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土地盐碱化是引起全球土地退化的主要问题之一,而滨海盐碱地作为我国盐碱地类型的一种,其改良措施也被广泛探讨。营口市地处大辽河入海口,土地盐碱化程度较为严重,对营口市现有粮食产量、林木树种分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采用文献分析法对辽宁省营口市滨海盐碱地多种成因进行探讨,分析土地盐碱化对营口市耕地、林地产生的影响,并从加大应用生物法改良盐碱地范围,合理引种、建立盐碱地动态监测体系、政府大力引进滨海盐碱地改良相关企业等方面提出合理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现有盐碱地面积达400多万亩以上,其中大同盆地就有300多万亩,占全省盐碱地总面积的67%,占盆地土地资源面积的57.2%,有100多万亩盐碱地几近荒芜,而且这些盐碱地集中连片,治理难度很大,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000年4月,山西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与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合作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主要内容是利用火力发电厂的副产品——脱硫石膏及日方专家开发的盐碱地专用改良剂改良大同盆地盐碱地。10年累计推广改良技术100万亩,实施改良项目地区的农民人均收入提高1500元,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本文着重综述了国际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主要问题以及取得的研究进展,同时对我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态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刘思微 《致富之友》2005,(10):25-25
在中国科学院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植被恢复试验田,昔日寸草不生的光板盐碱地,被一片绿葱葱的鲜嫩野生羊草所覆盖,这里显示的是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科技人员在国内首次创建的以羊草移栽代替传统直播大面积改良重度盐碱地的最新研究成果。它开辟了一条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生态恢复与羊草群落人工快速重建的新路。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盐碱地现状及治理思路与建议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该文对甘肃省盐碱地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了甘肃省盐碱地改良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甘肃省盐碱地改良的思路与建议.根据调查,甘肃省盐碱地总面积为141.40万hm2,盐碱耕地面积为32.25万hm2,占盐碱地总面积的22.81%;盐碱荒地面积为109.15万hm2,占盐碱地总面积的77.19%;轻度盐碱地面积为40.41万hm2,中度盐碱地面积为40.72万hm2,重度盐碱地面积为60.28万hm2,分别占盐碱地面积的28.58%、28.80%及42.63%.同时提出了盐碱地治理的思路和建立健全盐碱地土壤监测预警体系等5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渭南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将盐碱地治理蕴涵的农业文化、生态环境教育资源融入其中,为渭南市特色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出可借鉴的思路。[方法]利用渭南市统计年鉴、中国休闲农业年鉴、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通过RMP分析方法,从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方面讨论渭南市盐碱地特色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条件和可行性,并提出可实施的盐碱地特色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结果]渭南市农业资源良好,盐碱地改良技术成效显著,在盐碱地改良的基础上发展旅游切实可行。根据渭南市盐碱洼地和盐碱滩地提出水塘养殖体验游和科教文化体验游,在盐碱地改良利用的基础上,为渭南市休闲农业旅游增添农业文化和生态环境教育内涵,从而提升科教型休闲农业旅游的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结论]在我国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在挖掘农业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内涵,明确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定位,坚持以生态教育为导向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7.
利用不同时期的TM遥感图像,在遥感软件PCI7.0的支持下对图像进行技术处理,并在GIS软件Arcview3.3中,采用人工目视解译为主,计算机自动分类为辅的分类方法提取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信息,将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林地、旱地、冰川、草地、戈壁、裸露地、盐碱地等,同时借用景观分析指数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1994-2001年,全流域的旱地、草地、林地、裸岩地面积增加,盐碱地、沙地、戈壁和湿地面积减少。各土地利用类型斑块的形状指数总体上略有减少,表明斑块形状趋于规则,说明人为干扰的程度在增加,在总体上各指数都与人为活动有很强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榆县土地盐碱化的成因机理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榆县是吉林省西部盐碱化最严重的典型县之一;干旱气候条件下该区土地盐碱化主要是自然因子及一些人为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提出了改良盐碱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秸秆覆盖对春小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小麦播种后,在地表覆盖作物秸秆,可使土壤温度升度、容重减少、含盐量降低,利用小春生长发育,增产明显。此法取材容易,方法简单,成本低,是利用和改良盐碱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将3S技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应用于吉林省西部大安市盐碱化土地资源的现状调查与监测,得到最新的盐碱地类统计数据,并就其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指出吉林西部盐碱地总的变化趋势及表现出的时间序列的阶段性,提出防治及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经济学中经常出现这一现象,在生产要素替代关系相对微弱的情况下,经济总量水平与资源配置效果并非由最优的要素资源所决定,而是取决于最劣的要素资源。为揭示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是否存在"木桶效应",[方法]利用1990—2014年国有农场相关数据,通过对CES生产函数的拓展与改良,分析了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的要素资源配置问题。[结果]"木桶效应"存在于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土地和劳动力成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短板"要素;[结论]虽然新型农业生产要素对粮食增量产生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然而土地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其他要素对劳动力的替代存在边界,使得农业适度规模中的资源配置效果最终由土地和劳动力决定;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并非是追求单一生产要素的扩张,而是实现土地、劳动力、农业资本、农业机械、农资、农业科技等全要素的高效组合。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射阳县有海涂7.31万公顷,占江苏全省海涂面积的18%。其中,潮上带5.53万公顷,潮间带1.78万公顷。射阳县土壤大体分为盐土和水稻土两大类。其中,盐土类面积149.9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0.4%以上。因此,盐碱地改良成为射阳县土地整治的重要任务。射阳县盐碱地复垦的做法与经验盐碱地不利于植物的生长,造成大量低产田,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  相似文献   

13.
今日学习     
正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加强种质资源、耕地保护和利用等基础性研究,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将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今日学习     
正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加强种质资源、耕地保护和利用等基础性研究,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将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重盐碱地开发的池塘渗水盐度较高,含盐量一般在4‰以上,不适宜进行鱼类高产高效养殖,为了充分利用资源,深入调整水产养殖结构,提高渔业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内陆重盐碱地池塘渗水南美白对虾规模化养殖技术开发,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将有关养殖技术作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16.
今日学习     
正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加强种质资源、耕地保护和利用等基础性研究,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将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土地资源经济安全评价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土地资源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多数是从土地承载力、生态安全等角度考虑耕地保护、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问题,对经济因素考虑较少。本文通过对土地资源经济安全评价内容的分析,构建指标体系,在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土地开发利用结构状况、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金融信贷安全四方面对我国31个省市土地资源经济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地处渤海湾南岸的黄河三角洲地区,依靠独特的盐碱地下卤水和黄河淡水资源,进行南美白对虾盐碱地兑水养殖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正逐步成为这一地区的一大优势产业。由于该地区的地下卤水成分与自然海水比较相近,养殖的对虾无论色泽、品味也都与自然海水无多大差异,得到了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构建了四川省柏杨村地震灾后土地协同调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等方法对总体效果进行评价研究,并找出土地协同调控前后变化显著的指标。其次,基于对121户农民满意度的调研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分析农民对土地协同调控效果的看法和需求,从微观主体角度找出土地协同调控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研究发现,柏杨村在生产、生活、生态恢复重建和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的综合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盐碱地的农业高效利用,作为一项技术性难题,长期以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辽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之一,受盐碱影响的土地面积较大,给粮食增产和生态环境安全带来隐患。本文结合辽宁省盐碱地治理的实际,在总结和肯定以往开发治理成效的同时,剖析了当前辽宁盐碱地开发治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并据此提出加快推进辽宁盐碱地开发治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