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相对于一些地区存在的政府对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无所作为,晋江市政府探索出一条通过诱导性的举措来引导民营企业进行制度创新的路子——政府诱导型创新。晋江市的实践表明:对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问题不在于政府是否介入,关键在于如何介入。政府诱导型创新是政府介入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一些地区存在的政府对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无所作为,晋江市政府探索出一条通过诱导性的举措来引导民营企业进行制度创新的路子--政府诱导型创新.晋江市的实践表明:对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问题不在于政府是否介入,关键在于如何介入.政府诱导型创新是政府介入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整理中国25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从制度环境视角探讨政府创新偏好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基准检验显示,政府创新偏好与制度环境优化均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制度环境优化会强化政府创新偏好对城市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门槛检验显示,政府创新偏好对城市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存在基于制度环境的双门槛效应,随着制度环境不断优化,政府创新偏好的促进效应呈阶梯式提升态势。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欠发达城市与内陆城市,政府创新偏好对发达城市与沿海城市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更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相比于策略性绿色创新,政府创新偏好和制度环境优化更有利于促进城市实质性绿色创新。  相似文献   

4.
制度创新的主体有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个人,但由于政府具有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此,政府是制度创新的重要主体。政府制度创新包括政府体制创新以及政府制度供给创新,其目的在于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来说,加大政府制度创新力度,才能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论转型期外部制度障碍和内部制度创新与民营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期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因素包括来自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其中政府宏观制度层面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障碍尤为突出,政府为实现经济增长和自身利益的双重目标内生出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安排,使民营企业在融资、市场准入、行政审批和税收负担等方面与国有企业相比处于不公正的待遇。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在对待宏观制度创新与微观制度创新的关系认识上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片面地把民营企业存在的种种问题归结为外部制度环境障碍,从而导致企业经营管理过分依赖外部制度创新的价值取向。这两个方面一定程度都阻碍了民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增强,政府应通过转变实现目标的途径、重塑政府机构及官员的利益结构,加强对政府机构的管理和约束,有效化解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安排;同时,民营企业应减少对外部制度依赖,努力通过微观制度创新提升其竞争力,促使民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阐述了农村制度创新相关的概念,通过分析农村制度的局限性、农村制度创新的作用及农村制度创新对政府的依赖,说明发挥政府职能进行农村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并全面分析政府对农村制度创新的作用,制度创新是一系列的社会博弈的过程,广大农民作为"弱势群体,"若没有政府的参与,制度创新可能对农民不利。文章的创新点是从宏观角度制定了农村制度创新的目标、原则及效果评估,以及对农村制度创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论政府在风险投资中制度创新的角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改革的推进和对风险投资认识的转变,风险投资中制度缺陷正在不同程度地得到或正在得到矫正,最主要的制度缺陷是"中国特色"太浓,我们不能否认政府在风险投资体系建立初期的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由于行政权力和行政机制的介入,资本市场行政化,"有计划"的资本市场现象的出现。弱化制度创新的行政色彩,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注重发挥其他创新主体参与制度创新的积极性,政府在风险投资中制度创新的角色转换,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政府制度创新角度研究我国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认为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政府不断创新制度的结果,是政府根据经济发展,尊重农民首创精神,逐步引导农民自发制度变迁,并适时供给创新制度的结果。进一步针对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从政府的一般和特殊作用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政府介入对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成功的影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与多元回归对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量政府介入行为和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项目成功度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政府介入度对项目成功度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同时存在;政府介入度显著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选择;不同的政府介入形式与程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选择和项目成功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政府对项目模式选择科学指导程度的影响最大,政府对项目审查力度的影响最小,并且过大的审查力度会降低项目成功度,最终得到最优政府介入与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选择关系匹配表,为合作主体提高项目成功度提供政策建议和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家族式企业发展问题,是理论界、实践界都非常关注的问题。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深化,家族式民营企业生存发展与外部环境的相融共生是必然的结果。而政府作为影响家族式民营企业创新系统的核心要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试图对政府在改善家族式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环境中的作用提出几点建议,抛砖引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动力和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制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发现更好的制度安排对每个社会都是重要的,对发展中的经济尤其如此。因为,不同的制度安排所导致的绩效会相差很大。基于此,对于相互竞争的地方政府来说,进行制度创新,发现更有效率的制度,不仅是履行职能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获得巨大的创新利润,从而创造竞争优势。制度创新利润不仅体现在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上,而且可以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实现帕累托改进。制度创新带来的不仅仅是交易成本节约,更为重要的是巨大的社会外部效应。  相似文献   

12.
孙志强 《经济师》2010,(6):32-32
文章分析政府制度创新的基本内容,探讨目前我国政府制度创新存在的不足,就政府制度创新不足的改进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制度创新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企业制度创新是一种效率更高的企业制度替代旧企业制度模式的过程。企业制度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微观基础,它的创新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制度的变化。与民营企业制度从个体、合伙到家族制企业、公司制企业的自然演变不同,国有企业制度的创新是政府在对制度创新的目标模式有限理性基础上提供的制度安排,并通过政策与法令而实施的强制性变迁。  相似文献   

14.
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民营企业要转变观念,不能过分依赖宏观制度创新求发展。要充分认识微观制度创新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民营企业制度创新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温州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州是中国改革以来民营企业超前、大规模发展的典型区域。特别是在温州农村,基本上没有经历各地农村普遍经历的集体乡镇企业缝勃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温州民营企业不是从乡镇企业改制而来,而是从头开始发展起来的,即温州特别是温州农村的民营化是一步到位的。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从家庭企业起步,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家庭企业是温州民营企业的普遍形式。80年代中期以来,在政治和经济双重取向的作用下,温州民营企业率先进入股份合作制的试验。至90年代初期,这种企业内部少数股东集中持股的所谓股份合作企业,成为公司制企业条例和公司法的相继颁布,公司制越来越成为上规模的民营企业选择的形式,并逐步取代股份合作制而成为温州民营企业的典型形式。可见,温州民营企业的制度形式和管理方式在不断地创新、演化。本文试从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角度,对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作些探讨,以期推进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论制度创新与民营企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家族式的组织制度存在的缺陷,阐述了制度创新效应对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作用,提出了我国民营企业如何从清晰企业产权、实行股权多元化、强化资本运作、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制度均衡,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数字化技术分别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方面为二者关系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提供了动力。笔者认为,数字经济在政府职能转变中为制度创新提供了新动力,主要体现在政府治理能力和效率的提升、政府决策的精准性、政府投资的高效性、政府对人才配置的优化和政府对创新活动的激励。伴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技术通过重塑市场竞争机制、资源配置机制、数据要素确权机制和生产者声誉机制在市场层面实现制度创新;政府作为最主要的制度供给者和实施者,借助数字化技术推进自身角色向服务型转变。基于此,笔者提出以政府与市场制度创新协调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在于加快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结合,在政府与市场的制度创新协调推进中形成新的制度供给,对市场主体的创新进行激励和约束,并借助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的双轮驱动加快数字政府的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制度创新,是指制度的变迁过程,是制度创新主体为获得潜在收益而进行的制度安排.制度创新主体包括个人、团体和政府.其中,政府是最重要的制度创新主体.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分支机构,它依法管理一个较小区域内的公共事务,可以发挥中央政府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它们理所当然地成为推动制度创新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全国民营企业抽样调查统计数据,从投入和产出视角,阐释政治联系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产生的影响,并分析这种影响是否会因企业规模和区域制度环境的差异而产生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存在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比不存在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投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更高,相应科技创新产出也较多;相对大型民营企业而言,政治联系对中小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相对区域制度环境较好的东部地区民营企业而言,政治联系更利于推动中西部区域制度环境较差的民营企业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20.
论地方政府与区域创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何淑明  邹小春 《经济师》2002,(7):114-115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 ,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激励型、引导型、保护型、协调型等政策 ,为区域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推动区域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