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金融     
欧央行版QE出炉力度远超预期1月22日,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宣布,扩大资产购买规模。从3月起每个月购买600亿欧元,持续到2016年19月,或者欧元区通胀回升0到2%。欧洲央行版的"量化宽松"(QE)正式出炉。欧版量化宽松最重要的是其开  相似文献   

2.
2015年1月22日,在全球市场瞩目之下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宣布了最新货币政策决议,欧洲央行如市场所预期推出包括购买主权债券在内的“扩大资产购买计划”,力图通过向市场注入规模达1.1万亿欧元资金的方式来激活流动性,推动欧元区走出通缩风险不断攀升的困境。虽然此前在强烈的预期下,金融市场已经对此政策提前做出反应,但政策正式出台后依然引发市场剧烈动荡,欧洲股市瞬间大涨,欧元汇率迅速下探,美元指数、国际金价直线拉升。此外,欧盟其他央行未雨绸缪的政策博弈也进一步加大了市场动荡。购买主权债券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曾将美国拉出危机泥潭,欧洲央行仅仅依赖“欧版QE”政策,能否推动欧元区经济在2015年走出通缩风险,实现较强的复苏?本文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张文晶 《金融博览》2014,(11):50-51
近日.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表示.政策委员一致同意利用章程授权的非常规措施以应对长期低通胀的风险.令市场对欧洲央行推出进一步宽松措施的预期升温。虽然欧洲央行有不少可用的非常规措施选项,包括量化宽松政策(QE)、负利率和长期再融资操作(LTR0)等,  相似文献   

4.
美联储在2012年12月12日宣布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QE4),QE3的冲击还未结束,QE4又再次推出,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从引导经济上行预期、缓解财政悬崖、货币政策"去独立性"和全球流动性释放四个方面阐释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从货币政策调整压力、出口贸易冲击、资本流动不确定性、输入型通货膨胀、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外汇贷款波动、大宗商品及房地产价格上涨、美元储备缩水八个方面分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
《金融博览》2014,(11):54-55
01 欧洲央行下月或推2000亿欧元刺激方案 欧洲央行或准备下月推出2000亿欧元经济刺激方案.包括实施负利率,并透过推出低息贷款鼓励银行向中小企放贷,增加市场流动性。然而有分析指出.方案规模远不及市场预期的5000亿欧元量化宽松(QE),对阻止欧元区经济陷入日本式通缩只是杯水车薪。  相似文献   

6.
一、欧美市场 9月份,美国股市持续上扬,欧洲主要股市涨跌不一。月初,受欧洲央行推出新的购债计划、美国服务业和就业市场数据优于预期等消息提振,欧美股市出现不同程度上涨。9月13日,美联储宣布将延续超低利率政策至2015年中,并将推出QE3,每月采购400亿美元的抵押货款支持证券,同时维持现有的扭曲操作政策。在此消息刺激下,  相似文献   

7.
问题更在于,新一波量化宽松大潮对于新兴经济体通胀的加速的作用必然大于对发达经济体通胀的推动作用继欧洲央行(ECB)和美联储(FED)分别于2012年后4个月推出OMT和QE3/QE4后,日本央行(BOJ)于2013年1月22日宣布新的无限期每月购买1450亿美元(13万亿日元)国债的计划。这样,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发达经济体在5个月时间内先后都"理直气壮"地推出了具"无限"性质的新一轮量化宽松。另一主要发达国家英国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加入这一轮量化宽松的大合唱,但估计也将会继日本之后择机加入。新兴市场经济体方面,  相似文献   

8.
2012年9月13日,美联储终于宣布启动第1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TheThirdRoundofQuantitativeEasing,QE3)。此时,距离笔者最早预期推出QE3的时点已一年有余(见《QE3:蓄势待发》,《中国外汇》20i1年9月)。时过境迁,相对彼时,  相似文献   

9.
美国已推出QE3.5版本,日本央行正草拟比欧美更进取的量化宽松,无条件不停为市场"泵水"。究竟量化宽松是灵丹妙药或是饮鸩止渴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海啸影响全球各资产市场下挫,为避免美国再次步入大萧条,联储局主席伯南克宣布推出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如今,美国已推出QE3.5版本,支持和反对者众:支持者认为当时因资金链断裂所做成的流动性危机足以打跨整个金融机  相似文献   

10.
张明 《中国金融》2012,(19):51-52
QE3的推出有可能加剧全球流动性过剩与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入压力,同时也加剧了未来美联储通过"退出策略"回收流动性的挑战2012年9月14日,美联储终于宣布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美联储将以每月0400亿美元的规模购入机构按揭证券(MBS)。在今年年底扭转操作到期之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2月19日,美联储宣布削减量化宽松每月资产采购规模100亿美元,标志着正式启动QE退出,美联储QE退出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本文回顾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过程和退出步骤,分析了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主要传导机制与渠道,剖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13年12月19日,美联储宣布削减量化宽松每月资产采购规模100亿美元,标志着正式启动 QE退出,美联储 QE退出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本文回顾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过程和退出步骤,分析了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主要传导机制与渠道,剖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2月19日,美联储宣布削减量化宽松每月资产采购规模100亿美元,标志着正式启动QE退出,美联储QE退出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本文回顾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过程和退出步骤,分析了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主要传导机制与渠道,剖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少明 《金融博览》2014,(17):32-33
最近欧洲央行宣布实行比市场预期更宽松的一揽子货币政策,包括减息、实施存款负利率、推行超低息贷款,以及暂停为买债中销等.欧洲央行推出超市场预期货币政策的原因是什么?宽松货币政策的成效如何?下一步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欧元区是全球经济增长最薄弱一环 欧元区是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迄今仍未实行量化宽松措施的唯一发达经济体.即使在欧债危机最为深重之际,欧洲央行也只是实行了两轮长期再融资操作(简称LTRO).这与美国和日本反复并不断加码量化宽松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没有实行量化宽松措施的欧元区,也是发达国家中经济复苏最慢、增长动力最微弱的经济体.而去年下半年以来,欧元区更是一直面临强欧元、低通胀和经济低迷的三重压力.  相似文献   

15.
向松祚 《中国金融》2012,(20):16-18
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早已深陷负利率和流动性陷阱,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基本失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量化宽松和伯南克的货币政策准则当地时间2012年9月13日,美联储正式宣布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简称QE3)。根据联储公报,QE3包括如下举措:第一,每月新增购买400亿美元联邦机构发行的抵押债券,主要是联邦房贷机构发行的债券。第二,继续实施利率扭曲操作,以降低长期利率。加上利率扭曲操作的长期债券购买量,到今年年底,联储每月购买的债券量为850亿美元,与第二轮量化宽松购债量持平。  相似文献   

16.
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结束不足两周,美联储主席便在7月14日亟不可待地表示可能推出QE3。这使得刚趋平静的市场再起涟漪,美国债券市场发展走势遭到质疑。 隐性量化宽松政策 当前,美国推出的两轮量化宽松政策饱受诟病。特别是QE2后,全球通胀压力骤增,新兴经济体正面临复苏稳定与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的双压态势,因此美国继续推出QE3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如果既不能再令债务成数倍增长,也不能再印刷那么多美元,  相似文献   

17.
王宇 《甘肃金融》2012,(9):8-11
2012年9月1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QE3震动了伞球,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迅速做出反应.国际财经论坛和各国经济学界立即展开争论。整个世界都在关注。美联储为什么在此时推出QE3?QE3的实际规模究竟有多大?QE3究竟是政治权衡还是经济考量?QE3将会对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什么影响?本文试分析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刘煜辉 《金融博览》2012,(20):18-19
美国9月13日推出的QE3(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可谓是一个弹性版的量化宽松计划。不同于QE1和QE2,它只公布了每月要采购400亿美元M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但没有公布计划执行的时间区间和采购的总规模。  相似文献   

19.
王博  龚兴隆 《新理财》2013,(8):37-38
近期,美联储发布声明称将维持现有的超低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QE),以进一步刺激就业增长和经济复苏。在此之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将放缓,将每月850亿美元的购债规模降至650亿美元,但并未对QE的结束做出预期。然而,伯南克的表态再次出乎市场预期:如果美国经济持续改善,在失业率和通胀水平都达到预期水平的前提下,美联储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放缓购买资产的步伐,明年上半年继续减少购买量,直至  相似文献   

20.
11月下旬,中国央行宣布降息,而之前日本央行在10月宣布扩大宽松规模,欧洲央行也表示将尽快提高通胀水平。在全球三大经济体同时放出宽松信号的前提下,金价却在低位徘徊。而对比5年前,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QE)作用下,金价屡创新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