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不足,需要政府发挥对经济活动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能够利用自有优势,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通过制度创新,使地方政府间形成良好的协调合作机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导致东亚金融危机的原因与带来东亚战后几十年的繁荣的原因是一致的 ,那就是经济与制度的创新能力。战后东亚的政府主导型创新是沿着两条线索展开的 :一是政府对资源配置的直接干预 ,二是政府对市场取向的制度变迁的推动。这两方面是对立统一的 ,在发展的早期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主要的 ,它们共同促成了“东亚奇迹”。然而 ,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系统的日益复杂 ,政府主导型制度内在的冲突和矛盾日益激烈 ;这种制度虽然在特定发展阶段有利于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 ,但本质上是压抑创新的 ;政府对制度创新的包办又导致微观经济主体创新能力和激励不足。因而 ,不仅资源配置失误的风险越来越大 ,而且制度创新失误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 ,比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制度创新 ;东亚续写经济奇迹的根本在于 ,扬弃政府主导型制度 ,尽快完成向既能激励创新、又具有自我创新能力的市场主导型制度的转型。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方政府体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方政府体制在改革大潮中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就,但也面临着权力运行无序、决策制度短缺、公共治理转型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制度供给不足的原因,也有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局限;实现地方政府体制创新应从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重构地方政府结构、转变地方政府职能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一些地区存在的政府对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无所作为,晋江市政府探索出一条通过诱导性的举措来引导民营企业进行制度创新的路子--政府诱导型创新.晋江市的实践表明:对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问题不在于政府是否介入,关键在于如何介入.政府诱导型创新是政府介入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5.
相对于一些地区存在的政府对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无所作为,晋江市政府探索出一条通过诱导性的举措来引导民营企业进行制度创新的路子——政府诱导型创新。晋江市的实践表明:对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问题不在于政府是否介入,关键在于如何介入。政府诱导型创新是政府介入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6.
是扩大需求,还是供给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出现通货紧缩现象的根本原因 ,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创新乏力。供给创新的基本内容是产品创新、工序创新、管理创新。供给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制度创新。从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 ,供给创新是经济走出衰退的唯一出路。政府宏观调控的长期任务就是要实行供给创新政策  相似文献   

7.
政府是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的主体动力。实践中地方政府支持发展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动力不足,主要原因来源于现行体制下政治锦标赛的压力。因此,要提高地方政府加强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必须提高支持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建设在地方政府政治锦标赛中的权重,从而为深化改革,加快农村金融组织创新提供更夯实的制度保障基础。  相似文献   

8.
制度创新的主体有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个人,但由于政府具有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此,政府是制度创新的重要主体。政府制度创新包括政府体制创新以及政府制度供给创新,其目的在于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来说,加大政府制度创新力度,才能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政府更多地依靠制度创新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城市政府行为的核心是与其他地区竞争制度创新的进入权,因此,研究制度创新需要依托城市政府竞争的基础,创新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城市政府之间较高的知识溢出。  相似文献   

10.
通过法律规范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是我国环境法领域和行政法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已对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进行了许多立法创新,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如公开的主体范围拓展不够、公开的内容微观不足、救济制度有待完善、问责制度应当健全。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阐述了农村制度创新相关的概念,通过分析农村制度的局限性、农村制度创新的作用及农村制度创新对政府的依赖,说明发挥政府职能进行农村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并全面分析政府对农村制度创新的作用,制度创新是一系列的社会博弈的过程,广大农民作为"弱势群体,"若没有政府的参与,制度创新可能对农民不利。文章的创新点是从宏观角度制定了农村制度创新的目标、原则及效果评估,以及对农村制度创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制度文化的视角,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指出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中政府责任应包括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三个组成部分。而借鉴制度文化与制度的一般性关系,有利于弥补现有研究仅仅局限于经济学视角的不足,从而构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探索方向,即政府执政理念影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政府设计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要符合传统文化特点,政府推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要与传统文化协调一致,政府应承担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中制度环境建设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度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老工业基地从兴盛到衰落,其本质原因是制度因素,即:制度供给不足、制度创新不足和制度变迁不足。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核心是抓住制度这个主要矛盾,即增加制度供给、推进制度创新和强化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一些地区存在的政府对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无所作为,晋江市政府探索出一条通过诱导性的举措来引导民营企业进行制度创新的路子——政府诱导型创新。晋江市的实践表明:对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问题不在于政府是否介入,关键在于如何介入。政府诱导型创新是政府介入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整理中国25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从制度环境视角探讨政府创新偏好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基准检验显示,政府创新偏好与制度环境优化均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制度环境优化会强化政府创新偏好对城市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门槛检验显示,政府创新偏好对城市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存在基于制度环境的双门槛效应,随着制度环境不断优化,政府创新偏好的促进效应呈阶梯式提升态势。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欠发达城市与内陆城市,政府创新偏好对发达城市与沿海城市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更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相比于策略性绿色创新,政府创新偏好和制度环境优化更有利于促进城市实质性绿色创新。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5,(9)
文章从政府制度的概念和政府制度的创新内涵入手,从基本矛盾与社会的变迁、制度的缺陷与局限性、制度的收益三个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制度的创新动因。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加以审视,找出了政府制度创新的阻力到底在何处,它影响了制度创新的进程。走出其困境的出路在于政治体制的改革、优化配置转变政府职能、广泛发动民众参与体制变革。  相似文献   

17.
中国第三类形式的公共产品供给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产品的第三类供给指除市场和政府供给之外的第三种形式 ,当今中国缺乏这种形式的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增加此类公共产品供给有利于弥补中国社会在市场和政府供给方面的不足。因此 ,需要有相应的理论和实践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流通制度创新:21世纪中国流通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入手,认为我国20多年流通产业的高速成长是一系列流通制度创新的必然结果。当前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在于流通制度的变迁巳进入了僵滞阶段,也即流通制度创新受阻。影响流通制度创新受阻的主要因素有: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的边际效率很小;流通制度有效供给不足;流通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意识形态刚性强化了“流通制度锁定”。故此提出了推动我国流通制度创新的战略对策,包括:以入世为契机,积极推进流通制度环境创新: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商业管理制度创新:以需求诱致性制度创新方式,推动流通组织制度创新:构建积极的流通产业政策体系,推进民间流通协会成长。  相似文献   

19.
制度创新,是指制度的变迁过程,是制度创新主体为获得潜在收益而进行的制度安排.制度创新主体包括个人、团体和政府.其中,政府是最重要的制度创新主体.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分支机构,它依法管理一个较小区域内的公共事务,可以发挥中央政府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它们理所当然地成为推动制度创新的主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中部与东部在所有制结构制度方面的差异、在企业制度方面的差异、在市场制度方面的差异、在政府管理制度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由此得出中部塌陷的制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筑中部区域农业制度创新、中部所有制结构制度创新、中部区域企业制度创新、中部市场制度创新、中部区域政府制度创新、中部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中部区域协调制度创新、中部区域非正式制度创新八大制度创新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