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论我国人口政策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已经执行了近30年,结果是人口增长率大幅下降,中国面临低生育率陷阱。在“人口论”的前提假设已经不再成立的情况下,应立即调整人口政策,大幅度放松甚至完全取消计划生育政策。放松人口政策既有助于应对目前的经济危机,也有助于应对未来劳动力短缺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人口转变”是人口类型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化的演变过程,实现人口转变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人口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重要表征。贵州人口转变速度相对较慢,各种转化度量指标与全国相比均存在较大差距;进入新世纪后贵州进入了低生育水平阶段,但必须继续强化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降低生育率,落实各种政策措施降低死亡率,加快人口的转化。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已进入低生育率社会,持续低生育率及其带来的劳动力供给结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理论上讲,收入分配的平均化和社会保障对生育支持的强化会促进生育率提升,然而现有文献对于在低生育率阶段收入分配状况和社会保障支出影响生育率的经验分析不足。从高生育率阶段进入低生育率阶段的生育转变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生育观念从追求生育数量向追求生育质量转变,而追求生育质量导致的生育成本持续增高成为抑制生育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生育行为受到较大的收入约束,使其实际生育数量低于潜在生育意愿。收入分配的平均化不但减少低收入家庭在整个社会中的占比,而且通过缩小收入差距降低低收入家庭生育行为的收入约束,进而促进整体生育率提升;基于人们对高质量生育的诉求以及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的目标,强化生育支持的社会保障改善则会降低社会平均生育成本,从而促进整体生育率提升。欧盟地区较早进入低生育率阶段并出现了一定的生育率回升,本文以2000—2020年欧盟27个国家为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总体上看,样本国家的基尼系数与总和生育率显著负相关,而社会保障支出与总和生育率显著正相关;随着总和生育率的提高,基尼系数降低对总和生育率提升的促进作用从不显著转变为显著并持续增强,而社会保障支出增加对总和生育率提升的促进作用在不同的生育率水平下均显著;基尼系数和社会保障支出对总和生育率的影响具有相互强化的交互效应,即基尼系数降低会强化社会保障支出增加对总和生育率提升的促进作用,社会保障支出增加也会强化基尼系数降低对总和生育率提升的促进作用。相比现有文献,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拓展和深化:一是基于欧盟地区的实证分析为在低生育率阶段收入分配平均化和社会保障完善可以显著促进生育率提升提供了经验证据,二是通过分位数检验和交互效应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基尼系数和社会保障支出影响总和生育率的机制。本文揭示了在低生育阶段可以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和完善社会保障促进生育率提升,有利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实现生育和人口高质量发展。要在通过高质量经济发展为持续提高生育质量提供物质保障的基础上,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和加大生育支持,进而有效提升整体生育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构建人口预测分析框架,采用递进生育人口发展模型与年龄移算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和分析了低生育率下区域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已经步入超低生育率地区的生育政策进行适度调整,不仅不会带来生育率和人口规模的大幅反弹,而且还有助于缓解人口规模峰值过后老龄化给人口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未来劳动力人口供给不足及其经济负担过重问题,确保区域人口安全及人口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市人口风险是指城市人口在再生产过程中面临损失损害的不确定性。当前城市人口风险主要表现为少子化、无子化、劳动力短缺化、单极化、人口承载极限化、贫困化与老龄化等几种风险。防范和化解城市人口风险,一方面要坚持计划生育国策不动摇,提高城市人口风险意识;创新生育政策观念,引领生育潮流,有效增加城市人口总量。另一方面,要加大城乡人口调控政策力度,有序引导人口流向;加大扶贫力度与覆盖面,多渠道增加贫困居民收入;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步伐,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产业。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龄化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生育率降低和预期寿命的延长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加之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问题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尤其严重,而且老龄人口增长态势明显。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使养老保险制度的受益人数急剧增加,老年人口赡养比率上升,从而对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构成严峻挑战。探索养老保险制度创新,积极应对老龄人口增加对政府养老保险预算和社会经济的冲击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低生育率问题是党和国家亟须解决的重点问题。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现实背景下,探明互联网使用在低生育率现象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作用,有利于政府精准施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CGSS2013、2015、2017的数据,使用泊松回归模型,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通过增加女性兼职行为,从而提高女性收入,进而提高女性生育成本和传递有关家庭、婚姻的负面信息,挤出夫妻之间的共同闲暇时间,从而降低婚姻稳定性等两条途径降低了女性生育意愿。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影响女性生育意愿存在户籍类型、就业部门、政治身份、年龄等的异质性,互联网使用显著降低了城市、非党员、非国有部门女性的生育意愿,对18~24岁女性生育意愿的抑制作用更大。文章为互联网普及背景下我国低生育率社会的形成提供了新的解释,为信息时代人口公共政策制定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8.
人口转型是河南省跨世纪发展最基本的特征,但河南人口总量仍呈增长态势,低龄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强,人口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人口素质亟待提高。今后,应进一步贯彻落实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加强人口管理的政策导向,积极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改进养老保险体制,并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河南省人口的化素质。  相似文献   

9.
基于CFPS(2010)数据,实证分析计划生育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并利用Oaxaca-Blinder分解法和RIF回归分解法测度了计划生育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度。结果表明:(1)计划生育政策有利于子代收入的提高,且对城镇的收入边际效应大于农村;(2)政策允许家庭生育数量越多,越不利于农村家庭子代收入的提高,家庭一旦超生则会显著降低子代收入,而且相对于农村家庭子代而言,城镇家庭超生对子代收入的负向影响更大;(3)计划生育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力呈现出U型特征,对低、高收入群体的影响较大,而对中等收入人群的城乡收入差距贡献相对较小,其中政策允许生育胎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计划生育政策应统筹全局、因地制宜、奖惩兼施,以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本水平和子女的教育质量,促使城乡居民生育率和人力资本水平趋同。  相似文献   

10.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就业量与就业结构两方面.从就业量的角度来看,技术进步的就业补偿效应与就业破坏效应共同发生作用,最终表现为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总效应:当技术进步的破坏效应大于补偿效应时,就业总量减少,失业率上升;当技术进步的破坏效应小于补偿效应时,就业总量增加,失业率下降.从就业结构角度看,技术进步导致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的变化,从而使产业、行业间兴衰交替.另外,由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力素质结构的变化也会引起高低技能就业岗位数量的变化,最终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现行计划生育政策,造成了诸多的不和谐.计划生育政策合理调整的逻辑是:"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比较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实际上已承认了"潜在的男性偏好"的合理性;进行胎儿性别的选择体现了一种进步.新政策的合理性:该政策能够得到严格实施,能杜绝三孩及以上生育,达到控制人口增长规模的目的;能有效降低人口出生性别比;能使夫妻关系和睦、家庭幸福、儿童健康,社会也会更加和谐;该政策具有公平正义性.政策实施建议:分阶段实施;对独生子女家庭继续给予原已承诺的奖励;政府不应该鼓励不生育行为.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数量问题和人口结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趋势以及两次人口波动情况后,从虚拟变量的角度,考察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对我国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计划生育政策大大减缓了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对控制人口形势发挥了显著作用。在此基础上,运用组合模型,一方面克服了自相关性,更重要的是,利用组合模型在预测方面的优势,对未来五年我国人口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2014年,我国人口将突破14亿,2015年,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2684亿。  相似文献   

13.
文章着眼于山西人口计划生育的实际,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工作实际出发,就人口宣传教育方面如何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积极推进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的健康发展,全面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作了粗浅思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新疆人口现状,采用Verhulst人口发展方程对新疆人口总量、老年人口数、老龄化指数、劳动力指数、抚养指数进行了预测。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新疆人口在2007年至2050年内还将继续增长,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3 000万人,老龄化指数上升到0.566 3~0.586 0,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到10.00%~10.55%。按国际化标准,新疆将在203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人口总量和老龄化指数将持续增长。抚养指数继续上升,到2045年,老年抚养指数将超过少儿抚养指数。社会负担主要来源于人口老龄化。该结果符合目前人口发展趋势,可以为相关人口政策的制定给予有力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奥肯定律是西方经济学中描述失业率和经济增长之间反向变动关系的定理。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人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瞩目的经济增长成就。然而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却伴随着失业率逐步上升,经济的增长并未带来就业的持续增加,二者呈现出非对称性,转型期的中国奥肯定律出现变异。基于此,相当长时期内,我国面临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矛盾同时并存的压力,对失业的治理和缓解突显。试图对目前失业状况的分析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延迟退休年龄是否会加剧失业是当前学术界争论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失业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与经济增长进行协整检验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出了延迟退休年龄将引起失业率大幅上升,而经济总量的增加不但不能对失业进行补偿,反而与失业率呈正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增速放缓,就业总量压力逐渐有所减轻的新形势下,促进就业的政策要努力实现由扩大就业总量向更加注重优化就业结构转变、由扩大就业数量向更加注重提升就业质量转变、由促进就业向更加注重提升就业能力转变、由雇佣就业向更加注重鼓励自主创业转变,并把政策重点放在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就业能力明显提高、就业质量稳步提升上。  相似文献   

18.
选用Leslie矩阵人口模型能够较全面地考虑到影响人口总量与年龄结构的各种主要因素,预测得到:在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变的情况下,中国人口总量将在2024年前后达到峰值14.2亿左右,这与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预测的在2033年前后达到人口峰值15.2亿左右有较大差别;中国人口老龄化有加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是解决人口问题的主要对策。化素质与人口生育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化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人口的质量,而且对人口的数量也产生影响。人口生育水平随化素质的提高而趋于下降,因而提高人口的化素质对计划生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奥肯定律表明与正常的(或潜在的或趋势的)增长率相比,高产出增长伴随着失业率的降低,低产出增长伴随着失业率的上升.作为一种经验规律,奥肯定律在西方很多国家的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验证.本文根据1978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进行模型回归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变化与实际产出增长率之间不存在典型的奥肯规律.由于我国公开的失业率并不能反映真实的市场失业率,为此用就业量代替失业率,建立扩大的奥肯模型,分别对我国第一、二和三产业的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进行估计.实证的结果显示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增长与产出增长和物价上涨均为正相关;而我国农业的就业增长与产出增长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