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酱油是重要的调味品,优质酱油不仅理化和卫生状况良好,而且色、香、味、体五味调和。经过多年研究,作者研究成功了优质酱油酿造新工艺,结果表明,以80%大豆和20%小麦为原料,采取双菌种制曲,先固后稀浇淋发酵原池浸出法工艺,酿造的酱油的氨基酸含量与质量显著优于日本特选酱油。  相似文献   

2.
固态酱油分为块状固态酱油和粉末状固态酱油两种,分别以真空浓缩法和离心喷雾干燥法制得。经测评,固态酱油与现有的液体酱油在风味上无明显差别,产品质量指标符合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酱油生产当中,一道重要的工序就是酱油发酵。无论是酱油发酵的方法还是工艺操作,都能影响酱油的质量和风味。基于此,本文对酱油的几种发酵工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酱油的酿造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华料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酱油的酿造过程中,蛋白酶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酿造出的酱油的品质,在酱油生产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酱油酿造中所用的蛋白酶化学特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影响蛋白酶活性的因素,结合当下酱油酿造中蛋白酶的应用情况,预测了酱油酿造中蛋白酶式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一、选购酱油时可参考以下几点 1.看标签认品牌。一看标签上标明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其含量不得小于0.4g/100ml。二看标签上的酱油类型是餐桌酱油还是烹调酱油,根据用途选购。三看标签上的生产方法,认清是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根据个人爱好选购。四看标明的生产工艺,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相似文献   

6.
山西醋勾兑风波未完,酱油又被卷进来。近日,港媒曝出用水解植物蛋白等7种化合物可配制出可能致癌的化学酱油,与酿造酱油从口味和质感都相差无几。7种物质调出化学酱油?据香港媒体报道,这种化学酱油由7种调料和化合物勾兑而成:砂糖、精盐、味精、酵母抽取物、水解植物蛋白质、肌苷酸及鸟苷酸。  相似文献   

7.
固态酱油的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态酱油分为块状固态酱油和粉末状固态酱油两种,分别以真空浓缩法和离心喷雾干燥法制测评。固态酱油与现有的液体酱油在风味上无明显差别,产品质量指标符合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8.
酱油乃是自古以来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但竟然有人在这样一种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生命健康的食品上动手脚。佛山"三打两建"工作,意外查处年生产8万多箱酱油的威极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在四个月中购进了700多万吨工业盐水,生产上万箱酱油。其生产的酱油一部分流向市场,一部分作为半成品流向其他调味品生产厂。据进一步调查,威极调味食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酱油中铵盐含量高的主要原因,并通过自动定氮仪试验方法,描述了该法测定酱油中铵盐的试验过程和结果,在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自动定氮仪试验法的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0.
周捷 《广告大观》2000,(5):32-32
酱油为“开门七件事”之一,而湖南的龙牌酱油是最早获得巴拿马博览会金奖的中国产品,品质之优享誉海内外。龙牌酱油自然成了湖南酱油市场上的强势品牌。  相似文献   

11.
魏华 《粮食流通技术》2016,(12):109-110
对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主要采用紫光分光光度法、荧光广度法对酱油中的氨基甲酸乙酯进行有效测定。荧光法检测醋中苯甲酸含量为0.18 mg/L,紫外法检测结果为0.19 mg/L,荧光法检测酱油中苯甲酸含量为0.15 mg/L,紫外法检测为0.18 mg/L,荧光法检测醋的最低检测限为0.01 mg/L,紫外法检测显示0.04 mg/L,荧光法检测酱油的最低检测限为0.01 mg/L,紫外法检测显示0.04 mg/L。经检测显示检出限为0.05 mg/L,加标回收率在70%~90%,相对标准偏差在4%~5%。在对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测定的紫光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中,荧光光度法的检出效果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12.
慧莉 《市场周刊》2011,(1):82-85
毕师傅拿来一把木勺.从竹篦子里舀出酱油来,灌满了一木桶。泛天光的酱油翻腾出酱香.在隆冬中既浓郁又清冽.“这就是生抽.顶顶好的极品.味道最浓了。”  相似文献   

13.
林新 《现代商业》2008,(16):54-57
世界的发展真是越来越不可思议,越来越神奇了.当你还停留在去附近的超市买点生活用品、去隔壁的小卖部打点酱油或者买几瓶酒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开始尽情的享受网络所带的便利了.  相似文献   

14.
酱油也有大搞头 酱油行业既非夕阳产业也非朝阳产业,而是利益诱人的常青产业。它毕竟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日常消费产业,中国每年就有500万吨的酱油被老百姓喝掉。  相似文献   

15.
大豆加工食品中呕吐毒素污染水平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酱油和豆腐乳中呕吐毒素免疫学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并首次调查了市场上酱油、豆腐乳、豆腐和大豆中呕吐毒素的污染水平,分析并证实了豆腐乳中呕吐毒素的污染主要来自原料豆腐隙头仍是大豆)而不是生产加工过程,酱油中呕吐毒素污染主要来自原料大豆。因此对大豆加工食品中呕吐毒素的污染控制,重点应放在原料大豆。  相似文献   

16.
大曲质量的优劣对酱油产品的质量、产量和品率起决定性作用。制作酱油优质大曲必须从控制杂菌污染,原料处理、风、温、湿管理方面来控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小规模食品生产企业制作黑豆风味酱油豆的具体方法,此方法操作简便,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制作出的酱油豆风味可口、甜咸适宜,且具有独特的发酵豆香味,适合作为一种人们喜爱的发酵豆制品进行市场推广,适合小型食品厂的生产和销售。  相似文献   

18.
以黄豆、面粉为原料的圆盘制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规模化生产研究发现,利用圆盘制曲机对黄豆、面粉原料制备酱油大曲,可以获得黄绿色、菌丝饱满、有曲香的酱油大曲。采用温控曲线2,并在28 h后启用加湿,可得到中性蛋白酶活力达2 835.3 U/g、细菌菌落总数为5.7×106 CFU/g的大曲。  相似文献   

19.
日前,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稽查大队捣毁一大型勾兑假劣酱油窝点。劣质酱油包装箱上,各种质量认证标志竟一应俱全。  相似文献   

20.
方炎 《华糖商情》2001,(32):38-38
由于江苏毗邻上海,使得上海货在这里占尽了地利、人和。上海的酱油有老蔡、淘大、海鸥,味精有佛手、天厨,鸡精则有太太乐。这些产品在江苏尤其是在苏南地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能与上海货抗衡的只有广东货了,如海天酱油、双桥味精等。沪货、广货再加上一些强势的地产品牌如菊花味精、恒顺香醋等使得江苏的调味品市场热闹纷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