倒"U"形曲线关系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我国西部地区环境库茨涅茨倒"U"形曲线关系成立。  相似文献   

6.
传统区域划分方式多从地理区位的角度出发,缺乏对拟解决问题的针对性.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资源条件、发展状况以及能源效率水平差异悬殊,对各地区进行更为科学的聚类分组将有利于节能潜力的合理挖掘,同时可为针对性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针对能源效率问题对中国30个省级地区进行聚类分析,并对新分组后各组内地区能源强度变异系数的收敛性进行检验.根据选取的指标,将30个地区分为6组,重新分组后,各组均具有明显的特征;能源强度表现出了显著的收敛性;能源强度变异系数曲线总体上呈倒U型变化规律,说明在组内能效差异水平到达峰值后,组内各地区的能源强度开始进入收敛期.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2002—2013年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构建技术进步综合指数并基于技术进步视角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长三角地区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对就业先起促进作用,当环境规制强度到达临界值后对就业有抑制作用,即环境规制与就业之间呈倒U型的曲线关系:(2)目前长三角15个城市的环境规制水平全部处于倒U型曲线左侧,此时增加环境规制强度能促进就业;(3)在倒U型曲线的左侧,环境规制能够通过技术进步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8.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一分析工具,并结合信息熵及模型估计方法,实证研究广西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研究发现,广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现为倒"U"型,2008年是广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转折点,但倒"U"型曲线的右半段并未十分明显。广西污染物排放强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经济总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逐年下降,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为负。广西需要继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力度;加强环保政策的制定,减少污染排放;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二者的耦合协调。  相似文献   

9.
运用非径向距离函数(NDDF)测算出2006-2016年中国30个(西藏、港澳台除外)省区市的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构建了地理距离矩阵、经济距离矩阵和技术距离矩阵,对比分析了雾霾污染对省份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全局性和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雾霾污染与省份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雾霾污染与省份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在全国层面可能存在"N型"关系,而与人力资本存在较弱的"倒N型"关系,雾霾污染与东部省份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可能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而与中部省份、西部省区市服务业绿色水平存在"U型"曲线关系.研究从雾霾治理政策、研发投入强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二氧化碳EKC曲线扩展模型的空间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99—2010年中国30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动态面板数据,将能源强度、空间相关性引入二氧化碳的EKC曲线当中,构建了中国二氧化碳EKC曲线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二氧化碳EKC曲线的存在性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基本满足EKC曲线假定的倒U型关系。(2)一个地区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能源利用效率等内因,还受到邻近区域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以及周围地区经济发展中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3)空间滞后模型的总体拟合效果优于空间误差模型,相对于经济距离,地理距离对地区经济活动的空间相关性影响更大。地区间的不可观测因素对空间相关性的影响起了主导作用。(4)能源强度越低,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越低。人均二氧化碳的经济拐点为101276元,中国目前正处于二氧化碳EKC曲线的左端。  相似文献   

1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再研究——基于政府管制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揭示了环境质量随经济增长出现先恶化后改善的关系.本文以我国大气污染物为研究对象,运用2000~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对EKC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当前我国污染物排放与收入增长呈同步上升趋势而非倒U关系,国内学者认为存在倒U关系的原因在于误用了污染物排放数据;运用考虑了政府环境管制的污染物公布排放量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倒U型关系存在,表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相当程度上是政府环境政策的结果.政府环境规制政策、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等都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有显著影响,因此为了改善环境质量,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技术进步,并执行更严格有效的环境政策.  相似文献   

12.
引入城镇化和老龄化指标对KAYA恒等式做出修正后建立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结合京津冀地区1995—201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人均GDP、人口规模、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碳强度及第二产业比重均与碳排放呈正相关关系,且各变量对碳排放影响的弹性系数大小依次为0.99、0.53、0.42、0.26和0.20。老龄化与碳排放呈显著的倒"U"形关系,即初期人口老龄化会因人口红利的存在对碳排放产生促进作用,但长远来看老龄人口比例的增加会使社会的生活模式向低碳方向转变;城镇化对碳排放也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碳排放对环境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即上一期碳排放与当期碳排放存在正相关关系,其影响系数为0.57。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1998-2004年期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综合简化型模型,研究了3种大气污染物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在3种大气污染物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二氧化硫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倒N型曲线,与多数研究结果不相符;同时,第二产业比重、经济增长速度、单位GDP能耗和环境政策强度四个解释变量总体上对3个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具有显著影响,并包含明确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东中西部典型城市EKC曲线的阶段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中西部分别选择两个典型城市,分析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及其所处的阶段,从污染物排放、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环境保护投资等几个方面,比较分析这些因素对EKC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两个城市已进入倒“U”型EKC曲线下降阶段;中部地区两个城市处于倒“U”型EKC曲线上升阶段的后期;西部地区两个城市处于倒“U”型EKC曲线的上升阶段.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FDI与中国省际能源消费强度间关系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素  王波志 《技术经济》2011,30(10):66-71
建立了能源消费强度和FDI规模的面板VAR模型和面板计量模型,采用1995—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能源消费强度和FDI规模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FDI规模对能源消费强度有显著的正向效应;FDI规模对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保持在4.3%左右;FDI规模和能源消费强度之间呈典型的倒U型关系,说明能源消费强度随着FDI规模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库兹涅茨倒U曲线提出后就引起经济学界的讨论,讨论的核心议题是该曲线是否存在。一些文献用实证方法证明了库兹涅茨倒U曲线,而且认为该曲线不仅适用于收入差距问题,也适用于包括环境在内的其他现象,并创造了多种库兹涅茨倒U曲线。另一些文献采用实证方法没有证实库兹涅茨倒U曲线,从而对该曲线持否定态度。特别是,人们普遍把库兹涅茨倒U曲线看成一个无须政府干预就可实现的自发过程。然而,库兹涅茨的文本表明,他是在统计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提出假设的;他不仅分析了使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也提出并分析了使收入差距缩小的多种因素,其中政府干预起着关键作用。同时,库兹涅茨对经济落后国家简单类比发达国家的做法提出了严肃警告。这些都表明,将库兹涅茨倒U曲线视为一个自然过程并将其模型化是不符合库兹涅茨本意的。虽然库兹涅茨对政府干预的强调没有引起人们普遍足够的重视,但对我国缩小收入差距、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互动过程视角,构建团队地位差异性对团队创造力的倒U型影响模型,并通过106个团队455份有效调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团队地位差异性对团队创造力存在倒U型影响,在该影响过程中,任务复杂性、任务互依性的调节作用显著,影响二者倒U型关系的拐点位置。随着任务复杂性提高,团队地位差异性对团队创造力的倒U型曲线拐点向左移动,且拐点位置更高;同样地,随着任务互依性提高,二者的倒U型曲线拐点向左移动,且拐点位置更高。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0—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STIRPAT模型为基础,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探索了中国SO_2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影响因素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均SO_2排放存在明显的空间自回归效应,区域中西部省份具有高的人均SO_2排放,东南沿海省份具有低的人均SO_2排放。经济增长与SO_2排放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从而验证了中国SO_2库兹涅茨曲线存在。此外,经济增长、第二产业增加能够促进SO_2排放的增加,能源强度降低、城镇化能有效降低SO_2排放。基于以上实证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 21世纪,开发利用清洁、可循环使用的新能源是人类必然的选择.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经济发展以及环境污染有一个"倒U"型曲线的关系.横坐标是繁荣程度,纵坐标是环境受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LMDI法建立中国人均碳排放量的因素分解模型,基于1991~2008年数据分析了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等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碳排放量变动趋势.结果显示:经济发展与人均碳排放量成正比关系,与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成反比关系,且这两个因素与人均碳排放量呈倒U型曲线关系.这说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大于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的抑制作用,碳排放量仍在增加.因此,我国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尤其要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