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论知识员工心理契约管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员工的管理成为核心问题。知识员工有别于企业中一般员工,对于其管理应当更多地从关系、情感和心理层面人手,通过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达到企业与知识员工的双赢。分析了心理契约的含义和特点,并从知识员工的特征人手,分析了建立心理契约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知识员工心理契约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基于知识型员工心理预期的激励策略探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知识尤其是核心知识的员工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主要资源。如何留住知识型员工并进一步激励其主动共享、创新知识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基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的特征,进一步探讨了知识型员工的心理预期,并针对这些特征和心理预期提出相应的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3.
员工培训是指一个组织通过教学、案例分析或实际操作等方式,促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四个方面的行为方式得以提高,以保证员工能够按照预期的标准或水平完成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和任务.本文分析了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提出了如何加强企业员工培训的改进.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承载着知识、技能、信息、技术的知识型员工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成为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力量。在现代管理中,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因此,如何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21世纪新型经济的重要命题。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除了经济契约外,更重要的是在组织和员工之间建立一种心理契约。本文将从心理契约的理论入手,在公平理论、激励理论等的指导下,得出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特性;同时将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划分为交易型心理契约、关系型心理契约和发展型心理契约三个维度;最后,从上述三个维度的视角,分别提出与之对应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和技能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员工是企业关键知识和技能的拥有者,也是企业价值的关键创造者,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核心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使核心员工全心全意地为企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这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激励是管理的催化剂,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措施,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和核心员工需求的激励机制势在必行.文章在探讨企业核心员工激励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6.
向俐双  雷燕 《时代经贸》2007,(1Z):105-106
本文通过对心理契约的内容和结构进行归纳,对知识员工的特点进行概述,提出了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员工管理的六条措施,以期对企业中核心知识员工的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核心员工的特征为出发点,对于企业核心员工心理契约违约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分析了一旦核心员工心理契约违约发生后,可能采取的行为及对组织造成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通过在招聘、培训、考核、薪酬发放等多方面的措施来达到预防心理契约违背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能在企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的核心资源。然而,一个公司的价值由公司的账面价值和无形资产价值组成,且无形资产价值远远大于公司的账面价值,而公司的无形资产价值主要来源于知识资产,而知识资产主要来源于知识型员工。掌握知识资产的知识型员工无疑就成为了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宝贵资源,如何吸引和激励知识型员工是广大企业管理者十分关心的问题。而知识型员工的表现成为决定企业效率高低、发展快慢的关键所在。因此,企业应该重视知识型员工,加快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企业核心员工是指那些占据企业关键岗位、具有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能、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稀缺性、对企业的文化有较高认同度、并会为企业经营和成长做出突出贡献的那部分群体。文章就企业如何留住核心员工进行了论述,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0.
阮淑暖 《时代经贸》2013,(10):225-226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和技能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员工是企业关键知识和技能的拥有者,也是企业价值的关键创造者,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核心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使核心员工全心全意地为企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这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激励是管理的催化剂,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措施,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和核心员工需求的激励机制势在必行。文章在探讨企业核心员工激励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11.
购并整合中的心理契约重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只有对被购并企业的员工心理契约有效重构,才能为战略,业务,组织整合打下良好的基础,心理契约是存在于员工和所在企业之间的隐性契约,包括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和承诺的契合程度以及在组织经历基础之上的情感契合关系,心理契约的性质体现在粘度和一致性,可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对心理契约的稳定状态进行分析以寻找到重构心理契约的作用点,并依此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知识与技能在企业竞争中占据核心地位,知识员工是企业知识与技能的创造者,如何有效开发企业知识员工潜能、调动知识员工积极性,提升企业知识员工绩效管理水平,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企业知识员工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知识员工绩效考评指标设计初步构想与实施要点,并对知识员工绩效考评结果反馈与运用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3.
企业员工组织认同与忠诚度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认同是一种组织成员个体与组织在相互关系中表现出的心理与行为的一致性,他们对组织既有理性的契约感和责任感,也有情感的归属感和依赖感.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人才成为了最宝贵的资源,如何留住并加强企业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减少因流动带来的巨额损失,已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大量的企业员工调查,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证明了组织认同与员工忠诚度存在的相关关系,为企业建立以组织认同为基础的员工忠诚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企业核心员工的流失影响着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而核心员工的流失与心理契约违背有很大关系。本文以核心员工心理契约的特征为出发.羔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对核心员工流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构建良好心理契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作为核心人力资本的知识型员工越来越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但是,目前许多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型员工跳槽或离职频繁,给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探讨了知识型员工流失的原因,并从隐性流失和显性流失两个角度分析了流失的风险,最后从管理模式柔性化、组织文化人本化、激励机制动态化和职业生涯发展科学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心理韧性是积极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热点,是可以被有效测量与开发的积极心理能力之一,对企业员工适应今天快节奏、高压力、迅速变化的工作环境尤显重要.由于干预的需要,其中适用于组织的理论模型有:挑战模型、动态过程模型等,相应的测量工具也不断开发出来.目前工作场所的干预已取得了成效,然而未来的发展还有待于本土化研究、纵向研究和相关研究的跟进.  相似文献   

17.
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员工选拔与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斯年 《经济师》2006,(8):165-166
文章在心理契约理论基础上,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选择和管理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在企业进行员工选拔时,应尽可能地从对人员的分析出发,考虑个体的能力特征,再据此寻找他最适合的职务或职务类型;在对员工管理过程中,应表达对员工的期望,建立员工与组织之间的信任,经常进行心理契约层面的沟通,以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5,(10)
文章从心理契约的视角探讨了企业核心员工的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心理契约理论,促使核心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以稳定核心员工队伍,开发核心员工潜力,实现核心员工贡献最大化,保证企业长久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知识型员工有效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平  张本祯 《经济纵横》2006,(10):46-48
企业间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核心能力的竞争,而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源泉是由知识型员工的知识和能力以及组织资本所构成的智力资本。知识型员工是企业中重要而特殊的群体,有着独特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及职业特征,对他们的激励要从自身特点出发,针对其激励需求,设计系统科学的激励机制,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策略,从而使知识型员工的生产率达到最大、企业的核心能力达到最强,最终把企业潜在的竞争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出发,对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知识型员工与组织之间心理契约的结构进行探索.认为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的心理契约结构维度存在差异,突出人际支持和协作发展更符合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通过心理契约的信守、巩固、修正和发展整合各种激励机制,以期提高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